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全球平均氣溫已多次打破最高紀錄。高溫難耐,大眾渴望清涼,集中供冷這個老技術概念重新煥發青春,近日多次登上社交平臺熱搜。
集中供冷的原理與我國北方冬季集中供暖相似,是在冷站調節水溫后,以管道輸送冷水到用戶終端來制冷。早在2000年,我國就印發了《關于發展熱電聯產的規定》,鼓勵各地區發展城市熱水供應和集中供冷,擴大夏季制冷負荷,提高全年運行效率。一些城市從那時起就探索建設區域供冷系統。目前,深圳前海、廣州大學城、北京中關村、濟南中央商務區等地都有區域集中供冷。
集中供冷前景如何?能否進入尋常百姓家?這需要算好環保賬和經濟賬。
算環保賬,集中供冷前景十分廣闊。
區域集中供冷采用高效制冷機組和專業團隊管理,其能效大大高于分體空調和分散式中央空調,節能效果顯著,減排效益巨大。一方面,集中建設的制冷設備裝機容量要遠低于用戶自建制冷設備之和,且可以夜間利用富余電力制冰、白天用儲存冰提供制冷服務,實現夏季用電的“移峰填谷”。另一方面,城市中的人口密集區域如果分散供冷,每家的空調都往外排熱,會加劇熱島效應,夏季城市局部地區氣溫能比郊區高出6℃甚至更多;而集中供冷可以大幅度降低熱排放,有效緩解困擾城市的熱島效應。
從減排緊迫性看,全球氣候變暖趨勢仍在持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迫在眉睫。這將給各種環保節能技術帶來新的發展契機。比如,廣州城投大學城區域集中供冷系統每年可節約標準煤2.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480噸,相當于2600畝森林的碳匯能力。未來,氣候變化顯然將給集中供冷的推廣提供更強動力。
算經濟賬,集中供冷尚需降低成本。
按理說,集中供冷節能減排效益顯著,那么它的經濟性就毋庸置疑。但現實沒這么簡單,集中供冷項目想要盈利并不容易。作為一項復雜工程,集中供冷具備規模經濟特征:用的人越多,客單價越便宜,用的人越少,客單價越貴。如果不能規模化推廣,就有可能陷入難以為繼的境地。比如,曾于2000年落地的山西省太原市集中供冷項目,涉及太原火車站等三個場所,總供冷面積4萬多平方米,每年集中供冷時間為6月末至8月末。但因冷源電廠轉型升級、供冷面積多年沒有增加等原因,2014年就暫停了。
目前集中供冷主要用于大學城、商務區等人口密集的城市新建公共場所,如果想推廣到城市的普通居民小區,價格就是繞不開的敏感因素。一方面改建成本高,集中供冷需要改變原有制冷系統、重新鋪設管線,會對建筑物中原有裝修造成損壞,已完成裝修并安裝了空調的用戶,大多數不愿意支付改造成本。另一方面使用費不低,缺乏市場競爭力,在我國南方城市部分已推廣集中供冷的小區里,住戶每月供冷費達數百元,與空調電費相當甚至略高。
因此,要推廣集中供冷,必須降低用戶成本,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是技術挖潛,比如研發更簡便廉價的改造方案降低初裝費,通過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調控進一步降低能耗來降低運營費。二是政策扶持,在城市新區規劃中納入集中供冷,讓集中供冷成為與集中供熱、自來水、城市燃氣、電力一樣的現代城市基礎設施,與其他基礎設施同步建設,可以降低建設成本,在新城區投入使用后發揮規模經濟效應。
集中供冷是環保工程,也是民生工程,要低碳,也要低價。需要算好兩本賬,因地制宜、穩妥推進。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佘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