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1.5億!2019年北京文化金融年度“賬單”在這里

2020年08月07日 16:4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7日訊 日前,北京市委宣傳部發布了《北京文化金融白皮書》,白皮書首次對北京文化金融的產業數據、前沿動態進行了全面分析,系統總結了北京文化金融的發展成果與經驗。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頻道特對白皮書摘要部分進行了摘選,以饕讀者。

  北京文化金融概況

  北京文化產業發展態勢良好,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主要指標增長較快。2018年末,北京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15.1萬個,較2013年末增長54.1%;從業人員121.5萬人,較2013年末增長29.0%;資產總計27169.0億元,較2013年末增長192.3%;營業收入13454.8億元,較2013年末增長110.0%。2018年北京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收入合計10703.0億元,人均貢獻收入181.4萬元,兩項指標均保持持續增長。

  北京文化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文化核心領域增速快,收入規模占比超八成。2018年規模以上文化產業核心領域收入9292.0億元,同比增長14.1%,收入規模占比為86.8%,其中創意設計服務、新聞信息服務、內容創作生產與文化傳播渠道是帶動北京文化產業收入增長的主要領域。創意設計服務領域實現收入2771.1億元,收入規模占比25.9%,為九大領域之首;新聞信息服務領域實現收入2558.3億元,同比增長20.7%,增速最快;內容創作生產領域和文化傳播渠道領域分別實現收入2005.2億元和1826.9億元。文化相關領域收入1411.0億元,收入規模占比13.2%。

  北京文化金融發展良好,文化金融市場持續活躍,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持與保障。

  文化金融主要包括債權類融資和股權類融資,其中債權類融資主要包括銀行貸款、債券融資和融資租賃,股權類融資包括私募股權和公開市場股權融資。

  經統計,2018年北京文化金融市場規模穩中有升。其中:中資銀行新增貸款額1602.5億元、債券融資規模317.6億元、融資租賃市場規模23.2億元、私募股權市場融資規模407.6億元、并購市場融資規模221.3億元、公開市場股權融資規模209.3億元,合計達2781.5億元,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穩定資金支持。

  2018年北京文化企業債券融資規模排名全國第一;2018年北京文化金融市場私募股權融資規模保持全國第一,文化產業并購規模全國領先;截至2019年,北京境內外上市文化企業73家,新三板掛牌文化企業數量占全國近三成。

  北京債權類融資與股權類融資發展態勢良好,融資結構逐步優化,滿足文化產業多元化融資需求。2018年北京文化產業股權類融資規模為838.2億元,占北京文化金融總規模比重為30.1%。2018年北京文化產業債權類融資規模達到1943.3億元,同比增長26.0%。

  中資銀行貸款是北京文化企業獲得債權類融資支持的最主要且最穩定的渠道。2018年北京文化產業中資銀行新增貸款額達1602.5億元,2012-2018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8.2%,為文化企業提供穩定持續的融資服務。截至2018年,中型和小型文化企業貸款余額分別為343.4億元與558.9億元,占比分別為19.2%與31.2%。從獲得貸款的文化企業數量來看,小型企業有3952家,占比高達70.7%;微型企業有948家,占比為16.9%。

  北京文化產業債券融資規模增長較快,融資方式多樣。2018年北京文化產業債券融資規模達317.6億元,同比增速達74.3%。

  從融資方式看,北京文化企業債券融資方式較多樣。企業債、可轉債、短期融資券、公司債、定向工具與中期票據均有使用。2012-2018年,北京文化企業使用公司債的融資規模最高,累計規模達344.2億元;其次是短期融資券、企業債與可轉債融資,2012-2018年累計規模分別達177.5億元、162.1億元及141.5億元。

  從行業領域看,2012-2018年,北京文化企業債券融資發生次數最多的五個領域分別為內容創作生產、新聞信息服務、創意設計服務、文化傳播渠道及文化輔助生產和中介服務。2012-2018年,北京文化企業債券融資規模最高的五個領域分別為新聞信息服務、內容創作生產、文化傳播渠道、創意設計服務及文化輔助生產和中介服務領域。

  北京率先試點無形文化資產融資租賃業務,首發文化類資產證券化融資產品。2018年北京文化租賃無形文化資產融資租賃項目數量達113個,融資租賃規模19.6億元,無形文化資產融資項目和規模占文化企業融資總數量和規模的比重分別為90.4%和84.5%。內容創作生產領域的無形文化資產融資租賃項目發生數量與規模占比最高。北京文化租賃的無形文化資產融資中,版權資產作為融資標的項目數量增長速度最快,其次是商標。

