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越來越多的人走進鄉村。攜程數據顯示,經歷暑期連續8周增長后,鄉村旅游“十一”期間依然高速增長,全國鄉村游酒店訂單同比增長近1倍,游客中“90后”占比達30%,成為增長最快的消費人群。
開窗見景、出門見綠、抬頭見藍,當前我國城鎮化率已超65%,相較于城市的鋼筋水泥,鄉村風貌是城里人的普遍向往。相較于名山大川、名勝古跡的人頭攢動,鄉村的好山好水好風光有別樣的魅力。鄉村旅游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最早是農家樂,之后是觀光農業,此后是鄉村民宿。如今,從人次看,鄉村旅游已占國內旅游一半市場,休閑農莊、農業公園、田園綜合體、農業嘉年華等各類形態層出不窮,農文旅融合趨勢更明顯。
如果把鄉村產業比作一盤象棋:種養業是車,直接保障農產品安全供給;農產品加工業是炮,依托并轉化初級產品;鄉村旅游則是馬,跳躍間實現“三農”發展多重功能。從重要性上看,鄉村旅游之于鄉村產業,類似于設施農業之于農業。設施農業是老事物,卻是踐行大食物觀的關鍵,農業優不優要看設施強不強;鄉村旅游也不是新詞匯,卻是鄉村產業“接二連三”的節點,產業興不興要看人氣旺不旺。鄉村旅游的產業溢出效益明顯,不僅能帶動就業、增加收入、促進消費,還能拉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改善?梢,其不僅是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鄉村旅游正處于上升期,也經歷著大浪淘沙,發展向好之余難免遇到一些問題。一是同質化競爭,一些地方千村一面、千景一版,簡單化復制,市場細分不夠,獨特優勢沒有充分開發。二是搞大拆大建,有的地方搞城市景觀翻版,失去了鄉村味道,甚至沒能保護好傳統村落。三是存在盲目性,有的盲目上馬旅游項目,產業鏈卻沒打通,導致民宿多、游客少;有的看上去熱鬧,卻沒有很好的營收,聚起了人氣,卻難賺財氣。正是基于此,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鄉村休閑旅游精品工程,推動鄉村民宿提質升級。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要從兩方面著手。
發掘鄉村旅游之所長。鄉村旅游要喚醒鄉村沉睡的資源,激活創業創新的熱情。但是,這不是單靠增加投資就能實現的。豐富的文化元素和多樣的自然景觀廣泛分散于農村,是鄉村旅游獨一無二的資源。鄉村旅游要突出各地鄉村特色,傳承農耕文明,挖掘利用鄉土文化、農耕文化等。鄉村旅游也可以新潮,要加大創意設計,植入時尚要素,推出一批農旅精品,推進農業與旅游、文化、康養深度融合。在此過程中,應避免過度商業化,例如鄉村民宿要姓“民”,如果都變成大酒店,就失去了應有的味道。有的地方探索整村改造的小組團,并融入相對成熟景區的大IP,形成聯動發展,實現了人氣財氣兼備。
正視鄉村旅游之所需。鄉村旅游離不開資本、管理等現代要素。要鼓勵資本下鄉,共同做大產業蛋糕,一起提升產業素質。同時處理好“老板”和“老鄉”的關系,引導農民深度參與鄉村旅游并從中獲益。用地難是各地普遍反映的問題,集體經濟組織可探索以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和農房,按照規劃要求和用地標準,改造建設鄉村旅游場所。基礎設施方面,支持經營主體改善餐飲、住宿、停車、廁所等設施條件。資金支持方面,文化和旅游部已聯合中國銀行印發文件加大對鄉村旅游的金融支持,其他金融機構也應強化支持。(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喬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