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北京朝陽公園舉辦一年一度的書展,正好筆者有心了解歷史人物曾國藩,于是在一個仲春的下午,趁鍛煉之機,欣然前往。
書展的規模不小,幾十個攤位滿是人頭,看來與筆者想法相同的讀者還真不少——能淘便宜的,就不買貴的。
一圈逛下來,有關曾國藩的書籍出乎意料地多,但多是曾國藩書信、曾國藩治學道理、曾國藩治國理念等,筆者對這些自我標榜和過度粉飾的虛偽文字不感興趣,一心只想讀讀歷史人物傳記文學類的文字。
經過一番踅摸,筆者發現一套半新的精裝《曾國藩》,作者唐浩明,3本要價100元。
雖說是別人用過的,但精裝書可人,也怕再尋不到,當時就微信買了下來。誰知沒過幾個書攤,又發現簡裝的新書,作者也是唐浩明,也是3本一套,但售價只要40元。一是新書,心里不膈應。二來還可以省下60元銀子,何樂而不為,趕緊退了舊書買新書,滿意而歸。
書歸正傳,談談讀書感想吧。
1986年11月動筆、1992年3月定稿、歷時5年的中國歷史人物傳記《曾國藩》,3冊100萬字,寫得確實好,文字和內容都屬上乘,閱讀起來很享受、有收獲,尤其明顯感覺,唐浩明先生文言文的功底頗為深厚,史料利用自然,人物塑造客觀可信,文字嚴謹,流暢耐讀。個人感覺,其人物刻畫及文言文駕馭能力比二月河好,甚至不在姚雪垠先生之下。
“就人性的深度來說,唐浩明比二月河還要勝一籌。二月河寫的是人的人性,唐浩明寫的是人的靈魂。唐浩明最出彩的地方是不僅寫人怎么做,還寫人為什么這么做。”——范伯群《20世紀中國通俗文學史》。 這位專家的評價非常到位。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權位顯赫、作用極大、很有影響的人物,也是備受爭議的政治人物。近代中國人尤其湖南人,從權貴政要、志士仁人到青年學子,大多佩服曾國藩,佩服其治學為人和帶兵做事。從李鴻章、張之洞到袁世凱、蔣介石,無不對他頂禮膜拜,尊為圣哲。”
連毛澤東年輕時也說過:“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觀其收拾洪楊一役,完滿無缺。”
對此,筆者先是一驚,查證后釋然,原來,毛澤東也是湖南人,當時還很年輕,對老鄉曾國藩有特別鄉情,這個可以理解,再說,毛澤東當時說佩服曾國藩的,是指剪滅太平天國一事。
拜讀《曾國藩》之前,筆者對這位大清朝位極人臣的人物多是欽佩仰視,清朝自三藩之后,沒有一個漢人能達到曾國藩的地位,那一長串赫赫的頭銜,足以證明曾國藩在大清朝中,漢臣唯二的崇高地位: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一等毅勇侯兵部尚書銜兩江總督南洋通商大臣兼兩淮鹽政總辦江南機器制造總局督辦。
大清朝另一位“唯二”的漢臣,正是康雍乾三朝元老張廷玉,歷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等,也是清朝276年歷史中,唯一以謚號“文和”配享太廟的漢臣(“太廟是中國古代皇帝的宗廟,最早太廟只是供奉皇帝先祖及歷代皇帝的地方。后來皇后、宗室、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準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廟,稱為配享太廟”)。
張廷玉和曾國藩都是大清朝的棟梁之臣、豐功偉績之臣,二人的區別在于:張廷玉一生都在險惡的朝廷,伴君伴虎,戰戰兢兢;曾國藩則是封疆大吏,“克己復禮砥礪品行,夙夜匪懈以勤政事”。
毋容置疑,曾國藩是清朝杰出的漢臣,也是文武雙全的忠臣,在料理政務安邦定國、經世濟民穩定社會、知人善用文臣治軍、忍辱負重處理洋務、思想開明洋為中用、文學造詣學術精湛、辦學興文功在子孫、兩袖清風廉潔奉公、心懷若谷朝夕自省,等等方面,做到極致,堪稱大清朝的人之楷模,臣之典范。
古往今來,關于贊譽甚至美化曾國藩的文字,車載斗量、汗牛充棟。世人評說曾國藩優點長處,親疏不一,仁智互見,唯才高八斗、桀驁不馴的左宗棠,八字定論最為客觀準確、言簡意賅:“知人之明,謀國之忠”。
不拘一格發現人才、知人善用擢升人才,對皇上和社稷江山忠貞不二、鞠躬盡瘁,這確實是曾國藩身上,最為突出的兩大優良品德。
但是在另一方面,曾國藩也將人性丑惡的一面,展示得淋漓盡致。“曾國藩按照老子學說處世,將韜光養晦、口是心非、居心叵測、人面獸心、牌坊婊子等為人處世之道學到極致,用到極致”。一生恩怨相交的摯友左宗棠曾痛罵曾國藩兩個字:“虛偽”,一擊中的!