  2019年3月,北京文化租賃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發行我國首支知識產權證券化標準化產品“第一創業-文科租賃一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產品總規模超7億元。2019年9月,北京文化租賃推出全國首單儲架系列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產品“第一創業-首創證券-文化租賃1-5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并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獲批,產品總規模為30億元。

  北京私募股權與并購市場活躍,融資次數與融資規模保持全國第一。2012-2018年,北京文化產業私募股權融資共發生2514次融資事件,占全國融資總數的38.9%;私募股權累計融資規模1205.3億元,私募股權融資規模保持全國第一。

  2012-2018年,北京文化產業共發生746次并購融資事件,占全國并購總數的30.9%;并購市場累計融資規模3387.7億元,并購規模全國領先。創意設計服務、新聞信息服務、文化傳播渠道與文化娛樂休閑服務領域是北京文化產業私募股權融資市場與并購市場金額流入較多的四個領域。

  北京文化產業公開發行市場股權融資規模增速較快,首發融資與股權再融資活動活躍。2012-2018年,北京文化企業首發融資規模累計468.1億元,占全國累計融資規模的33.9%,年均復合增長率29.8%。從行業領域看,2012-2018年,首發融資累計規模較高的北京文化企業主要分布在文化傳播渠道、新聞信息服務、內容創作生產與創意設計服務領域。其中,新聞信息服務領域和文化傳播渠道領域的北京文化企業融資規模在全國占比較高。

  2012-2018年,北京上市文化企業股權再融資規模累計895.2億元,占全國累計融資規模20.7%,年均復合增長率35.1%。從行業領域看,2012-2018年,股權再融資累計規模較高的北京文化企業主要分布在內容創作生產、創意設計服務、文化傳播渠道與新聞信息服務領域。其中,內容創作生產和創意設計服務領域的北京文化企業股權再融資規模在全國占比較高,分別為55.1%和17.5%。

  北京文化金融風險管理市場成效顯著,已形成有效的風險分擔機制。北京擔保行業通過機構、產品、政策與機制這四個方面的創新,探索文化金融融合的模式。2018年1月,在原北京市金融工作局的支持和推動下,北京中小企業信用再擔保有限公司牽頭組建北京市融資擔保聯盟并設立文創專委會,推動北京文化產業融資擔保業務的合作和資源共享。

  截至2018年,北京中小企業信用再擔保有限公司通過再擔保業務支持660余戶北京文創中小企業,撬動金融資源44億元。截至2019年6月,北京首創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在保文化類項目465個,在保余額28.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34.8%和78.1%。

  截至2018年,北京市文化科技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擔保企業736戶,在保余額為48.6億元。2014-2018年,北京市文化科技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擔保金額復合年均增長率為50.6%,擔保筆數復合年均增長率為47.1%。

  2010年12月,原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與原文化部共同發布了《關于保險業支持文化產業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批準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為文化產業保險試點單位,明確演藝、展覽、動漫游戲、文化企業知識產權等領域相關的11個試點險種。

  2017年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與美國電影金融公司合作推動完片擔保與影視制作保險的本土化。2018年,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的重點產品包括藝術品類保險、展覽會保險、旅行社會責任險、演藝類保險等,共為2623家文化企業提供超過66億元的風險保障,累計賠款接近629萬元。

  北京文化金融為文化產業核心領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北京文化產業債券融資和融資租賃市場中,內容創作生產領域占比最高,達38.4%;其次是新聞信息服務領域,占比22.7%;文化傳播渠道領域與創意設計服務領域,占比分別為19.3%和13.5%。北京文化產業股權類融資市場方面,文化傳播渠道領域吸納融資最多,占比達39.6%,遠超其他領域;創意設計服務、內容創作生產與文化娛樂休閑服務占比接近,均超10%。

  北京文化金融發展模式

  北京堅持文化產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的發展原則,以整體服務文化產業發展為目標,健全文化金融政策,拓寬文化企業融資渠道,完善文化金融配套服務體系,營造良好文化金融營商環境,形成了文化金融融合發展的“北京模式”。

  優政策,有效促進文化金融融合發展

  北京充分發揮金融資源、產業資源優勢,統籌規劃布局,強調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營造投資主體多元化、融資渠道多樣化以及資金效率最大化的文化金融政策環境。

  2012年,原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共同印發《關于金融促進首都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意見》,提出建立文化金融服務體系的工作目標。

  2018年初,原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和原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聯合發布《關于促進首都文化金融發展的意見》,包含強化文化金融政策支持等八大戰略政策,切實促成文化產業和金融產業深度融合,落實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的城市戰略定位。

  2018年5月,北京出臺《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企業上市發展的意見》,加大對企業上市的政策扶持。

