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號文件述評]向優化產品產業結構要“質量”

2017年02月09日 07:25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黃俊毅

  我國農業生產連年豐收,但農產品供求結構失衡問題仍較突出,增加產量與提升品質的矛盾亟待破解。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優化產品產業結構,著力推進農業提質增效,就是要解決這一問題。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按照穩糧、優經、擴飼的要求,加快構建糧經飼協調發展的三元種植結構,為統籌調整糧經飼種植結構指明了方向。”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近日表示。以糧改飼為例,隨著畜牧業進入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加快推進現代畜牧業發展也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畜產品消費增速放緩使畜產品供需結構矛盾更為突出,資源環境約束趨緊對傳統養殖方式形成了巨大挑戰,廉價畜產品進口沖擊對提升國內畜產品競爭力提出了迫切要求,食品安全關注度提高使飼料和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面臨更大壓力。于康震表示,糧改飼是我國畜牧業努力實現轉型升級的一大舉措。以“鐮刀彎”地區為例,在這片由東北冷涼區、北方農牧交錯區、西北風沙干旱區等地組成的鐮刀彎狀地區,常年玉米種植面積占全國的三分之一左右。近幾年,玉米價格持續下行,“鐮刀彎”地區產品產業結構優化顯得日益迫切。2016年,“鐮刀彎”地區不少農田已改種優質苜蓿。農業部計劃將糧改飼試點范圍擴大到“鐮刀彎”和黃淮海17個省份的121個試點縣,引導農牧民改種優質飼草料677.9萬畝。

  “中央一號文件將養殖業‘規模’與‘高效’相提并論,是一大亮點。”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國際情報研究室副研究員朱增勇說。通常來講,養殖規模越大,成本越低,但實際上,有些大規模養豬場的養殖成本竟然高于中小養豬戶。據有關專家測算,一些大養殖場每斤白條豬養殖成本比中小養殖場要高出1元以上。原因是一些大養豬場仍依賴手工喂養,自動化水平很低。由于科技含量低、生產成本高、生產效率低,我國豬肉價格長期大幅高于國際市場。我國養殖業要做大做強,就必須盡快進行自動化升級改造。

  “農業產業化可解決農產品市場低質供給過多、農業資源利用和要素配置不當、農業生產成本過高、農業增產不增收等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說。在當前農業生產成本攀升、資源環境硬約束加劇的新形勢下,迫切需要強化農業綜合開發扶持產業化發展的作用,促進雜糧雜豆、蔬菜瓜果、茶葉蠶桑、花卉果木、食用菌、中藥材、特色養殖等產業提檔升級,把地方特色和小品種做成帶動農民增收的大產業,實現農業提質增效、農民持續增收。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以主體功能區規劃和優勢農產品規劃為依托,科學合理劃定稻谷、小麥、玉米糧食生產功能區和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膠等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研究員孔繁濤認為,這些措施很有針對性、很及時。我國農業發展環境正發生深刻變化,老問題不斷積累,新矛盾不斷涌現,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比如,品種結構不平衡,玉米出現階段性供大于求,大豆供求缺口逐年擴大;棉花、油料、糖料等受資源約束和國際市場沖擊,進口大幅增加,生產出現下滑;耕地質量退化、華北地下水超采、南方地表水富營養化等問題突出,對農業生產的“硬約束”加劇,靠拼資源消耗、拼物質要素投入的粗放發展方式難以為繼。與此同時,消費結構升級的要求越來越高,城鄉居民的支付能力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者對農產品的需求由吃得飽轉向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健康。這些都得通過進一步優化農業區域布局來解決。

  當前,我國農業主要矛盾已由總量不足轉變為階段性供過于求和供給不足并存。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統籌調整糧經飼種植結構、發展規模高效養殖業、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進一步優化農業區域布局、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水平等舉措,為現代農業發展邁上新臺階指明了努力的方向。(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黃俊毅)

    相關評論: 

    [中央一號文件述評]向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動力" 

    [中央一號文件述評]向農產品市場化改革要“效率”

(責任編輯:劉江)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免费久久成年大A,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亚洲AⅤ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欧美一区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 天天精品国产免费 | 在线高清一级欧美精品 |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 | 日本国产一区二区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