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準入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礎制度之一,負面清單的概念最早源自外資準入管理制度。2018年,我國將二者有機結合,正式實行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這一改革舉措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的生動實踐。
推動平等準入
在深圳世界之窗景區,游客秦女士通過美團點了一份奶茶套餐,僅過了5分鐘左右,無人機就將奶茶送到了手上。
“無人機如何能合法地飛起來?過去4年,政府有關部門和企業經歷了長時間探索。”美團無人機公共事務負責人閆琰說,低空經濟的發展不僅需要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支撐,更需要主管部門、地方政府在空域審批、適航審定、適航標準等方面積極改革創新,突破阻礙新生事物發展的藩籬。
低空經濟是近年來悄然興起的“四新經濟”代表之一。2023年我國新設企業1002.9萬戶,“四新經濟”企業占比達39.4%。這種新經濟形態能在中國大地上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離不開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的全面實施。
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就是要真正實現“非禁即入”。我國先后出臺了4版負面清單,清單事項主要做“減法”,由2018年版的151項縮減至2022年版的117項,縮減比例達到23%。每一個“減法”落地,都意味著一個更加開放的領域。市場準入的放寬,使更多社會力量能進入過去被視為“高門檻”的行業。此舉既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也助推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杭臺高鐵是我國首條民營控股的高鐵線路。開通兩年來,累計客流超2000萬人次。這條線路的開通,讓越來越多社會資本有了穩定預期,有望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鐵路投資建設。項目的示范效應也將促進我國鐵路投融資體制更加健全完善,為鐵路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截至今年5月底,民營經濟經營主體占所有經營主體的比例從2019年的95.5%增長到96.4%。隨著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等新興領域市場準入持續放寬,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成長空間巨大。
擴大制度型開放
從最初的190條,到目前全國版的31條、自貿試驗區版的27條……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上的“減法”見證著中國開放的力度,也為外資企業共享中國發展機遇創造了條件。
在日前結束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畢馬威中國咨詢首席戰略官蔡偉表示,中國不斷減少外資準入限制,提高外商投資自由化水平,在外資企業關心的醫療、電信等領域開展準入試點,表達了中國深化對外開放、吸引外資的誠意,為外資企業在華投資合作創造了條件。
2018年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明確,到2022年,汽車行業取消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
2018年10月,寶馬集團擬定協議,將收購在華合資公司華晨寶馬25%股份。2022年,協議伴隨負面清單生效而正式履行,寶馬集團在華晨寶馬所持股份增至75%。今年,寶馬再次宣布計劃對沈陽生產基地增加投資200億元,準備啟動新車型的本土化生產。
作為全國首家獨資造車外企,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設立,也是制造業負面清單“減法”效應的生動例證。
2019年初,特斯拉超級工廠在上海開工,短短一年內完成了建廠、生產、交付,并在這幾年接連完成第100萬輛、第200萬輛整車下線,跑出了“中國速度”。
受益于負面清單的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關于金融業的相關限制措施已經清零。2020年版的負面清單取消了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壽險公司外資股比限制,加快了一批外資金融企業在華投資的步伐。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外資銀行在華總資產已達3.86萬億元,外資保險公司總資產達到2.4萬億元,在境內保險行業總資產比例已經達到10%。今年3月22日,我國首家新設外商獨資證券公司渣打證券在北京正式開展業務。
優化監管機制
運用改革的方式不斷革除體制機制弊端,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完成建章立制、體系創新,是改革順利推進、改革成果得以鞏固的有效路徑。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與價格研究所所長申兵認為,近年來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的調整堅持以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主攻方向,聚焦落實非禁即入、依法準入、精簡必要的原則,注重與事中事后監管體系銜接配套,致力于根除“一放就活,一活就亂,一亂就管,一管就死”的不良土壤環境,建立了違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的常態化清理機制,以點帶面持續優化新業態、新領域市場準入環境。
記者從國家發展改革委了解到,我國建立了違背全國統一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的案例歸集與通報制度。按照“一案一核查、一案一通報”原則,定期歸集違背有關“統一性”規定的案例,并在國家發展改革委門戶網站和“信用中國”網站向社會公示。目前已經開展了第六批排查清理。同時,國家發展改革委建立了不當干預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行為問題整改和典型案例約談通報制度,開展妨礙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問題線索核實整改工作,征集了1100余條問題線索,其中超九成有效問題線索已督促地方完成整改。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與價格研究所副主任王丹說,當前,重點行業領域市場分割問題仍需繼續清理。要在深化改革上下更大功夫,進一步優化產權保護、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性制度。同時創新監管機制,運用信用監管、行業監管、“互聯網+”監管與觸發式監管等手段,構建“準入+監管”的閉環管理體系,營造更加公平、穩定、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經濟日報記者 銀 晟 佘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