  2018年,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聯合多個部門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金融信貸營商環境的意見》《關于進一步深化北京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實施意見》,從貨幣政策、政策協同、激勵機制、考核評估和營商環境等方面進一步拓寬小微企業融資渠道,同時通過減費讓利、技術創新、完善信用等手段切實降低融資成本,提升融資效率。

  搭平臺,拓寬文化企業融資渠道

  北京建立文化金融服務平臺,促進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源對接,有效緩解文化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信息不對稱問題。在北京市文化改革和發展領導小組指導下,原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協同北京市財政局搭建“文創板”和“文創金服”兩個線上文化金融服務平臺,既為文化企業提供文化金融政策信息發布、申請、審核、實施的一站式平臺服務,也為文化企業提供投融資對接服務。

  2017年以來,北京文化產業投融資服務平臺累計入駐企業15055家,入駐投資機構和金融機構1105家,合作運營商、園區、文化金融服務中心共計234家,合作第三方服務機構121家,收集融資產品353種,成功對接融資357.0億元。

  建立文化產權交易平臺,積極探索無形文化資產交易市場建設。北京文化產權交易中心于2015年成立,是北京唯一從事國有文化企事業單位股權及實物資產交易服務的授權機構。北京文化產權交易中心針對無形文化資產制定交易流程與交易制度,為處置與交易無形文化資產提供平臺。北京文化產權交易中心與北京互聯網法院合作為文化企業和個人開展著作權存證服務,并引入平安保險合作提供著作權確權保險服務,完善文化產業著作權確權環節,探索無形文化資產交易模式。

  建體系,提供全鏈條文化金融服務

  北京充分發揮國有資本撬動作用,形成“投、融、擔、貸、孵、易”文化投融資服務體系,為文化企業提供全方位、全鏈條金融服務。

  2014年,經北京市文化和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在原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指導下,由北京市文化投資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主導投資成立北京市文化中心建設發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文化科技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北京市文化科技融資租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文化產業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文化創新工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及北京文化產權交易中心,健全北京文化金融服務體系。

  北京市文化投資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旗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共30支,實繳總規模118.2億元,撬動社會資本64.6億元,累計投資文化項目總數147個,投資總額107.8億元。文化科技類融資租賃累計投放項目577筆,總金額240.5億元;文化科技類擔保累計投放項目2527筆,總金額311.7億元;文化科技類小額貸款累計投放項目152筆,總金額8.5億元;文化產權交易額累計28.3億元。

  北京積極引導銀行機構建立文化金融特色專營機構,滿足文化企業的多樣化融資需求。北京地區中資銀行機構自主設立的文化金融特色支行超過30家,針對文化產業各領域提供金融產品50余種。華夏銀行、北京銀行、北京農商銀行、杭州銀行等均在京設立文化產業專營機構,并建立專業化的管理機制、審批流程及人才團隊,強化對文化產業的服務與創新。

  北京率先推出文化產業“投貸獎”聯動政策,實現企業股權融資、債權融資和財政支持資金的無縫對接,在緩解文化企業融資“難、貴、慢”問題上取得顯著成效。2017年11月,北京市文化改革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北京市實施文化創意產業“投貸獎”聯動推動文化金融融合發展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對文化企業市場融資行為進行事后財政補貼,促進文化要素的有序流轉。“投貸獎”政策實施以來,共支持2000余家文化法人單位,支持金額超過12億元,拉動社會資本超過1000億元。其中,貸款貼息將平均利息從5.6%降至3.4%,降低融資成本超過30%。2019年12月,北京正式推出“房租通”政策,直接降低文化企業經營成本。

  強服務,營造良好文化金融營商環境

  北京著力實施“暢融工程”,舉辦首都文化產業投融資峰會、首都文化產業投融資沙龍及項目推介會等豐富多樣的投融資對接活動,建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常態化對接機制。

  原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與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共同建設北京文化企業上市培育基地,建立北京市擬上市文化企業庫和北京市創新創業文化企業庫,目前已多次成功舉辦文化企業上市培訓班。

  北京推動成立北京文化產業投融資協會,匯集300多家會員單位,為投融資企業和政府搭建有效溝通聯系橋梁。

  北京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已探索形成“依托兩大載體、提供兩個支撐、形成兩個閉環、滿足兩類需求”的文化金融服務模式。

  2016年8月,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成立全國首個文化企業信用促進會,打造“信用評級、快捷擔保、見保即貸、貼息貼保”的信用融資服務閉環。2016年10月,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正式啟動“蜂鳥計劃”,加強龍頭文化企業培育,截至2018年共認定523家蜂鳥企業。

  目前文化企業信用促進會已在15個文化產業園區設立信用工作站,吸引會員613家,與14家銀行、8家擔保機構、7家信用評級機構合作推出“文創普惠貸”“蜂鳥貸”等30余種特色金融產品。

