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濰柴騰飛背后的黨報力量——寫在《經濟日報》創刊40周年之際

2022年12月30日 10:54   來源: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經濟日報》是我國經濟領域最具權威性、最有公信力的中央黨報。在隨改革開放進程而成長起來的眾多企業家眼中,它不僅是一份報紙,更昭示著路徑與方向、匯聚著智慧和力量。百業待興的創業年代,《經濟日報》準確傳播中央聲音,敏感把握市場動態,解除企業家的經濟信息“饑渴”,用一篇篇文字的“武器”開路造勢,鼓舞中國企業家邁出市場經濟轉型、現代企業制度改革、“走出去”搏擊海外等艱難嘗試的一步又一步。

  “新與舊、進與退、未來與以往、變化與僵化,環繞著‘關廣梅現象’,發生著沖突、碰撞,有時甚至是對峙。”這是1986年《經濟日報》刊載《關廣梅現象》一文中的論述,由此激起了一場“解放思想,銳意改革”的大討論,關廣梅一時成為敢想敢干的企業家典型。這也讓25歲的我印象深刻,那時我還是濰柴技術團支部書記,從《經濟日報》的報道切身感受到改革已切切實實地走到了我們身邊,也第一次感受到黨報的力量、企業家的力量。

  二十余載的關注與厚愛

  《經濟日報》創刊40周年之際,回顧過往,每一段鐫刻時代印記的奮斗歲月都令我感慨萬千。1998年6月19日,我就任山東濰坊柴油機廠廠長,彼時的濰柴正處在瀕臨破產的邊緣。經過壯士斷腕的改革和夜以繼日的拼搏,3年擺脫困境、涅槃重生,才得以步入發展的快車道。2004年12月27日,我在北京飯店向社會各界宣布:濰柴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企業各項主要經濟指標連續4年實現翻番增長,成為中國內燃機行業首個銷售收入過百億的大型企業。次日,《經濟日報》頭版推出消息《山東濰柴銷售收入突破百億元》,并配發評論《山東制造崛起的風向標》,同時刊登長篇通訊《濰柴:“中國動力”品牌這樣誕生》,“三箭齊發”地對濰柴破繭化蝶創百億的傳奇經歷作了深入報道。此后,中央領導同志作出批示,要求宣傳濰柴這樣的典型,把中國的自主品牌大張旗鼓地叫響。

  這是濰柴走出經營困境后,第一家中央級主流媒體主動到企業開展大規模調研的成果,足見經濟日報的新聞敏銳度及其對實體經濟的關注與支持。此后,報社記者們一鼓作氣,又先后推出10余篇覆蓋濰柴改革、創新、管理、文化等方面的系列報道,傳播熱度持續數月之久,轟動全國企業界。再后來,濰柴更成為了經濟日報企業調研點,多任社領導親自率隊來企業深入采訪、深度調研。

  以此肇始,經濟日報社一路見證著濰柴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騰飛發展——

  2005年,濰柴動力并購湘火炬,這是企業經營的一次重要轉折,《經濟日報》長篇聚焦“濰柴系新構架”,引發了資本市場極大關注;

  2016年,濰柴率先在全行業沖出下行周期,實現V型反轉,《經濟日報》發文稱贊濰柴是永不停歇的“中國發動機”;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對濰柴作出“心無旁騖攻主業”的重要指示,《經濟日報》第一時間刊文,濃墨重彩闡述“不專心專注就干不好實體經濟”的論點,堅定了濰柴實業報國的信心和雄心;

  2020年,濰柴發布全球首款本體熱效率突破50%商業化柴油機,《經濟日報》頭版刊發報道稱,這是濰柴向科技高峰攀登的又一重大成果,標志著中國重型柴油機技術邁向了世界一流;

  2022年9月初,適逢“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收官,在經濟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鄭慶東精心安排下,副總編輯季正聚率一眾骨干記者再次走進濰柴。從生產車間到產品試驗室、從高管到一線員工,調研工廠部室數十處,訪談人員百余名,深挖濰柴發展點滴,總結國企改革經驗,讓我們看到了中央黨報求真務實的優良作風。

