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社會廣角更多新聞 > 正文
中經搜索

家庭第一代大學生在校情況調查:學業表現毫不遜色

2020年09月21日 07:14   來源:中國青年報   

  在控制性別、高考分數等背景變量之后,家庭第一代大學生在本科期間的掛科數、專業排名,以及獎學金獲得情況都與非第一代大學生沒有顯著差異。

  家庭第一代大學生對所修專業的認同顯著低于非第一代大學生,建議對家庭第一代大學生的幫扶重點提前到高考志愿填報階段的專業選擇。

  農村家庭第一代大學生自我報告的各項能力提升都低于其余學生,幫扶工作還需對城鄉生源予以區分。

  ---------------

  隨著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2003年的17%增長到2019年的51.6%,我國已從高等教育大眾化正式進入普及化階段。從整體而言,適齡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高于其父輩。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家庭培養出第一個大學生。根據國內已有研究,家庭第一代大學生(即父母學歷均在高中及以下)在高校所占比例為46.8%到75%之間。他們不僅承載著家庭跨代向上流動的希望,加強了高校學生構成的多元性與異質性,也體現了促進高等教育公平的政策導向。

  尤其是2012年以來高校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實施之后,這種政策傾斜增加了家庭第一代大學生的升學機會,也反映出該群體的構成多為來自貧困地區的農村生源,是高等教育階段扶貧攻堅工作的靶心指向。

  以往研究較多關注高校招生錄取環節的入口公平,然而該群體在入校之后的整體表現與持續成長不容忽視。在微觀家庭文化氛圍與宏觀城鄉社會經濟的雙重差異疊加之下,家庭第一代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學業表現如何?專業能力與核心能力是否得到提升?對就讀院校與所修專業能否認同?他們在這些方面的發展與其他學生群體(即父母接受過高等教育的非第一代大學生)相比有無差異?

  筆者對上述問題進行分析與探討,希望既能提供實證依據以便政策制定者與高校管理者設計有針對性的幫扶方案,把高等教育的扶貧攻堅工作落到實處;也能為家庭第一代大學生在本科期間的學業、能力、態度等全面發展提供基于數據的改進思路以及行動建議。

  家庭第一代大學生在調查樣本里約占三分之二

  筆者的研究數據來自華東師范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2019年的《中國本科教與學調查》。該調查邀請在校本科生通過問卷星線上平臺完成電子問卷。從區域分布來看,前期的答題邀請集中發至北京、上海、南京、武漢、西安、廣州、長春以及鄭州這8個高校數量相對較多的城市,后期根據回收情況追加了中西部高校。經過審核的有效問卷為4461份。

  這次調研樣本的性別構成較為均衡,且在城鄉分布以及家庭背景方面具有全國代表性。農村生源(即戶籍所在地行政區域為農村與鄉鎮的學生)在樣本里占比之和為34.63%。從父母學歷來看,雙方受教育程度均在高中(含中專)及以下的樣本占比為67.25%。樣本的年級分布也較為均衡,僅有大四占比略少。這是由于答題期間(5月至8月)正值應屆畢業生離校前后。在學科分布上,工科的樣本占比超過半數。在院校分布上,受邀答題的院校既包括25所“雙一流”建設高校,也包括18所普通地方高校。參與答題的“雙一流建設”高校本科生占到有效樣本的六成以上。本研究的抽樣設計在生源所在地以及家庭背景分布上具有全國代表性,在此基礎上適當向“雙一流”建設高校非畢業班的工科生傾斜。

  家庭第一代大學生的學業表現毫不遜色

  控制性別、年級等背景變量之后,研究顯示,無論是來自農村還是城市的家庭第一代大學生,在本科期間的學業表現都與非第一代大學生沒有顯著差異。本研究的學業表現包括學生自我報告的在校期間掛科數、按學習成績在專業的排名以及獲得的獎學金級別這3項指標。換而言之,樣本里三類學生群體——農村家庭第一代大學生、城市家庭第一代大學生和非第一代大學生,在本科期間掛科數、專業排名以及獎學金獲得情況的整體表現都不相上下。

  其他影響本科生學業表現的因素也值得關注。第一是高考成績對本科學業表現具有顯著預測作用。高考分數越高,學生本科期間的掛科數越少,專業排名越靠前,獲得的獎學金級別也越高。第二是學科差異也不容忽視。相對于文科而言,理工科學生的掛科數較多,這從側面反映了不同學科在考核方式與考核難度上的差異。與文科的口頭報告或書面論文相比,理工科通過解題或動手操作來考核學生的方式更為硬性。第三是院校差異體現在“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以原985高校為主),其本科生在掛科數與獎學金獲得情況這兩項指標上的表現,顯著優于非“雙一流”建設高校的學生。

  總之,父母學歷等家庭背景可以通過高考分數、專業選擇、學校選擇等進入大學之前的學業準備與志愿填報環節來間接影響本科生的學業表現,但在控制上述變量之后,家庭第一代大學生并未在學業表現這個維度上處于弱勢。

  農村家庭第一代大學生的8項能力提升偏低

  無論是專業的基礎知識、學科前沿或者實踐操作,還是核心的溝通表達、信息素養、批判性思維、問題解決,或者未來規劃,同為家庭第一代大學生,在上述任何能力的比較上,來自城市的家庭第一代大學生與非第一代大學生差異并不顯著。但是,來自農村的家庭第一代大學生在這8項能力上自我感知到的提升,要低于其余學生。

  而學科差異則需要針對不同的能力加以區分。理工科的學生在實踐操作方面優于文科生;理科生對專業基礎知識與學科前沿的掌握也優于文科生;與文科相比,工科生的溝通表達與批判性思維尚有提升空間。院校差異也值得關注:“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對學生能力提升的效應在專業能力與核心能力這兩方面均顯著;“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在專業能力培養上優于其他非“雙一流”建設的高校,但兩者在核心能力培養上并無顯著差異。