  2018年8月,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建成文化金融服務中心,形成“創業孵化、風險投資、投貸聯動、上市培育、政策支持”股權融資服務閉環,吸引北京銀行、北京中小企業再擔保、深圳證券交易所北京中心等20家金融證券機構入駐,初步構建起文化產業金融體系網絡。

  2019年北京朝陽區出臺促進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高質量發展“政策50條”,形成較為完備的文化產業政策促進體系,涵蓋信用體系、文化金融、風投獎勵、上市融資、四板獎勵、孵化創新等15個領域50個具體條款,全面支持文化企業發展。

  2019年12月,東城區獲批創建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范區,成為探索文化金融創新實踐的重要舉措。東城區系統梳理示范區總體發展定位、空間布局和功能定位,完成示范區建設規劃研究,印發《加快文化創新融合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的實施意見》,構建“1+5”產業政策體系,促進“文化+金融”、“文化+科技”創新發展。

  東城區發布“文菁計劃”,首批認定“文菁企業”46家。東城區設立每年1億元專項資金,通過產業基金、風險池基金、上市培育孵化等措施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投融資對接服務。東城區出臺《支持金融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支持政策,發揮文化金融集聚作用。

  2017年北京銀行雍和文創支行在東城成立,并于2019年與東城區合作發布“雍和印象”文化金融服務方案,推出為東城區文菁企業專門打造的“文菁貸”系列產品。東城區梳理現有空間資源,支持中糧廣場、東直門交通樞紐等項目轉型升級為文化金融主題空間,通過有效疏解騰退,吸引多家金融機構進駐,促進業態升級。東城區鼓勵駐區文化產業平臺、中介機構與北京文化產權交易中心合作探索建立符合文化企業特色的信用評價體系和估值定價標準,建設文化產業全要素綜合交易平臺。

  北京文化金融發展方向

  當前,北京文化金融進入深化發展的新時期,需要圍繞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大局,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主導相結合、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持續深化文化金融“北京模式”。

  繼續優化對文化金融的支持模式。圍繞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需要,完善文化金融頂層設計,推動文化金融創新與實踐。進一步完善“投貸獎”政策,提高文化金融政策供給效率。加大對于文化企業債券融資的支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與各區政府、產業園區合作為文化中小企業提供集合債服務,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統一文化產業及文化金融數據的統計標準,促進各部門間數據共享。

  推動完善文化企業信用促進體系。聯合權威智庫機構、第三方服務機構、大數據公司等多方資源,建立適用于文化企業的信用評級體系。通過進一步加強對金融服務平臺的建設投入,形成文化企業信用數據庫,打造權威文化企業信用評級平臺,解決文化企業與金融機構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促進金融機構與文化企業的資源對接。

  健全無形文化資產融資的關鍵環節。積極推進無形文化資產的評估、確權、登記、托管、流轉等第三方服務,提高無形文化資產處置的流動性和規范性,逐步解決無形文化資產處置難問題。進一步健全文化金融風險分擔機制,鼓勵金融機構積極開展無形文化資產抵質押融資和知識產權證券化的服務。鼓勵產業鏈核心企業圍繞數字文化資產開展供應鏈金融創新。

  提高文化金融服務專業化水平。積極鼓勵建立文化金融專營機構,探索建立文創銀行,優化管理機制、評估體系、服務體系及運營體系。鼓勵金融機構運用金融科技手段,創新符合文化產業特點的金融服務與產品,實現文化金融深度合作。支持融資租賃公司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進一步增加對文化企業的金融扶持力度并擴大覆蓋范圍。

  持續推進多層次風險分擔機制與風險管理市場的建設。進一步鼓勵融資擔保公司創新產品與服務,增強銀擔合作,降低文化企業融資難度。完善融資擔保公司的管理機制,進一步鼓勵融資擔保公司發揮普惠金融服務能力。鼓勵保險機構針對文化產業各領域創新產品與服務,增加對電影、電視劇、演出等中小文化企業的外部增信工具。持續優化完善文化金融風險補償機制,引導文化金融在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創新實踐。

  依托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范區、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建設,探索文化金融可復制的創新模式。積極發揮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范區和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的示范作用,積極進行文化金融創新的實踐與探索,在文化金融政策創新、文化金融投融資平臺、數據服務平臺及無形文化資產交易平臺等方面先試先行,形成可復制的經驗與模式。有效發揮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范區、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的金融集聚能力,通過金融集聚促進文化產業集聚,支持全國文化中心建設。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李卓 )

2781.5億!2019年北京文化金融年度“賬單”在這里

2020-08-07 16:4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查看余下全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免费久久成年大A,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亚洲性爱网站在线观看 |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无遮挡 |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日本久久久久久久中文 | 中文字幕连续高潮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手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