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游已經成為國內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轉變農民增收方式、改變農民生活方式的有效途徑。2017年,鄉村旅游的市場規模達25億人次和1.4萬億元。在促進鄉村旅游的發展過程中,通過提高當地村民的參與度、增強村民參與的自覺性,讓村民更好地分享文旅發展紅利,是提高鄉村旅游“續航”能力的重要途徑。
村民的文化素養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鄉村振興的成色。在鄉村旅游的發展過程中,村民不是旁觀者,而是參與者。樹立鄉村旅游品牌意識,提升品牌形象,提高鄉村旅游品牌的影響力和競爭力,離不開當地民眾的參與,因為每個村民都是鄉村旅游的代言人。資源堆不出口碑,堆不出“續航”能力強的文旅項目,群眾積極參與才能提高鄉村旅游的“續航”能力。如今,個性化旅游體驗的需求增加,成功的鄉村旅游品牌,能夠在自身優勢與游客體驗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讓游客能夠真實、深刻地體會到旅游所帶來的獲得感,使硬件的面子、文化的里子構成鄉村旅游外在的悅目和內在的賞心。
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明確提出,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為深入貫徹落實文件精神,促進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會同有關部門共同制定的《關于促進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堅持以農民為受益主體,以農業農村為基本依托,尊重農民意愿,注重農民的全過程參與,調動農民積極性與創造性,加大政府的支持和引導力度,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和經營主體投入鄉村旅游的發展,釋放鄉村旅游發展活力。
鄉村不只是寄托鄉愁的切入點,更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立足點。依托本地資源立足農業是發展鄉村旅游的基礎,依托各地不同的自然稟賦、產業基礎、歷史文化,把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呈現出來。以保護為前提,把文物古跡、傳統村落、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融入鄉村旅游產品開發,在鄉村旅游的項目規劃、經營開發、產品設計等方面,多些鄉村記憶、鄉土特色,激發村民對當地傳統民俗的認同感與自豪感,才能形成鄉村振興的內在動力。
潺潺流水講不完鄉間往事,希望的田野上升起剪不斷的炊煙,踩在石板上發出的音符奏響鄉村振興的樂章……鄉村旅游助力鄉村振興,帶動基層文化繁榮,讓人們看到了農民文化的豐富多彩。旅游讓鄉村脫貧致富,更重要的是讓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回歸,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如今,鄉村不僅有詩意棲居,還插上了網絡的翅膀。讓更多人能夠在鄉村找到工作,讓更多人愿意在鄉村工作,升級配套設施,豐盈內心美景,鄉村旅游正給農村帶來明顯的變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魏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