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化做成大生意,把創意做成強產業,民營企業已成為上海倚重的支撐。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民營企業成為文創領域活躍的市場主體,市級137家文創園區的入駐企業,2018年總營收近5500億元,創造稅收超過300億元,帶動就業近50萬人。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這組數據背后,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三大龍頭企業德必集團、錦和商業、科房投資無一不是民營企業;產業“領頭羊”喜馬拉雅FM、盛趣游戲無一不是民營企業。而無論是國家層面“一帶一路”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還是上海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留改拆”城市更新,都活躍著文創民營企業的身影。
“作為文創園區,我們是現代服務業尤其是文創產業在中國高速發展的見證者!痹谏虾_\營著30個園區的錦和投資集團董事長郁敏珺感慨,文創民營企業的活力迸發,正是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逐步由底端組裝、制造等工業,邁向品牌服務與技術專利這兩個高附加值領域的“微笑曲線”縮影。
在這種“順勢而為”中,民營企業是受惠者、見證者,在不斷向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高端攀升中,綻放奮斗者的最美笑容。
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在文創民營企業中誕生、碰撞、交融
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上海在去年11月推出了《關于全面提升民營經濟活力大力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市區政府、街道基層、園區與企業四方合力推動上海文創產業的歷程,是高頻詞“活力”“創新”的生動注腳,是其優化營商環境這一目標的最好實踐——上海特別設立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扶持資金,注重對民營與小微企業的扶持。
據市文創辦統計,2018年資金扶持民營企業(含外資)約占項目總數的84%。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民營企業在初創期或轉型升級期獲得文創資金支持取得長足發展,部分優秀企業陸續登陸資本市場,成為文創領域活躍的市場主體。
例如,上海時尚發布地標之一的靜安區800秀開業十年來,在時尚界的輻射效應已然產生——國內外時尚設計、各大一線品牌等活動走秀首選地便是800秀。國際超模呂燕的自創品牌Comme Moi已連續四年在800秀定點發布品牌服裝,這個低調的上海民營服裝設計企業去年營收近億元。
入駐800秀或與800秀合作的,并不局限于服裝設計這一細分領域,更多代表設計類新興業態的公司在此筑巢。比如水晶石數字科技用VR虛擬現實、全息投影等最新技術為視覺影像賦能,成為新興的CG行業領軍企業。北京奧運會上的《千里江山圖》,以及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清明上河圖》,都是水晶石的杰作。
對于上海水晶石數字科技總經理劉路來說,新業態的核心驅動力在于創意,而創意不會來自閉門造車,而全靠彼此激發。在800秀,樓下有“前輩”——歐洲頂尖的工業設計公司互格商務咨詢,樓上是800秀新引進的國內舞臺影視黑馬“開心麻花”上海分公司,共享客戶、謀求合作倒是其次,喝杯咖啡聊個創意,其成果就在下一個訂單中直接顯現。
文創園區不僅有這些 “小而美”“微而精”的未來先鋒,同樣也有細分領域的中堅力量,甚至閱文集團、盛大游戲這樣的行業巨無霸。以錦和商業旗下的“越界”文創園區品牌為例,客戶的平均租賃面積超過500平方米。近十年間,包括騰訊創業基地、光韻達3D打印在內的“國內第一”乃至“全球知名”在上海“越界”各個創意園區騰飛甚至長期落戶。
當融合、創新成為文創產業的底色,民營企業在文創產業活力盡情迸發,創新源泉充分涌流。而園區就成為產業發展趨勢的“晴雨表”——從入駐企業的擴張收縮、集聚輻射,便能察覺未來“微笑曲線”上揚起的新弧度。
政府指路、街道鋪路、園區搭臺、企業出活,四位一體充分激發產業活力
民營企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背后,是上海以市場導向、充分尊重產業發展規律,令市區政府、街道基層、園區與企業共同合作完成的一整套機制創新探索。
如果說800秀、寶山智慧灣是通過盤活工業遺存,帶來了城市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可行路徑;那么愚園路CREATER創邑則在區政府“園區+街區”的先進理念引導下,為老城區“留改拆”的城市更新進程中,提供更多兼具人文情懷與商業價值共贏的可能。
漫步愚園路,先與一場國際知名酒品牌快閃店撞個滿懷;一個轉角,耳光餛飩與修鞋鋪匯聚在街口的公共市集;再走一個路口,90后海歸留學生創設的網紅藝廊“fiu gallery”吸引時尚潮人駐足……先鋒流、商業派、煙火氣、藝術感在這一條不到900米的老城區街道的背后,不僅僅是長寧區政府的慧眼“點將”——讓外灘老碼頭華麗轉身的CREATER創邑來完成百年馬路的文創升級;同時也有江蘇路街道等在實踐中“城市微更新”的精準施策,比如海派作家施蟄存故居與創意市集、快閃店的混搭,比如狹長空間的派出所一樓空間,則成為藝廊別具一格的展示窗。最大限度保留歷史建筑、城市記憶的同時,關于未來的想象也注入其中。
匠心巧思下,愚園路沿街的租金翻了一番;而對于普通居民,不僅常逛的大餅油條店沒漲價,還多了許多親民藝術空間可以品味。正如CREATER創邑副總裁黃志偉與街區阿姨媽媽嘮家常的那句“有研究表明生活在有美感的街區,老人都長壽”,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在眼前。
更進一步,有遠見的企業,在服務國家戰略中,找到與發展的機遇與契合點。就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同期,德必集團旗下又一園區德必虹橋綠谷WE硅谷人工智能(上海)中心在虹橋商務區落成。德必研究院院長蘇榮告訴記者,德必正是看中了這一地區地處長三角的交通樞紐與經濟輻射能力。園區聯動在硅谷企業與高校資源,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賦能。
閔行區政府通過政策優惠優化營商環境,切實降低民營企業經營成本。德必執行董事章海東介紹,小微企業過去注冊難,按規定一個地址通常只能注冊一個公司。然而虛擬經濟熱潮下,“人腦+電腦”可以迸發創意,一兩個工位就能誕生價值,若沿用實體經濟標準,注冊就會遇到瓶頸。為此閔行區區政府對于園區實行“無限注冊制”,一個園區地址可以成為多家企業共享的注冊地。受惠于此,超過50家文化創意科技創新企業在此安家。
這其中會誕生多少行業的領軍者、獨角獸尚未可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民營企業的掌門人笑開了,文創產業的“微笑曲線”將會揚得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