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30日訊(記者 馬常艷)12月2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工業經濟研究所原所長史丹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舉辦的中國式現代化與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研討會上表示,要推動數字產業的綠色低碳發展,加快數字技術賦能傳統行業綠色化轉型。
史丹指出,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數字科技革命為主導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巴黎協定》給第四次工業革命提出約束條件。她認為,數字科技革命和減排目標帶來的產業數字化綠色化發展,是目前產業發展的重要變化。
談及我國產業數字化綠色化的發展變化,史丹稱,我國裝備制造業數智化發展成效顯著,人工智能、數字產業、工業互聯網快速發展,部分未來產業領先發展,清潔能源增量領先全球,技術創新推動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
“我們到企業去調研,無人工廠、黑燈工廠越來越多,這些企業里幾乎看不到藍領工人,基本都是完全自動化的生產過程!笔返ふf。
史丹發現,在數字化轉型取得巨大成效的過程中,數字化產業快速增長也拉動能源消耗的快速增長。“我們統計了這些年數字經濟電力消費彈性系數的變化,可以看出數字經濟的增長速度與電力消費的增長速度保持較大的同步變動。”
在史丹看來,隨著產業數字化綠色化轉型程度越來越高,電力需求的增長會越來越大,數字產業和傳統行業綠色化轉型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凸顯。
對此,她提出推動數字產業綠色低碳發展的建議:從數字化能碳管理、電力數字孿生、環境數字化監測治理等方面,在工業、建筑、交通、農業等重點領域,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強化信息基礎設施統籌布局,加快推動液冷技術、算電協同、綠色微電網應用等新技術新模式應用落地;強化數字企業運營碳排,加速推廣應用通信基站、機房節能降碳技術。
史丹還圍繞加快數字技術賦能傳統行業綠色化轉型提出建議:加快數字技術賦能能源結構綠色轉型,通過強化新能源系統管控、電力資源配置、用能服務等環節的數字化能力,提升“源網荷儲”一體化協同水平;加快數字技術賦能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通過智能排產調度、產線柔性配置、數智精益管理、數字化能碳管理等,提高生產效率和資源配置能力;加快數字技術賦能交通物流綠色化轉型,運用數字技術優化運輸結構,賦能多式聯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