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更好統籌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代表委員們表示,更好統籌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是當前推動經濟運行穩中求進的務實之舉,也是立足新發展階段、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先手棋。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基點。全國人大代表、民盟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姚卓勻表示,構建新發展格局就是要打造高水平的自立自強、自主創新體制機制,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形成對全球資源要素的強大吸引力、國際競爭力和全球資源配置的強大推動力。
“要實現經濟循環和產業關聯暢通,加強供給端的創新力和關聯性;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及時啟動消費型發展模式,利用國內國際雙循環,發揮國內超大市場規模的優勢。”姚卓勻代表表示。
“當前,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我國應對動蕩復雜的國際環境變化的戰略舉措。”全國政協委員、江西省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吳鋒剛表示,要以系統思維,應用統籌方法,以相互促進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推動高質量發展。
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不竭動力。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省總商會副會長陳曉林認為,要以關鍵項目為牽引,統籌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湖北正在依托花湖機場打造內陸自由貿易港,有利于更好發揮國際航空樞紐港連接兩個市場、利用兩種資源的通道作用,一方面促進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暢通全國大循環,助推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另一方面推動內陸地區深度參與國際產業分工,培育我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增長極。
暢通國內大循環
國內大循環是新發展格局的主體,對于形成內生發展動能、掌握發展主動權意義重大。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表示,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要提升構建國內統一大市場的政策合力,打通各市場要素的循環堵點,提升國內市場的內生動力;要更好統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具體來說,要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市場環境建設。持續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在市場準入制度、公平競爭制度、社會信用制度、產權保護制度等方面設立統一標準,建立監管聯動機制,強化事后監督;建立擴大消費長效機制,讓人民群眾能消費、敢消費、愿消費;健全多元化市場化投融資機制,持續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突破供給約束堵點,以自主可控、優質有效供給滿足現有需求,創造引領新的需求。”田軒代表表示。
吳鋒剛委員建議,要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從融合“小循環”入手,擴大交易范圍、拓展市場深度廣度、深化分工體系、提高經濟效率,把低水平的分散小循環融合成高效率的統一大循環,有效釋放中國作為超大經濟體所蘊含的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優勢。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國民經濟各產業有機鏈接、高效暢通是國內大循環暢通的基礎。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邢臺市市長宋華英表示,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是穩固國內大循環主體地位、增強在國際大循環中帶動能力的迫切需要。邢臺市一直堅持工業立市、產業興市、制造強市,著力增強產業發展的接續性和競爭力。宋華英代表認為,還要加強數字賦能,統籌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加速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在推進產業數字化方面,全國人大代表、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師劉輝也深有體會。他所在的江鈴集團已全面規劃啟動了4大板塊30余家子公司的數字化轉型工作,推動企業向科技型制造企業轉型。“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發展趨勢已經融入企業日常生產經營之中,這就要求我們與時俱進,借助數字化技術進一步提升制造效率及產品品質。”劉輝代表說。
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是確保國內大循環暢通、塑造我國在國際大循環中新優勢的關鍵。全國人大代表,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蘇科舜說,企業作為科技創新主體,必須更加主動作為、奮發有為。“我們把科技創新作為企業‘一把手’工程,主動自我加壓,通過提高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獲得長久發展的動力和優勢。”
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
近年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區域化、本土化、短鏈化趨勢明顯,我國推進貿易和投資對外合作面臨不少挑戰。代表委員們認為,要始終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夯實國際合作根基,推動制度型開放,以中國開放的提速應對經濟全球化的失速。
暢通的產業鏈供應鏈是國際循環的重要支撐。應著力提升全球港口能效,促進跨國鐵路聯通,提高國際航空貨運和寄遞物流服務能力,努力解決當前物流運輸堵點卡點。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滿洲里市政協主席凌云表示,滿洲里口岸在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用足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更好參與國際分工合作、全面恢復口岸發展活力等方面將迎來重大機遇。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渝中區副區長高琳建議,未來應圍繞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城市構建集疏運體系,支持中歐班列積極銜接長江經濟帶、西部陸海新通道,強化與中老、中緬、中越等鐵路通道的聯運能力,持續拓展貫通歐亞各國的多邊貿易通道。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泰豪集團董事會主席黃代放表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要求企業以國際化視野參與競爭與合作。“放眼未來,希望能進一步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實施對外開放,加快建設貿易強國,讓更多企業搭乘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快車,積極融入國際循環,為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作出應有貢獻。”黃代放代表說。 (經濟日報記者 周明陽 徐 達 祝 偉 馬春陽 劉 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