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年輕人在網上分享攻略,討論如何對抗“越用越貴”“越看越煩”的大數據算法。他們通過評論點贊、主動尋求多樣化的信息流等方法,改變自己的用戶畫像,從而干擾算法對消費習慣的判定。
此類操作是否真的有用?對著手機打造人設,算法能否“聽勸”?盡管一些消費者取得了成功,但這種做法存在明顯局限性。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加持下,算法具有高度復雜的特點,并且在海量用戶的使用過程中愈發優化,單一用戶通過簡單的行為,很難改變平臺的定價策略。
與算法博弈的背后,是廣大消費者苦于被大數據殺熟。平臺依靠技術優勢和信息不對稱,通過大數據分析用戶消費習慣,采取差異化定價策略,違背了公平、誠信原則。消費者的不滿情緒,不僅是因為權益受到損害,更是對算法透明度和公平性的質疑。大數據被用來盈利本身無可厚非,但不應以犧牲用戶體驗為代價。用戶需要的是公正透明的數字消費環境,而不是被算法暗中支配的不安全感。算法透明化、監管常態化和行業自律的有效落實,是消費者安心享受數字經濟帶來便利的重要前提。
根治大數據殺熟痼疾,要靠破除算法“黑箱”,讓大數據更加透明。《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明確,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應當以適當方式公示算法推薦服務的基本原理、目的意圖和主要運行機制等。算法運行應該遵守公平正義的價值觀,不可唯利是圖,更不能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就算大數據算法難以對普通消費者完全透明,也可以向有關監管部門開放,以便建立健全常態化監督機制。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劉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