  二十余載風雨歷程,濰柴每一個關鍵節點,都離不開《經濟日報》的鼓與呼。筆觸之下,猶如春夜喜雨滋潤無聲,更如千軍萬馬摧枯拉朽,激勵著我們改革不停、創新不歇、發展不輟。

  實體經濟的堅定支持者

  1985年5月,經濟日報創辦《中國企業家》雜志,這是中國第一本以“企業家”命名的雜志,也成了我們企業家30多年的老朋友。我是中國民族工業戰線的一名“老兵”,親歷了40多年來裝備制造業的艱難成長,參與了國有企業多輪改革,見證著中國制造如何一步步贏得國際尊重。在我們的努力下,濰柴也從偏居山東一隅的一家地方國企,發展成為業務遍布全球的千億級工業裝備跨國集團,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充分肯定。2008年5月8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視察濰柴,作出重要指示:“你們的成績很振奮人心,打造了民族品牌,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了貢獻,希望你們再接再厲,再創佳績”。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高度贊揚濰柴:“十年發展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沉甸甸的!”

  親切的關懷、巨大的鼓舞。全體濰柴人時刻牢記總書記的諄諄教導,在高質量發展的大道上奮力奔跑。每一步前進,每一次成功,都離不開黨的領導、時代的機遇、國家的支持。45年的職業生涯讓我深刻認識到:企業家的定力與前瞻力決定了一家企業的前途與命運。無論是面對巨大的生存壓力,還是短期的投資誘惑,我和管理團隊都展現出了堅勁的定力,始終對黨和國家忠誠不渝,始終心無旁騖攻主業,始終以實業報國、科技強國為己任,努力讓中國制造站到世界舞臺的中央。

  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無論是以數字化、智能化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還是石化能源向低碳能源轉型的第三次能源革命,雙重沖擊前所未有,轉型陣痛前所未有。加之世界政治經濟持續動蕩、新冠疫情反復不定,企業間的競爭日益激烈。未來的路怎么走?創造了幾十年的繁榮奇跡后,時代又給我們這一代企業家提出了新課題、交出了新任務。

  面對傳統產業大變革,經濟日報社長兼總編輯鄭慶東提出,提升實體經濟的質量,夯實大國根基,中國企業家尤其要做好三點:一是心無旁騖發展實體經濟,提升中國制造的質量和效率;二是立足內需市場,暢通國內大循環,以高質量的供給滿足消費者;三是堅持全球視野,不斷增強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上的話語權。對此,我高度贊同。

  冷眼向洋看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我堅信,大逼迫之境必生大非凡之業。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之下,國有企業就要挑大梁、打頭陣,在全球科技與制造新賽道上跑在前列,彰顯“中國力量”、贏得“中國話語權”。正如《經濟日報》撰文所稱,“把未來產業作為發展重要引擎,未來產業與傳統產業融合創新”,眼下,濰柴正大力實施傳統產業+新興產業“雙擎驅動方略”,加快轉型破局,鏈合全產業鏈,一道翻越茫茫科技無人區,探索中國裝備制造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道路。

  “纖筆一枝誰與似,三千毛瑟精兵”。進入新時代,濰柴將攜手經濟日報社,構建更加緊密的“媒體與產業協調發展生態圈”,軟硬結合,為中國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增添理論與實踐的鮮活案例。在《經濟日報》迎來40周歲生日之際,我真誠祝愿這份中央黨報、經濟大報越辦越紅火,繼續為濰柴這樣默默專注實業的實干國企助威助力,繼續與濰柴一同見證中國高端裝備制造業雄踞世界!

  (作者譚旭光系山東重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責任編輯:馬常艷)

濰柴騰飛背后的黨報力量——寫在《經濟日報》創刊40周年之際

2022-12-30 10:54 來源: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查看余下全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免费久久成年大A,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色爱综合精品一区 | 婷婷色制服中文字幕 |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 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小说偷拍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男人的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