  筆者認為,這從側面反映出“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在人才培養上“兩手硬”,既重視以傳授專業知識為主的顯性教學,也不放松提升各種可遷移的核心能力,如溝通、規劃等能力的隱性課程。

  此外,筆者分析,大學經歷帶來的能力提升,有可能取決于學生所處的宏觀城鄉二元化背景,而非他們成長的微觀家庭環境。城市家庭第一代大學生是否更加善于運用學校提供的支持系統,例如導師、輔導員、社團等,來彌補家庭資源的不足?農村家庭第一代大學生是否在自我評價并報告各方面的成長時更加保守?這兩類群體在求助行為、自我效能等各方面的差異需要進一步探討。

  亟須加強家庭第一代大學生入校之后的專業認同

  專業推薦度反映了本科生在校期間對所在院系的認同度與歸屬感,這可從另一個角度來側面體現學生的心理發展。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生源,家庭第一代大學生對所修專業的推薦度均顯著低于非第一代大學生。這與之前文獻的結論一致,高中階段的升學及職業規劃是家庭第一代大學生無法從家里獲得的支持,這會導致他們難以在高考志愿填報時選擇自己足夠了解或真正滿意的專業。

  其他影響專業推薦度的背景變量也值得關注。一個例子是院校的整體氛圍,就讀于“一流大學”學校建設高校的本科生對所讀院校與所修專業的推薦度“雙高”;就讀于“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本科生在專業推薦度上卻與非“雙一流”建設高校并無顯著差距,這反映了增強本科生的專業認同是“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尚需努力的一個方向。

  為家庭第一代大學生打造全方位支持網絡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全社會應該為家庭第一代大學生打造全方位支持網絡。為此,筆者建議:

  第一,招生環節側重為家庭第一代大學生的專業選擇提供指導。

  調查結果顯示,非經濟因素(例如父母學歷)對升學需求的覺醒與相關信息的采集,會產生大于經濟因素(例如家庭收入)的影響。家庭第一代大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升學及職業規劃難以獲得父母的直接指導與其他協助。尤其在招生改革新舉措出臺較為頻繁的時代背景下,未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更難以洞察政策走向、獲取可靠信息并指導志愿填報。因此家庭第一代大學生可作為高校開展招生宣傳與答疑的重點對象。如果該群體在入校之后對最初專業選擇不滿意,高校還可密切關注并為其提供二次選擇(轉專業)、輔修、雙學位、寬口徑就業、跨專業考研等多路徑支持。

  第二,加強農村生源的心理建設,讓他們能夠從原生家庭與成長環境里汲取不斷進取的力量。

  由于面臨從中學到大學、從鄉土到都市的雙重過渡,來自農村的家庭第一代大學生面臨更大的挑戰。本研究表明在控制高考分數與其他背景變量之后,這種挑戰并非來自學業,而是該群體自我感知并報告的各種能力。這從側面反映出對專業能力與核心能力進行理性且客觀地自我評價,是農村生源亟須加強的心理建設。其關鍵在于學生與原生家庭之間拉扯與牽掛的張力。理想狀態下雙方能夠達成和解,例如學生能夠理性且客觀地評價父母及其期待等,而非割裂或疏離。例如國內研究者對來自農村貧困家庭的第一代大學生進行個案訪談后發現,家庭在物質匱乏下依然存在的希望,父母對知識改變命運的執著信念,用行動營造出來的相互關愛、務實嚴厲的父親與細心體貼的母親這五點共同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圍繞農村家庭第一代大學生的個案訪談以及家庭田野調查可作為下一個階段的研究重點,這將有助于揭示該群體行為模式背后的復雜心理機制。

  第三,通過夏令營、宿舍安排等為家庭第一代大學生打造全方位的支持網絡。

  家庭背景與成長環境是個體無法選擇的“先賦”條件,成年之后的升學、求職等一系列行為卻可形成并影響“后致”的文化及社會資本。以從中學到大學的過渡為例,這種影響既取決于學生個體的應對態度,例如參加各種課外活動的積極性,也取決于高校營造的校園環境,例如是否讓大一學生在新的環境里獲得自信心與被接納感。

  在高考之后的暑假為已被錄取的“準大學生”開設夏令營是高校可嘗試的舉措之一。夏令營課程既能彌補家庭第一代大學生在外語、計算機、學術寫作等知識上的短板,也有助于他們提前與老師見面或結識新同學,還可通過參觀博物館、聽音樂會等活動熟悉所在的城市并感知藝術氛圍。國內高校目前正式開展的此類夏令營較少,針對家庭第一代大學生特定需求的項目設計更少。

  另一項舉措是室友搭配的多元化與異質化。國內高校通常根據年級、專業等統一安排集體宿舍,大多數學生都住校且在4年里很少更換室友。室友之間的接觸時間與互動頻率遠高于學生與教師、行政人員或其他同學的交流。因此在室友分配需考慮城鄉戶籍、父母學歷以及其他背景因素的平衡。不能讓宿舍成為一個高校管理的“盲區”,而要通過住宿安排來優化同伴效應,為家庭第一代大學生打造“從課堂到課外活動再到宿舍氛圍”的全方位支持網絡。

  (作者為華東師范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本文經作者授權轉自《中國高教研究》,有刪改。)

  郭嬌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孫丹)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免费久久成年大A,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最新国产乱视频伦在线 | 亚洲人成在线天堂 | 永久免费AV无语国产电影 | 日本有码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在线观看专区 | 亚洲国产天堂女人午夜看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