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后,歐元區經濟也出現萎縮。盡管歐洲央行強調通脹水平依然太高,但在滯脹風險逐漸加大、金融系統脆弱性增加的背景下,歐洲繼續加息的決心遭遇嚴峻考驗。
6月8日,歐盟統計局的修正數據顯示,第一季度歐元區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下降0.1%,繼2022年第四季度環比下降0.1%后再次萎縮。連續兩個季度GDP環比萎縮,表明歐元區經濟已陷入“技術性衰退”。歐盟統計局此前公布的歐元區一季度數據初值是微增0.1%,此后,由于歐洲第一大經濟體德國連續兩個季度環比下滑而陷入“技術性衰退”,再加上愛爾蘭等國增速大幅下降,歐元區經濟增速隨之向下修正。
歐元區經濟季度環比從微增0.1%調整到微降0.1%,看似幅度不大,但對各方心理的影響沖擊不容小覷,勢必令本已嚴重受挫的經濟增長信心雪上加霜。6月5日,德國市場研究機構森蒂克斯公司發布報告顯示,歐元區6月投資者信心指數從5月的-13.1降至-17.0,大幅低于市場預期,投資者對歐元區經濟衰退的擔憂正在不斷加劇。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6月1日表示,歐元區通脹率仍然太高,“并且可能還會持續很長時間”,歐洲央行的加息周期還將繼續,“直至有足夠的信心將通脹率控制在目標之內”。同日發布的歐洲央行5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大部分歐洲央行委員支持繼續加息25個基點。然而,言猶在耳,歐元區便陷入“技術性衰退”,這對歐洲央行堅持繼續加息的決心是個嚴峻考驗。
一方面,歐洲面臨的滯脹風險正在增加。隨著歐洲央行持續七次加息對經濟的壓力逐漸顯現、歐洲居民疫后消費水平下降以及能源危機的持續影響,歐洲經濟韌性逐漸消解,開始直面長期競爭力減弱的挑戰。作為歐洲經濟“火車頭”的德國,4月份工業新訂單環比下降0.4%,其中來自歐元區的新訂單環比下降2.7%。這些跡象預示著歐元區GDP在第二季度可能繼續收縮。與此同時,盡管大宗商品和能源成本下降、需求疲軟等因素帶動歐元區整體通脹率下行,但是歐洲央行公布的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核心通脹趨勢“令人擔憂”。在這種局面下,越來越多的市場和研究機構正將視線投向滯脹風險,甚至有觀點認為,“歐元區經濟在很大程度上確認了滯脹”。
另一方面,歐洲金融系統持續面對貨幣政策收緊和美國銀行業危機沖擊。5月31日,歐洲央行發布金融穩定評估報告認為,增長前景不明朗、通脹持續高企和融資條件收緊等問題將繼續影響企業、家庭和政府的資產負債表,歐元區金融穩定前景仍然脆弱。這份報告雖然認為歐元區投資基金基本未受到美國和瑞士銀行業危機影響,“但如果投資基金被迫出售資產以改善流動性,那么可能改變這一狀況”。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這份報告發布一周后,美國財政部6月7日表示,計劃增加國債發行量,以繼續為政府融資,并逐步重建現金儲備。初步增加發行的國庫券將集中在短期基準債券和現金管理票據上。有美國機構預計,到2023年年底,美國政府將需借入1.1萬億美元短期國債,“此舉將進一步消耗市場流動性”。歐洲央行報告中的憂慮正變成現實。
也是在6月7日,美國財政部部長耶倫表示,考慮到銀行業的整體環境,“一些規模較小的銀行可能會面臨進一步整合”。考慮到歐洲與其美國盟友在金融上的緊密聯系,以及美國“死道友莫死貧道”的“優良傳統”,歐洲出現新一家“瑞信”的風險正在上升。(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連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