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故事多 不是靠“湊”得來的

2018年11月14日 09:26    來源:農民日報    張鳳云

  原標題:小鎮故事多,不是靠“湊”得來的

  從2016年開始,國家部委密集出臺文件支持特色小鎮發展,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城市發展成本居高不下,而小城鎮無論從制度還是經濟成本來說都相對較低。“微軟蘋果都是在車庫里成長起來的,松下在剛起步的時候也只是一個小作坊”,循著這樣的思路,找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一度興盛的小城鎮這樣一個空間載體。

  說起小鎮,很多人心里都會有一段溫暖的記憶,或者是留著歲月痕跡的青石板路、窄窄的弄堂,或者是透著一方特色的手工業商業的繁盛,又或者是煙火氣十足的悠然生活。然而看看這些年炙手可熱的“特色小鎮”,卻多有一種偏離主線的味道。一些地方特色小鎮建設前期數量貪多、規劃求大、進度求快,為“湊特色”呈現出一系列怪現象。“旅游小鎮”最終建成了“小吃一條街”。投資幾億元的民俗小鎮,街道上空無一人,竟成了家畜踱步的地方。

  有媒體總結了這樣幾種表現,來說明目前特色小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如產品不夠,“吃喝”來湊;產業不夠,“房地產”來湊;項目不夠,“農作物”來湊;形象不夠,“穿衣戴帽”來湊;景色不夠,“挖湖造綠”來湊;數量不夠,“園區景區”來湊;資金不夠,“PPP項目”來湊;活動不夠,“節慶會展”來湊等。

  應該說,單就“吃喝”“房地產”“農作物”“PPP項目”等這幾個方面來說,并無絕對的不妥。某種程度上講,還是創建特色小鎮的要件因素。涉及到環境、風貌、業態、投融資模式等,是特色小鎮良性發展的必然要求。只是在條件不充分的情況下生搬硬套,跑偏走偏,在規劃建設、產業結構、文化底蘊、項目定位等方面都不充分,尤其是缺少核心產業支撐的前提下,不僅不能真正打造出有特色可持續的小鎮,反而潛藏著生態環保、政府債務、文化傳承等多重風險。

  出現上述這些現象的原因很多,各地也有不同。一般來講,地方上有借特色小鎮拉動經濟的沖動,也有覬覦各級特色小鎮補助資金和政策的問題。而從發展條件和打造能力來講,又多有不足,前期規劃設計不到,后期運營駕馭不了,于是就有了“湊”的情況。

  反過來說,受“大城市病”困擾,特色小鎮也確實寄托著人們對舒適美好生活的憧憬。獨特的文化,充分的就業,便利的生活,以及與鄉村最緊密的聯絡,都是現代人渴望的。

  特色小鎮,也是推動實體經濟發展和城鎮化的一個重要支點。從2016年開始,國家部委密集出臺文件支持特色小鎮發展,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城市發展成本居高不下,而小城鎮無論從制度還是經濟成本來說都相對較低。“微軟蘋果都是在車庫里成長起來的,松下在剛起步的時候也只是一個小作坊”,循著這樣的思路,找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一度興盛的小城鎮這樣一個空間載體。

  如今發展上比較值得稱道的特色小鎮,如杭州的云棲小鎮、夢想小鎮,優勢都在差異化上,也就是通常說的“特色”二字。雖都屬于信息經濟類的小鎮,定位明顯不同,云棲小鎮以發展大數據、云計算為特色,而夢想小鎮主攻“互聯網創業+風險投資”,目前都發展得很好。

  這點古今相通。從八十年代費孝通對江蘇吳江縣下轄鄉鎮的調查中也能看出來。當時他的家鄉吳江縣有5個鄉鎮,震澤鎮是鄉村農副產品集散中心,盛澤鎮以絲綢業著稱,平望鎮獨具交通樞紐的位置,也是大城市的一個工業擴散點,松陵鎮乃行政中樞,同里鎮因水鄉私家園林而聞名。即便四十年前,差異化也是小鎮繁盛的關鍵價值生態。

  按照這一輪特色小鎮發源地浙江的經驗來說,特色小鎮就是在大城市周邊或者農村集聚區,以建制鎮或者城鎮為基礎,逐步形成的一種以特色產業為核心的小鎮。如互聯網小鎮、基金小鎮、創意小鎮,基本都是這樣的情況。那么這些小鎮最大的特點是什么呢?就是以市場化的方式,將經營特色產業的行業和人集聚到一個區域,經過十幾年的積累形成一定規模,進而輻射全國乃至世界。

  產業無論如何都是特色小鎮的核心。之所以選擇小鎮而不是其他,關鍵也是因為它能夠為實體經濟提供較低成本下發展的條件且利于要素的積累。與此同時,信息網絡經濟和智能技術的發展為產業分工提供了新的可能,各種經濟要素可以突破對傳統區位空間的依賴而形成、存在,也給了特色小鎮崛起以現實的土壤。

  特色小鎮之于鄉村的帶動能力有目共睹,根據數據分析和實地調研,一些特色小鎮一半以上的就業人口來自周邊農村,有的甚至可以達到九成。如今隨著一批特色小鎮風生水起,人們對它的期望也越來越高,用它來解決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問題,產業要素低成本的問題,實體經濟發展的問題等等,但是隨之而來利益誘導的問題也呈現出來。

  從特色小鎮“八大湊”的情況來看,一些地方并沒有把握特色小鎮的本質內涵。比如中部某省打造了一個“香菇小鎮”,而實際上就是企業的一個大的香菇生產基地,并沒有形成產城人的有機融合,也不足以支撐一個小鎮的繁榮發展。這樣的小鎮雖然已經建起來了,但是卻把做這個事的目的和出發點給扔掉了。

  對于這個問題,近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建立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高質量發展機制的通知》中提出了“產業立鎮”的說法,明確規定,要以引導特色產業發展為核心,以嚴格遵守發展規律,嚴控房地產化傾向,嚴防政府債務風險為底線。以此保證特色小鎮既能建得起,也能立得住,實現規范有序、高質量發展。

  特色小鎮的發展是一個歷史沿革的過程,大干快上并不符合發展規律。在轟轟烈烈建設特色小鎮的熱潮中,對于任何一個地方來說,都要保持一顆冷靜的頭腦,有清醒的認識和科學的論證,尤其是不能偏離了產業引導的初衷,只做外殼不做內容,也不能把所有的文旅小鎮等同于特色小鎮,更不能一味強調吃喝的比例。而類似于房地產開發或者建產業園區這樣的,將高成本的發展模式復制到特色小鎮,應該說可持續的機率極低。畢竟各種成本提高了,跟城市比沒有優勢了,一些處于起步階段的有理想的人也就沒有可能在那里扎下根來創業了,也就罔談創新發展了。“水”干了,“魚”也不可能留下來。

  特色小鎮,還是應如鄧麗君那首《小城故事》里唱的:“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若是你到小城來,收獲特別多。”而不是建了城,花了錢,卻門可羅雀,沒有多少收獲。特色小鎮建設大多投入不菲,動輒幾個億幾十個億,地方政府實際上也是經不起這個折騰的。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邵希煒 )

小鎮故事多 不是靠“湊”得來的

2018-11-14 09:26 來源:農民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免费久久成年大A,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亚洲专区动漫专区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 制服丝袜国产一区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综合亚洲色社区 | 在线观看最新国产专区 | 香港三日本少妇三级人妇9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