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質量強國建設綱要》,以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為主線,明確了質量強國建設的遠景目標和重點任務,從推動經濟質量效益型發展、增強產業質量競爭力、加快產品質量提檔升級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從某種意義上說,大國和強國的根本區別就在于質量。實踐證明,誰擁有一流的質量,誰能提供一流的產品和服務,誰就能在日新月異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明確提出要“切實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提出“堅持以質取勝,以量變的積累實現質變”。促進我國經濟由大向強轉變的重要舉措之一,就是建設質量強國,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支撐保障。
當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產品和服務質量明顯提升。也要看到,我國雖有多種產品產量居全球第一,但質量安全事件還時有發生,質量技術基礎較為薄弱、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尚不完善、缺少核心技術和品牌優勢仍制約著產品質量整體水平進一步提高。隨著我國消費市場持續迭代升級,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也對產品質量提出了全新要求。建設質量強國,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推動高質量發展才能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堅定不移走質量強國之路,要圍繞供給抓質量,扎實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大力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改善質量供給、提升質量水平無疑是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重要抓手。必須直面市場需求和百姓關切,著力打通一批產業鏈供應鏈質量堵點,化解一批民生消費領域質量痛點,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引領,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保障優質產品、工程和服務的有效供給,提高經濟全要素生產率和長期增長潛力。
堅定不移走質量強國之路,要激發創新創造活力,以技術創新賦能品牌建設,培育出一批具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質量名片”。立足創新驅動建設質量強國,推動建立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質量創新體系,推廣卓越質量管理實踐,協同開展技術研發、標準研制、產業應用,打通質量創新成果轉化應用渠道,推進質量關鍵共性技術、重大顛覆性技術突破,提升中國品牌的核心競爭力。
堅定不移走質量強國之路,要強化質量共建共治共享,營造“政府監管、企業主責、行業自律、社會協同”的良好氛圍。充分發揮政府質量政策導向作用,一手抓市場監管,對質量安全問題出重拳、零容忍;一手抓質量激勵,樹立質量管理、標準創新、專利創造標桿,積極引導企業依靠創新推進質量攻關。同時,凝聚社會各界的智慧與力量,全面優化完善質量服務,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質量強國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必須著眼大局、久久為功。只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加快建設質量強國,弘揚用質量說話、用質量考核、用質量促發展促創新的社會風尚;只要有更多企業和個人把質量落實到生產生活的每一處細節、每一個過程,讓質量意識一步步深入人心,就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鍛造中國精品、成就中國質量。 (金觀平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