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宿州9月25日訊(記者魏金金)道路不通,人均耕地面積不足一畝,五年前,這里是出了名的貧困村。如今,隨著水電路網全線貫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串串葡萄不僅讓這里成了省里的葡萄示范基地,也讓昔日的貧困村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這就是蕭縣白土鎮張村。
短短幾年時間,小小的農村為何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24日,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跟隨“網聚美好安徽決戰脫貧攻堅”網絡活動媒體一行來到張村扶貧葡萄產業園,一探究竟。
立足長遠 精選項目打造品牌
一個多月前,蕭縣舉辦了葡萄文化節期間,在蕭縣白土鎮張村現代農業示范園內,來自天南地北的游客匯聚一堂,品嘗葡萄的甜蜜醇香。這里的葡萄以陽光玫瑰為主導,除此之外,還包括夏黑,巨玫瑰、醉金香等20多個品種。
蕭縣是全國四大葡萄基地之一,一直以來,這里都有種植葡萄的傳統。2018年3月,蕭縣葡萄被批準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但在張村,以往葡萄種植的經濟效益一直不是很高。三年前,安徽省人大常委會機關派人駐村扶貧,李勇、王曉和他們的同事一同來到這里。之后他們專門請來安徽省農科院的專家過來把脈問診,經過反復比較,結合張村自然優勢,最終決定采用“一畝地種六棵葡萄樹”的種植方案(即第一年一畝地56棵,第二年間伐一半,最終保留6棵樹)。
2017年10月,扶貧工作隊在村西頭的集體土地上種起了試驗田,并與省農科院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邀請葡萄種植專家結隊幫扶。以往這里是一畝地種120棵左右,三年才能掛果,如今當年栽種,第二年就能掛果豐產,平均畝產達3000斤左右。目前園區一期大棚(2018年種下的葡萄)已累計產生經濟效益50余萬元,并帶動務工百余人,人均收入1500元;帶動80名貧困戶年收益分紅1000元左右。
成熟待采的陽光玫瑰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魏金金/攝
就在上個月,“張村陽光玫瑰”這一品種剛剛獲批綠色食品認證。“我們注冊了‘張村果緣'這個商標,就是要爭取將張村葡萄做大做強,打造成一張亮麗的名片。之所以起這個名字,背后的深意也在于今后這里其他水果在對外銷售的時候也能使用這個商標。”扶貧工作隊副隊長王曉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張村除了葡萄,這里還有桃、梨、冬棗、石榴、草莓等,幾乎一年四季都有新鮮水果產出。采訪的當天下午,王曉和他的同事還要帶著園區的葡萄等水果趕往蘇州參加展會,為明年的葡萄銷售再做推廣,也讓更多的人了解“張村果緣”。
模式創新 加速產業資源對接
三年多來,張村現代農業示范園通過“政府+科研單位+扶貧工作隊+村集體+公司+扶貧對象”的運作模式,初見成效,帶動當地走出貧困。除此之外,在扶貧工作隊的努力爭取下,安徽省人大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利用荒山建成了安徽省內規模最大的村級光伏電站,為257戶貧困戶帶來了每年不低于3000元的收益。目前,光伏電站的管理維護工作與葡萄園一樣,都是由張村創新發展有限公司負責。
從股權結構上來看,張村創新發展有限公司的大股東是張村村民委員會,占股比例為100%,由村兩委擔任董事會成員,法人代表則由村書記陳波擔任,公司為村集體所有。扶貧工作隊則主要負責幫助村集體牽頭、協調指導項目建設、管理、銷售等工作,幫助策劃、制定相關方案和相應的規章制度,保障項目正常運轉;村集體主要是提供土地、管理并監督使用好資金,同時,指定1名村“兩委”成員負責協調具體環節的矛盾和問題;公司主要負責項目的管理、銷售等事宜。“日常經營他們不會干預,只有(項目方面)遇到大事決策,才需要向董事會匯報。”王曉這樣談到。可以說,這種運作模式非常好地發揮了各自的優勢和積極性,既保障扶貧項目的民意、決心和信心,也為扶貧工作隊有效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工作便利。
多一些耐心 精準扶貧更要重視農民觀念提升
事實上,在精準扶貧的過程中,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注意提升農民的職業技能和思想觀念。陽光玫瑰葡萄是一種消費定位相對高端的葡萄,其對土地的要求也比較嚴格,有的地區甚至需要全面改土,換成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除了在種植上有所區別,在葡萄管理上,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它也需要刻意地去修枝、修花、修整果穗,以確保葡萄最后能夠呈現出好的品相和品質。因為專業修剪技術含量高,所以每到關鍵時期,安徽省農科院都會派人過來指導培訓。
“通常葡萄掛果后,每一串都要做修剪,以保證每一串控制在50顆葡萄左右,且每顆果肉要控制在13-14克大小。如果任其自然生長,太多的量或是大太的個兒都會對葡萄的品質有所影響。”王曉接著談到,“一開始村里的人并不理解,總覺得越大越好,大一些多賣錢,多一克或是少一克也沒太大影響。但今年,他們的觀念跟去年的觀念開始不一樣了,因為他們也逐漸認識到,(品控)做得好的,自然價格賣得也高,最后分紅也會多一些”。
為了讓村民更好、更快接受新技術、新理念,張村創新發展有限公司會經常組織他們到全國各地考察、學習,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幫助他們增強現代化意識和能力。“都是一點點地不斷去規范和完善,有些東西還是要有耐心”。在王曉看來,扶貧過程中,要想把村民真正培養成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不僅需要時間,更重要的是多一些耐心,通過多層次、多形式的培訓與溝通,使他們的思想觀念達到新型農民的培養要求。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李江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