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上海電視節和上海國際電影節輪番登場,無論是《人間世 第二季》獲得白玉蘭獎最佳系列紀錄片獎,還是電影節將光影車間(靜安店)增設為紀錄片單元展映特色影院,都預示著,紀錄片正以更多元的姿態進入大眾視野。
6月14日,第25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舉行頒獎典禮上,《人間世 第二季》獲得最佳系列紀錄片獎。這部紀錄片延續了第一季的拍攝理念,不僅記錄生命,也直擊社會話題,由11個導演、9個攝制組,歷時2年的艱辛創作完成,為觀眾呈現了真實的醫療救治現場,直面與生命有關的成功或失敗。
最佳紀錄片是來自波蘭的《君眠夢時我成長》,講述了白俄羅斯知識分子姑娘的一次回鄉之旅,圍繞一對祖母展開故事,層次豐富、細膩動人,彌漫著濃濃的鄉愁,祖母的手撫摸著熟睡的孫女的臉,眼淚自然地流下來,語言在這里沒有落腳之地。濃濃的親情隨著鏡頭流淌而出,并引人思考。
展映:現實題材的突破,與新技術的賦能
在剛剛過去的上海電視節期間,集中放映了11部海內外優秀紀錄片。這些紀錄片中既有創作者跟拍多年,用生活視角展現個體命運的人文之作;亦不乏主創團隊借力高科技,探索自然奧秘的視聽大制作。比如西藏文化題材紀錄片《神秘藏戲世界之約》不僅呈現藏戲本身的魅力,也記錄上海這座城市與藏戲本身的情感關聯。
除此之外,入圍白玉蘭獎最佳紀錄片提名的作品中,《福原愛:鏡頭下的四分之一個世紀》記錄了乒乓球運動員福原愛從3歲到28歲的成長經歷;《被愛》用詩意的鏡頭記錄伊朗北部的阿爾波滋山中一位獨居老人的獨特生活,把老人與自然相處而來的智慧與生命力抵御孤獨與衰老的困境表現得淋漓盡致;《功夫》通過一位功夫人的自我堅守,探討功夫的真實內涵與意義。
而在上海電影節期間,紀錄片板塊片單包括大師之作、女性力量、藝語瘋魔、戰火殘片、時代迷思、世情離合等多個單元。《時光機》完整記錄了木偶劇從一張紙上的孤獨線條到最后演出的始末,也記錄下了家庭中父親、母親和兒子在人生某一個階段的糾結、壓力、困頓和重生;《內心風景》詳細記錄了川劇表演藝術家沈鐵梅與作曲家郭文景跨界合作現代室內樂歌劇《思凡》的整個過程,由荷蘭紀錄片導演弗蘭克·舍弗爾拍攝完成。《水之萬象》模糊真實與紀實的界線,捕捉緊張時刻,采用96幀/秒的攝影技術,力圖高保真還原大自然靈動瞬間。
創投:實現創作、商業、政策的平衡
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紀錄片單元“勇敢愛,不等待”創投活動共計收到167個提案,活動吸引了不少中國紀錄片界的資深優秀導演參與其中。經過首輪評審,選出了10個入圍提案,相比于之前,今年紀錄片創投會10個提案中,題材、類型、風格都更加豐富多元。包括人物傳記、人文藝術、社會生活、教育體育等豐富多樣的題材,也使競爭更加激烈。
而在之前的5月19日,上海靜安光影車間舉辦了創投活動入圍提案闡述會。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入圍金爵獎影片獨立紀錄片導演楊荔鈉所指導的另一部紀錄片《少女與馬》,同時入圍此次上海國際電影節聯合克麗緹娜紀錄片單元“勇敢愛,不等待”創投活動十佳。作為中國首部少女成長題材紀錄電影,《少女與馬》在120分鐘的時間內濃縮了六位青春洋溢的少女騎手和她們的馬伙伴一年365天的故事。該片向觀眾傳遞青春的美好,成長的酸楚,信任的相伴,勇敢的傷痛以及熱愛的無悔。
6月11日,在“白玉蘭電視紀錄片大師班”上,嘉賓們也深度探討了真實內容產業生態下,紀錄片尋找投資的路徑。中國紀錄片制作人、學者傅紅星提到,“資本的嗅覺是很靈敏的,如果你有好的團隊好的題材,錢會來的。你每天只能睡一張床,但你每天可以聽很多音樂,看很多電影,所以,很多投資都想進文化產業。”早在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吹響了國產紀錄片商業化操作的號角,也開啟了“美食+文化”紀錄片熱潮。
傅紅星注意到一個趨勢,這些年,不少業界外的公司將資本投向紀錄片項目,“這是一個跨界的時代,也是個屬于影像的時代,公司、城市都想用影像來表達自己。”將錢投給有巨大社會影響力的紀錄片,對公司品牌價值塑造,對品牌的公共形象塑造,都起到好的作用。如《秘境神草》《了不起的匠人》等紀錄片就有明顯的商業痕跡。
近年來,諸如《二十二》等越來越多的紀錄片也進入院線并獲得成功,但也有《最后的棒棒》《大三兒》等紀錄片被淹沒在一種商業劇情片中,票房慘淡。傅紅星覺得,“確實出現了資金往紀錄片聚集的趨勢,紀錄片的投資體量也越來越大。對紀錄片工作者而言,最大的問題還是如何實現創作、商業、政策環境的平衡。”
作為具備豐富國際合拍經驗的制作人,馬克·愛德華先后與多個國家的專業團隊,合作多個跨國大項目。他表示,聯合制作的作品往往因為資料基礎的扎實,具備較大的編輯空間,但聯合制片在制作過程中,有大量的問題需要去統籌和解決,比如不同區域的資料收集與研究、不同語言的腳本、不同的版本、剪輯工作、資金等。“不管國際合作的項目背景如何,涉及怎樣的題材,紀錄片的首要責任都是為觀眾負責,所以應當首先考慮觀眾。”
變革:在優質的內容上尋找融合的機遇
在這兩大節展之外,也有許多機構平臺借助這個時間點,實現紀錄片業務在戰略上的調整。
6月16日,上海紀實頻道正式推出新版面。傳統電視媒體如何在新媒體的挑戰下突圍,并最終與新媒體“和合共生”,是當前業界、學界所面臨的迫切問題與課題。而對于國內幾家上星紀實頻道而言,同樣面臨著如何改革、改變和改版問題。
上海紀實頻道自誕生就有著優質紀錄片生產的傳統。如何在媒介融合時代,適應新的挑戰?整個平臺首先在內容的安排上有重大突破,改變了以欄目結構版面的傳統思維,從18:00到22:00,依次為自然動物時段、上海文化品牌時段、現實類紀錄片時段、歷史類紀錄片時段、精品紀錄片時段、探索未知時段、紀錄電影時段。
與此同時,6月12日,第三屆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于上海電視節期間舉辦全球啟動儀式。大會以“探索紀錄本體、樹立青年實驗、高舉人民之心、打造東方品質”為宗旨,把紀錄片創作主體、影像方法、拍攝對象這三者聯系起來。
當紀錄片人能夠在展映、論壇、平臺等各個維度有機會實現無差別的交流,紀錄片的春天才會真正到來。紀錄片的媒體融合和產業化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必須形成優質的內容,加上有意義的互動,才能實現有后勁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