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正月是消費旺季,也是觀察消費動向的窗口。一個個集市,一件件快遞,無不顯示鄉村消費的火熱。如今,線上線下對鄉鎮和農村等下沉市場的爭奪日益激烈,小鎮青年和農村青年的消費能力獲得市場認可。越來越多的人們認識到,農村居民消費增長快,鄉村是重要的消費增長點。
農業農村經濟涉及的領域廣、群體大,在擴大內需中,可挖掘的潛力非常廣闊。目前,全國有近2億人以農業為就業產業,有約5億人居住在農村,這是農村消費的基本盤。在經濟企穩回升的關鍵時刻,必須穩住農村消費基本盤,打通城鄉經濟循環堵點,以城鄉之暢助力循環之穩。當前,鄉鎮和村兩級消費市場占我國消費市場的38%,把戰略基點放在擴大內需上,鄉村有巨大空間。有必要著力解決農村居民能消費、愿消費、敢消費、會消費問題,加快釋放農村消費潛力。
農民人均消費支出增速連續多年超過城鎮居民。國家統計局新近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0391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7%;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6632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5%。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頭四年(2018年至2021年),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年均增長率接近城鎮居民的2倍。現在農民收入雖還不是很高,但創造的消費增量已經和城鎮居民相當。
農民消費水平的提高不僅是鄉村振興戰略的成果,也是建設農業強國的應有之義。這幾年,農民人均收入增速連續多年超過城鎮居民,其邊際消費傾向明顯高于城鎮居民。“以前缺啥買啥,后來有啥買啥,現在啥好買啥”,農村消費在升級,從不講究轉向不將就,生活改善型消費日益增多。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幾億農民將整體邁入現代化,會釋放巨大的消費潛能。據測算,隨著農民收入持續增長,農村消費加快升級,預計每年可新增約2萬億元消費需求。
也要看到,農民人均消費僅為城鎮居民的一半。不少農民擔心靠天吃飯收入不穩,擔心養老、醫療等大額支出,不敢消費。盡管相當數量的農民手頭已有些積蓄,但他們多會捂緊口袋,中老年農民尤其如此。盡管農村消費整體在升級,但在欠發達地區的農村,消費仍以滿足日常生活為主,享受型消費較少。盡管快遞進村和農村電商發展火熱,但傳統農村消費市場硬件依然不足,經營品種少,業態單一,農民時常不得不進城消費。
解決能消費、敢消費問題,要有穩定增收的渠道、放心消費的預期。農民收入增加了,后顧之憂減少了,消費也就起來了。當前,農民收入主要是務農的家庭經營性收入和務工的工資性收入,前者要靠質量靠規模,后者要靠技能靠崗位。要在穩定產業和就業基礎上,加強保障,深化改革,挖掘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空間,實現農民增收與消費提質良性循環。尤其要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健全城鄉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務,從而提高應對不確定性的能力,敢于消費。
解決愿消費、會消費的問題,要有對路的產品供給、適宜的消費環境。著力農村消費硬設施改善、軟環境優化,擴大電商和物流的農村覆蓋率,不讓大山阻隔消費熱情。提高農村消費供給質量,規范農村市場秩序,讓“康帥傅”遠離農村,推動優質產品和服務下沉。市場主體應瞄準農民需求,用好移動互聯網,培育更多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引導多元消費,增加便捷性和可選性。目標是讓農民就地就近在縣域鄉村享受到與城市基本相當的消費環境,買到同樣質量的商品。(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喬金亮)
(責任編輯: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