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當前一些地方農業試驗田測產出現“一測就破紀錄”怪象。被曝光的測產作弊手段有多種。有的在播種時故意將間距留得很寬,收獲前幾天再悄悄把種在別處的相同品種移栽過來;有的提前將準備好的稻谷藏好,收割時趁亂混到測產稻谷里冒充。更隱蔽的作弊手段發生在種植環節,說是耐鹽堿水稻,然而種植過程中卻使用淡水灌溉。毫無疑問,以虛假數字欺世盜名者,必將遭到反噬。
一項品種或技術好不好,農民最有發言權。農業科研工作者或科技企業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成績寫在豐收里。測產是在作物大規模收獲前對產量的預測,目的在于及早提供產量信息,做到心中有“數”。不管試驗田測產的主體是誰,測產首先要對自己負責,而不是做數據給別人看。測產數據的真實與否關系預期成果的創新性和產業應用前景等。只有科學準確的測產數據,才能真正促進農業科技進步,以供政府部門科學決策和經營主體適時選擇。而任何形式的造假,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既浪費了人財物力,偏離了試驗田測產的正軌,也扭曲了農業科研的導向,給農業生產埋下了隱患。
測產本應是科研的重要環節,天然有嚴肅性,但在造假者的手中,卻成了打廣告、攢人氣的工具。測產數據好看了,可以上新聞,可以寫論文,可以申請項目。不難發現,一些測產是企業出面組織或背后主導的,通過邀請專家組的形式,“測”出對其有利的數據。個別企業或是瞄著品牌營銷,或是盯著項目資助,恣意作弊,隨性測產,這是對試驗田3個字的玷污。此外,有的地方政府部門沒能切實履行監管責任,有的專家缺乏學術規范和自我約束,也是原因之一。
讓測產回歸科研本真,才能真正發揮試驗田的應有作用。科研攻關追求高產、超高產,這肯定沒錯。但前提是數據要真實,不能弄虛作假,不能自欺欺人。如果簡單地把測產當成體育比賽,過于看重數據的第一,動不動都要破紀錄,急功近利玩文字游戲,這樣是搞不好農業科研的。農田測產好比模擬考試,作用在于幫助了解自己,找到不足,發現線索,或是驗證科研路線效果,或是尋求解題破題思路。同時也要看到,好的品種或技術是綜合性的。產量數據之外,還要看成本劃算與否,環境是否友好,能否節水節肥,可不可以輕簡化使用、機械化應用。
科研不能浮夸,測產說到底要求真務實。以袁隆平院士為代表的老一輩農業科技工作者始終堅持科學家精神,國家對測產也有科學、嚴謹的整套規定。針對少數地方的試驗田測產亂象,應促使相關各方腳踏實地,摒棄浮躁之風。一方面,讓造假者受到應有的處罰。弄虛作假者應被追究科研造假的學術責任,如相關品種或技術涉及虛假市場宣傳,造成農民實際損失的,也要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另一方面,對于財政資金主導或參與的農田試驗,要建立重大農業項目攻關的測產核準機制,建立公正客觀規范的第三方評價體系,從制度上防范測產亂象。(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喬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