【“十四五”規劃編制·專家建言】
當前,隨著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國消費市場已進入需求多元發展、結構優化升級的新階段。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人們對文旅消費的安全性、品質化、體驗性提出更高要求,進一步牽引文旅產業縱深發展。今年“十一”黃金周,游客出游意愿增強,市場復蘇期待更高,旅游市場展現了強大的韌性與活力,呈現如下新特點、新趨勢。
“城市+文旅”拓展文旅新空間。一是文旅設施生活化,例如綠道、古驛道等文旅設施不僅是外來游客的“打卡地”,也是周邊市民散步、跑步、騎行的重要場所,成為游客和市民共享的休閑生活空間。二是生活社區文旅化,例如廣州永慶坊采用政府、企業和居民三方參與的“微改造”城市更新模式,在老社區引入非遺大師工作室、眾創辦公和文創產業,為老城區注入新活力。
“鄉村+文旅”盤活文旅新經濟。今年“十一”黃金周,近車程、短距離、高頻次的“微度假”成為出行首選。一是紅色鄉村游。貴州、四川、河南等地的紅色旅游景區游客絡繹不絕,人們在此重溫紅色歷史、感受革命精神。二是民俗鄉村游。不少地方的“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延續至國慶假期,推出篝火、露營、民俗活動、非遺體驗等鄉村旅游項目,讓游客深入體驗地方特色文化。三是休閑度假游。例如廣州增城打造沉浸式鄉村特色民宿,精品民宿“一房難求”。
“國潮+文旅”挖掘文旅新內涵。一方面,非遺文化活化。全國多個地區通過“非遺國潮市集”“國風派對”“漫畫非遺展”“非遺課堂”等活動充分展示當地文化特色。例如,貴州丹寨把蠟染等項目帶進景區,吸引游客流連忘返;另一方面,商業老字號煥新。北京六必居等百年老字號,通過博物館之旅、云探店等方式,讓游客感受非遺手工技藝在老字號企業發展和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
“數字+文旅”創造文旅新體驗。一是優化文旅環境。廣州北京路歷史文化街區通過5G技術運用,整合街區文旅資源,提升旅游綜合環境,使舊街區煥發新生機。二是疊加文旅功能。騰訊聯合全國11家文博單位共同舉行“互聯網+中華文明”數字體驗展,實現“互聯網+文博+文創”的體驗疊加,為觀眾帶來強烈的互動體驗與視覺沖擊。三是提升文旅服務。在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智慧旅游綜合管理平臺得到更廣泛運用,預約旅游、刷臉入園、智能導游等已成為出游新方式。
面對人們對高品質文旅產品和服務的旺盛需求,“十四五”時期,文化和旅游業應立足新發展格局,加快向高質量轉型發展。
依托國家發展戰略,開拓文旅產業新局面。一是以鄉村旅游、紅色旅游助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和東北全方位振興。發展具有地區特點、民族特色的鄉村文旅產業和品牌,提升文旅資源的經濟轉化能力,全面助力鄉村振興。二是以文旅消費釋放城市群市場潛力。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共建“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中,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在帶動全國經濟增長、參與國際競爭中的重要作用,推動區域文旅資源整合,健全文旅產業體系,將文旅資源、產業鏈條和消費市場有機結合。三是以生態旅游促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旅游業等產業,全面提升長江流域、黃河流域綠色產品和綠色服務的供給水平。
營造高標準市場環境,激發文旅產業發展新活力。一是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以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重點方向,加強考古資源調查和政策需求摸底工作,保護好、傳承好歷史文化遺產,健全法律保障,堅持規劃引領,實施分類指導,落實分級及分區管理體制機制創新。二是推動行業標準化和制度化發展。加快出臺行業標準、行業規范,全面提升文旅產品和服務質量,加強文化旅游領域公共政策供給,提升市場監管服務,提供穩定有力的制度支撐。三是營造安全穩定的文旅環境。建立應急預案體系,推動文化旅游相關行業標準或規范融合發展,系統做好風險防范工作,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
優化供給消費適配性,打造文旅產業發展新優勢。一是實現產品創新。通過“旅游+”“+旅游”的方式,形成多產業融合發展結構,促進生態、研學、康養等新興旅游產品開發,以適應消費群體多元化、消費需求多樣化的市場特點。二是實現服務創新。將文旅服務融入區域基礎設施建設中,打造復合型文旅空間,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打造主客共享的文旅目的地。三是實現品牌創新,促進紅色旅游、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華老字號等品牌資源與文化創意產業相融合,在創新發展中推進國家旅游形象建設與國家形象認同,打造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旅游產品。
推進數字技術與業態融合,催生文旅產業發展新動能。一是通過數字化業態與文旅相融合,依托數字技術創新經營模式,豐富文旅產品供給和內容創造。二是以新的應用場景增加文化旅游體驗性,引導“云消費”和定制消費、智能消費等新模式。三是以信息化技術提升文旅治理精準性科學性,實現旅游循數治理和數據決策,提升市場監管效能。
(作者:吳志才,系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華南理工大學廣東旅游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李冬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