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擁有21個成員,只有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這5個成員國是英語母語國家,其余的16個成員皆為非英語母語國家,APEC使用的官方語言為英語,這就帶來一個問題,各語種翻譯如何解決?
曾經特地在會場內觀察過翻譯問題的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前會長楊成緒告訴記者,英語的同聲傳譯是由東道主國家來提供的,同聲傳譯室里還有一個中文翻譯,一般都是我國外交部派出的領導人高翻。其他諸如日本、韓國等國領導人的翻譯不進同聲傳譯室。
同聲傳譯 邊聽邊說
APEC會議使用同聲傳譯,因為這種方式比交替翻譯更為省時。楊成緒告訴記者,會場里有一個同聲傳譯室,是一個用玻璃做的幾平米大的封閉式小房間,里面有翻譯和收發聲音的機器。
翻譯從耳機里聽到會場上發出的聲音,而后把它翻譯成英語,通過機器傳送到在場人士的耳機中。翻譯時要緊跟說話人的節奏,兩者相隔時間不能超過半分鐘,耳朵聽進去,嘴巴立刻翻出來。
專門配備中英翻譯
會議現場配有英文翻譯,由東道主國家負責提供,一般都是多次參與國際會議的高級翻譯,經驗豐富,反應敏捷。
此外,楊成緒回憶起多次參加過的APEC會議,同聲傳譯室內除了英文翻譯,還有一個中文翻譯,負責為我國領導人發言和收聽進行中英文的翻譯工作。
這個中文翻譯不是東道國提供,而是我國外交部派出的高級翻譯。按照慣例,會選擇一個經常為我國領導人做翻譯的人,熟悉領導人的語言風格和特色,與領導人之間更有默契。
楊成緒告訴記者,其他諸如日本、韓國等非英語母語國家的領導人也有自己帶翻譯來的。但是,這些翻譯不進同聲傳譯室,他們被安排坐在領導人身邊,將英文翻譯成各自國家的語言給領導人聽。 據《法制晚報》
背景資料
中國與亞太經合組織
1989年11月,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簡稱“亞太經合組織”或APEC)成立。1991年11月,在“一個中國”和“區別主權國家和地區經濟體”的原則基礎上,中國、中國臺北和香港(1997年7月1日起改為“中國香港”)正式加入亞太經合組織。
作為亞太大家庭的一員,中國一貫重視并積極參與亞太經合組織各領域合作。中國國家主席出席了歷次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01年10月20日,亞太經合組織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中國上海成功舉行。2012年9月,中國領導人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宣布,中國愿主辦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及相關會議。 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馬常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