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近日召開第二次會議指出,充分發揮我國綜合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使發展更多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提升。從中長期看,我國擁有14億多人口以及龐大的中等收入群體,經濟增長的內需潛力將不斷釋放,國內市場主導經濟循環的特征會更加明顯。近年來,全球經貿環境也在發生深刻變化,逆全球化趨勢加劇。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進一步把發展立足點放在國內市場。
應該看到,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而是通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更加強勁可持續的發展。因此,要增強國內大循環的內生動力,必須吸引更多全球資源要素進入國內市場。
要充分認識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對促進國內大循環的重要意義和突出作用。隨著我國不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作為連接中國市場與全球資源要素的重要橋梁,外資企業已經深度融入國內大循環,在擴大市場規模、滿足消費需求、提升創新水平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首先,外資企業為中國市場貢獻了大量終端產品,并通過建設經營配套體系,創造了大量中間需求,從多個環節促進國內市場規模擴大。其次,外資企業將大量優質商品引入中國市場,豐富了國內消費者選擇,更好滿足了市場消費升級需求。此外,外資企業為了更好適應中國市場需求,調動利用全球創新資源,加大在華研發布局力度,強化與中國企業創新合作,成為推動我國創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力量。
要多措并舉降低外資企業在中國市場的經營成本,穩定發展預期。市場資源要素的選擇有其自發性,哪里的發展空間大、投資成本低、經營政策穩,資源要素就流向哪里。降成本、穩預期,才能吸引更多全球資源要素選擇中國市場、留在中國市場。
要擴大市場準入,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進一步取消或放寬外資準入限制,發揮好各類開放平臺的先行先試作用,已宣布的準入政策要抓緊落地見效;全面優化營商環境,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加大知識產權和外商投資合法權益的保護力度,及時清理妨礙公平競爭的政策,主動對照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深化國內相關領域改革;有針對性做好外資企業服務工作,深化與外資企業、在華外國商協會的常態化交流,為外商來華從事貿易投資提供便利,努力把優質存量外資留下來,把更多高質量外資吸引過來。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金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