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北京3月10日訊(記者銀晟、李華林)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第三場“委員通道”集體采訪活動10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9位全國政協委員圍繞經濟高質量發展等話題回答記者提問,傳遞振奮人心的中國故事,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黃金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盧進說,要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促進國企民企共同發展。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大家所熟知的C919大飛機等國之重器,彰顯了央企的實力與擔當。與此同時,民營企業也在迎頭趕上。只有各類經營主體攜手并進,專注創新發展,才能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向好行穩致遠。
全國政協委員,九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林孝發表示,福建有很多依靠自主創新從0到1、從弱到強的企業。在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民營企業家要發揚寧愿睡地板也要做市場的艱苦奮斗精神,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為中國經濟發展“拼”出一片光明前程。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朱松純認為,當下,通用人工智能已經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制高點,要贏得這一場事關國之大者的科技競爭,關鍵在人才。我們應該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技術路徑,讓通用人工智能安全發展、造福人民。
“一個村富了不算富,抱團共富才更有奔頭。”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蘭陵縣代村黨委書記王傳喜說,這些年來代村堅持立足農業,壯大集體經濟。去年該村村民人均純收入達7.2萬元,比30年前增長了幾十倍。該村聯合周邊11個村一起規劃建設田園新城,發展特色產業,走出了三產并舉、農文旅融合發展的路子,打造了蘭陵國家農業公園、農業企業園和新農人培訓中心,帶動2萬多農民就地就業創業。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科技館館長倪閩景表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關鍵是呵護和尊重。拔尖創新人才有3個共同的特質,第一是自主,有行動力;第二是專注,對某個領域特別有興趣;第三是堅持,特別有韌性。培養孩子這三項素養,是教育真正的價值與力量。
“正是一代又一代人才的成長和累積,成為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支撐。”全國政協委員、知乎創始人周源說,互聯網的創新性和分享性賦能了新型勞動者,新型勞動者正是實現新質生產力發展不可或缺的條件。
全國政協委員、澳門特區市政署副主席柯嵐表示,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5周年。經過多年的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已日漸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最有前景的增長極之一。提升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水平,除了“硬連通”還要做好“軟連通”,促進大灣區規則的對接與機制的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