對此,筆者印象中比較深的例子包括:
——曾國藩在出山擔任湖南團練大臣這個問題上,心胸狹隘、私心重重、瞻前顧后,為了一己私利,居然對有意參劾他的朝廷命官下毒手殺人滅口。
——慈眉善目的曾國藩也有兇惡的一面,殺人不眨眼。凡是太平天國將士,無論抓獲還是投降,無論男女老少,一律剜目凌遲,無一例外。因此得一惡名:曾剃頭。
——在曾國藩的認可下,湘軍曾三次屠城:九江、安慶、天京(南京),血流成河,大火沖天,陰魂不散,天怒人怨。
——雖自己廉潔奉公,但其手下湘勇,從上到下都是戾氣暴虐、燒殺奸搶,無惡不作,尤其是放縱自己的九弟干盡壞事,放縱部下燒殺搶掠。“湘勇為升官發財打仗,每次獲勝后,往湖南老家運送財物的大船小舟幾乎堵塞大小江河”。
——心無誠信,出爾反爾。曾國藩為了推行裁軍以免朝廷猜疑遷怒自己,居然給太平天國降將韋俊叔侄扣上謀反的罪名,殺頭示眾。
——都說曾國藩慧眼識珠,看人極準,可他看中的四個女婿都沒啥出息,不成氣候。
——曾國藩六弟,在一場戰斗中負傷,過了好久才回到軍營,而在此之前,曾國藩已上報朝廷,為六弟討回一紙圣封榮耀,可六弟回來后,曾國藩怕死而復生的六弟為自己帶來欺君之罪,為家族帶來滅門大災,居然狠心讓六弟出家寺廟,郁悶而死。
——追隨曾國藩十三年的心腹、親兵營營官康福最后感悟:曾國藩并非以前自己頭腦中的偶像,而是:手腕權術、巧詐詭變,與其自我標榜的誠信大相徑庭,尤其是殺害康福作保的降將韋俊叔侄。最后,康福與曾國藩以圍棋的一局和棋,了斷了十三年的恩怨,從此一拍兩散,形同路人。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命在旦夕的曾國藩生前最后與九弟曾國荃交心時,幡然醒悟,念了恭王的兩句詩,算是對自己一生中的偽善,做個了結:“金紫滿身皆外物,文章千古亦虛名”。
讀完《曾國藩》,筆者感慨良多,對曾國藩的認識,也由道聽途說的崇拜,到了解歷史真相的愛恨,再到一分為二的理解。
讀完《曾國藩》,筆者以為,“知人之明謀國之忠”又“口是心非人面獸心”的曾國藩,“在“善”與“惡”兩個方面,都走到了極端,真可謂:善惡兩端曾國藩。
其實,地球人類,億萬眾生,別說十全十美之人難覓蹤跡,就是優劣二八開的人也屬鳳毛麟角,所以才有了費爾巴哈的那句名言:
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獸。
作者簡介:
李國章(網名:巴厘海風、巴厘海風雜貨鋪),退休前任經濟日報高級記者,在經濟日報工作22年,曾先后3次共13年常駐印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