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成果轉化率為零”的消息引發關注。廣西審計廳公布9所區管高校2020至2022年度財政補助高校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其中一所高校獲1.31億元科研經費、實施科研項目862個、實現成果轉化0個。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率低這個問題一直存在,但低到“0”卻也少見。成果轉化率為零,是否說明科研經費浪費?對此,我們要辯證來看。
一方面,成果轉化率是衡量高校社會貢獻的重要標準,轉化率為零意味著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亟待提高。
縱向比,我國高校科研成果轉化能力在穩步提高。《中國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2022(高等院校篇)》顯示,2021年,1478家高等院校以轉讓許可、作價投資方式轉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額為129.8億元,同比增長13.6%。《2022年中國專利調查報告》顯示,我國高校發明專利實施率為16.9%,其中產業化率僅為3.9%;不過,這兩個數字都較上年有所提高,分別提高了3.1個百分點和0.9個百分點。
跟發達國家橫向比,我國高校成果轉化能力還有很大提升空間。由于科研體制和技術轉移方式的差異,美國并未對科技成果轉化率進行權威的周期性調查統計,但據相關研究推算,美國高校成果轉化率目前約為50%。回顧歷史,美國高校也經歷過成果轉化偏低的時期。20世紀70年代,美國發現政府所資助的研究中產生了2.8萬個專利,僅有5%被授權到產業界獲得收益。為此,美國于1980年通過了《拜杜法案》,此后還采取了許多其他鼓勵措施,促進高校科研成果轉化。
另一方面,成果轉化率不是衡量高校科研工作的唯一標準,轉化率為零意味著科研項目分類評價制度尚待完善。
財政補助的高校科研項目應該分為不同類型進行分類評價。比如,自由探索型項目、基礎研究類項目,就不適合以成果轉化率來評價。高校是基礎研究的主力軍,我們要尊重科學規律,對基礎、前沿、顛覆性科研項目,主要評價其代表性成果的原創性和科學價值。要建立容錯機制,鼓勵科研人員大膽探索,不能一刀切地考核專利申請數和成果轉化率,這會把并不適應市場的基礎研究人員也推入市場化賽道。
基礎研究是應用技術的源頭,完善科研項目分類評價制度,不僅有助于科學家自由探索,也有助于提高成果轉化率、創造更多社會財富。成果轉化涉及技術、法律、市場、金融等多方面復雜要素,已成為一個組織精密、運作規范的行業,需要建立專門的技術轉移機構、培養專業的技術經理人。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采用分類評價、分類培養等方法勢在必行。
總之,提高中國高校的科研成果轉化率,需要改革優化相關管理制度及專利制度、組建更多專業化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建設足夠規范的技術交易大市場。讓創新成為推動我國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就不能任憑高校科研成果僅僅停留在實驗室中、寫在論文紙上,而要通過技術轉化創造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這種效益不僅能推動經濟與社會發展,還會反哺科技創新,帶來更多科研投入,形成科技與經濟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佘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