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發展之所以能跑出“中國速度”,離不開廣大跨境電商企業的自身努力。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形勢,跨境電商企業須更加注重以創新求變來應對市場之變,不斷塑造市場競爭新優勢,為我國外貿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近日,海關總署《關于進一步促進跨境電商出口發展的公告》甫一發布,即引發業內外廣泛關注,跨境電商賣家們大呼解渴,甚至有人直言跨境電商的新機遇來了。
仔細研讀這份文件,全文優化跨境電商出口的監管措施雖只有4條,但條條擊中跨境電商行業的痛點難點。就拿近年來興起的海外倉業務來說,此前企業如要在國外開設海外倉,首先要到海關辦理出口海外倉業務模式備案。如今,“取消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企業備案”的新舉措出臺,直接把這個步驟省掉。
再比如,出口商品退貨成本高,一直是跨境電商賣家最頭疼的事。按照以往監管要求,出口商品退貨時只能從原口岸退回,這往往導致貨物迂回運輸,物流及時間成本都要增加。新推出的“跨關區退貨模式”直接打破了這一限制,賣家可選擇在距離更近或物流成本更低的口岸退貨,真正能省下真金白銀。
作為一種外貿新業態,跨境電商不僅是我國外貿發展的新生力量,也是國際貿易發展的重要趨勢。今年以來,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為促進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夯實了基礎,營造了良好發展環境。今年前三季度,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到1.88萬億元,同比增長11.5%,比同期整體外貿增速高出6.2個百分點。
早在今年6月,商務部等9部門就聯合出臺《關于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建設的意見》,從培育經營主體、加強金融支持、強化相關基礎設施和物流體系建設等方面,對加快培育跨境電商競爭新優勢進行了部署。
如果說上述意見是給跨境電商“做加法”,那么此次公告就是通過“做減法”來提高通關效率、降低企業成本,以跨境電商出口監管流程的簡化優化,進一步促進跨境電商的持續健康發展。有機構預測,未來幾年,我國跨境電商仍有望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其貿易占比也將由5年前的不足1%上升到5%以上,成為拉動外貿增長的新引擎。除了政策加力外,我國跨境電商發展的新機遇在哪里?
新興市場要抓住。諸如東南亞、拉丁美洲、非洲等地區市場需求潛力大,要深入研究這些市場的政策法規、消費習慣、文化特點等,更有針對性地調整產品策略和營銷方式,開發出適合當地需求的產品,拓展新的增長空間。
技術創新要用好。數字貿易發展方興未艾,AI、大數據等成為跨境電商開拓市場的新工具。要善于運用這些新技術,提升運營效率和用戶體驗,優化庫存管理和供應鏈配送,拓展新技術應用場景,提升跨境支付等安全性和效率。
品牌建設要強化。隨著跨境電商快速發展,品牌效益日益凸顯。要借鑒傳統貨物貿易出海創品牌的一些經驗做法,通過優質服務和產品質量塑造品牌,提升品牌美譽度,增強消費者認知度,不斷提升跨境電商品牌的國際競爭力。
也要看到,快速發展中的跨境電商也面臨一些問題,存在不少短板,突出表現在一些跨境電商企業對于出海合規性上存在模糊認識,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還不夠健全,物流配套體系在效率上仍有提升空間,業務模式創新上步伐還可以更大些。此外,在跨境電商售后服務體系、知識產權保護,以及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構建等方面,也需要進一步明晰發展思路。
跨境電商發展之所以能跑出“中國速度”,離不開廣大跨境電商企業的自身努力。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形勢,跨境電商企業須更加注重以創新求變來應對市場之變,不僅要適應外部需求,更要善于引領市場,不斷塑造市場競爭新優勢,為我國外貿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作者:顧陽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