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15日訊 (記者 魏金金)一個地方文化金融服務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區域文化產業發展的活力與產業生態營造。持續優化文化金融生態,構建體系完整的文化金融鏈條,將更好地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賦能。
在日前舉辦的“2020文化金融藍皮書發布會暨新形勢下我國文化金融區域發展研討會”上,來自京深寧甬蓉五地文化金融服務的相關研究者與負責人共同就近年來各地文化金融實踐的探索與經驗進行分享和交流。
未來文化金融研究的兩個基點
《文化金融藍皮書:中國文化金融發展報告(2020)》指出,2019年北京市文化產業投融資市場環境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一方面我國不斷完善與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另一方面北京市出臺了一系列的文化金融政策措施,激發市場活力,推進北京文化金融發展。
“2019年北京文化產業資金主要集中在文化新業態和中后期。”北京新元文智智庫董事長,文化金融藍皮書副主編劉德良談到,從細分產業來看,互聯網文化娛樂平臺領域在2019年社會融資規模最高,其次是互聯網信息服務業和廣播影視發行放映業。
在他看來,未來文化金融研究需要考量兩個基點:一是要站在文化產業需求,二是要站在金融體系邏輯框架當中,“設計金融產品要真正地站在文化產業需求角度,既要滿足金融行業的嚴謹性和邏輯性,又能夠滿足文化產業需求。”
創新金融邏輯 服務類型產業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深圳文化產業私募股權融資達84.09億元,上市公司IPO融資規模為22.95億元,上市公司債券融資25億元,上市公司定增融資9.6億元,新三板定增融資1.01億元。從細分行業來看,互聯網文化產業發展勢頭強勁。不論是私募股權還是新三板市場,互聯網文化產業融資規模大幅多于傳統文化產業。目前而言,深圳文化金融發展仍存在大而不強、人才匱乏等一些問題。
疫情以來,深圳市委宣傳部和文化旅游局牽頭開展了文化產業幫扶活動,深圳文化金融服務中心聯合各家金融機構開展文化金融落地服務。“但參與機構主要是銀行和擔保機構,其他金融機構參與的積極性極小,而且擔保機構一般只針對科技企業,文化企業融資難度依舊很大。”深圳市文化金融服務中心常務副主任,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總經理助理王曉銳如是談到。
王曉銳認為,金融邏輯是相通的,但因產業特性不同,因此不能用常規金融邏輯服務不同類型的文化企業,建議在研究中對傳統文化產業和新型文化產業的金融手段進行對比分析,從而進一步了解文化金融成長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傳統文化產業的創新和需求的演變。
就新形勢下文化產業發展趨勢,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董事長、文化金融藍皮書副主編于德江結合自身經歷談了以下幾點體會:一是受新冠疫情沖擊,一二三產業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未來文化產業發展需充分考慮與制造業相互融合,二是在國內國際經濟雙循環發展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資本和文化要素資源開始流向中西部省份;三是如今城鄉發展多元化備受重視,文化產業和文化要素資源開始越來越多地向鄉村轉移。
積極探索文化消費和金融相結合
作為國內最早設立文化銀行的城市,目前南京共有十家文化銀行。如今,其文化銀行服務模式也在逐漸向專營機構傾斜。其中,南京銀行已實現文化銀行向文化金融事業部的轉型,設立文化貸專營機構,實行全行營銷和審批,有效地提高了文化金融服務的準確性和專業性。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3年南京出臺《南京市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規劃綱要》至2020年期間,南京已累計出臺31份文化產業相關支持文件。在今年疫情的影響之下,南京又推出多個金融幫助文化企業復工復產的相關政策。與此同時,通過監管機構對文化銀行形成進一步授信壓力,推動文化銀行盡可能對文化企業做到應貸盡貸。
作為全國首家綜合性文化金融公共服務平臺,南京文化金融服務中心成立伊始便著手建立全市文創企業資源庫,當起了連接文化企業與金融資本的“鵲橋”。南京文化金融服務中心主任繆大偉談到,目前服務中心主要在進行三方面探索:一是融資的同時提供融智服務,打造南京文化金融智庫,對文化企業進行批量培訓;二是助力南京都市圈城市發展聯盟建設,加強周邊八個城市文化資源的對接;三是探索文化消費和文化金融相結合。
四措并舉幫扶文旅重振信心
一直以來,在文化與金融合作發展方面,寧波“摸著石頭過河”,累了不少經驗。
2019年12月10日,文化和旅游部、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正式批復同意寧波創建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范區,創建時間從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目前,寧波在文化產業領域已構建起一條包含文創銀行、文創產業基金、專項資金、文化產業信貸風險池、文旅金融服務中心、權益保險、區域股權交易市場、文化創業板塊等在內的文化金融生態供應鏈。
在疫情沖擊下,今年寧波通過深化文旅金融服務、深挖文旅消費潛力、推進政策落實等系列舉措積極幫扶文旅產業,其中包括通過精準對接融資需求、設立專項信貸資金、成立文旅金融專項基金等方式幫助文旅企業獲得金融服務;通過發放千萬惠民消費券、文化金融消費卡、啟動文旅消費季、舉辦寧波文博會等,帶動文化消費活動。
寧波市文旅局產業處處長廖先鋒介紹,寧波市出臺了一系列專項紓困政策,保住文旅產業基本盤。除此之外,還推出了一系列文化金融網絡公開課,編發文旅金融服務簡報,定期開展沙龍等,積極構建文旅企業資源庫,鼓勵文旅企業增強市場信心。
希望出臺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范區創建指南
成都是全國十大古都和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古蜀文明發祥地,在區域位置上,也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核心城市。這里擁有眾多文創企業,高水平的文化金融服務無疑將更好地為企業發展賦能。
今年8月14日,商務部發布《關于印發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的通知》,明確成都作為數字貨幣首批試點城市之一。當前,成都正在大力發展特色金融,文化金融則是其中重要的細分領域。
以成都市青羊區為例。成都市青羊區金融局局長周澤峰介紹,當前青羊區在文化金融方面不斷探索,確立了“123456”模式的文化金融發展路徑。其中,“1”就是創建國家文化示范區;“2”是兩條路徑,分別是圍繞西部金融中心構建文化金融產業生態圈和圍繞西部文創中心做強文化產業;“3”是指三大龍頭發展,分別是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資源互通、文化產業和金融產業融合發展以及天府文化、巴蜀文化和世界文化交流發展;“4”是指四個支撐:項目、組織、機構和人才智庫;“5”是指投資體系、融資體系、擔保體系、交易體系和孵化體系。
據悉,自2014年原文化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出臺關于深入推進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見,全國多個城市爭相提出創建文化金融合作的實驗區、試驗區,最終唯有寧波和北京市東城區脫穎而出。周澤峰表示,希望政府層面盡快出臺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范區創建指南,讓其他城市可以對標創建。同時,他也希望,在具有公共服務性質的文化金融服務中心建設上有相應的政策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