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玉田縣亮甲店鎮農民在場院晾曬辣椒。劉滿倉攝(新華社發)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北京中關村:助力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龍芯中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偉武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明確提出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這讓科技工作者深受鼓舞。
胡偉武說,龍芯中科積極承擔國家相關科技攻關項目,從基于自主IP核的芯片研發、基于自主工藝的芯片生產、基于自主指令系統的軟件生態三個環節開展CPU及操作系統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現了我國自主研發的CPU從低端到高端、從研發向產業、從產品到體系的飛躍。
胡偉武表示,龍芯中科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構建自主信息技術體系和產業生態為目標,實現從技術“補課”向生態建設、從政策性市場向開放市場轉變,進一步打通制約我國信息產業發展的技術鏈堵點,為實現我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楊學聰 韓秉志)
廣東深圳市: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這更加堅定了我們的信心與決心。”廣東省深圳市紐瑞芯科技有限公司CEO陳振騏說。
陳振騏說,芯片的自主可控對于我國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現代產業體系,進而實現制造強國、質量強國、數字中國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陳振騏表示,紐瑞芯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在科技創新道路上矢志不渝,持續推動從協議、系統到模塊的無線通信系統芯片核心關鍵技術的突破與創新,以創新驅動實現相關產品功能與性能的新突破,推動形成更優匹配智能設備生態,助力我國信息通信產業實現更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力量。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奧比中光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孔博說,未來,公司將在深圳先行示范區和粵港澳大灣區“雙區”驅動下,堅持自主研發,突破硬核科技,充分發揮企業創新示范效應。(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楊陽騰)
廣東東莞市:為建設制造強國添動力
連日來,廣東東莞市廣大干部群眾和企業家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堅守實體經濟、聚焦“科技創新+先進制造”,加快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更加強大。
“報告提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數字中國等,為邁上‘雙萬’新起點后的東莞指明了方向。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培育數字經濟新動能,正是東莞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長久支撐。”東莞先知大數據有限公司董事長余旸表示。
“我們在基層工作中將強化科技自立自強的行動自覺。”東莞市科技局黨組成員、科技館館長謝華說,東莞近年來打造了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創新平臺,接下來將推動這些大裝置大平臺發揮最大效益,吸引一批高水平科研團隊前來開展原創性研究,同時銜接高校院所、科研機構和企業,共同解決一批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問題,為建設制造強國添動力。(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鄭楊)
陜西西安市:創新城市發展方式路徑
“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扛起科技自立自強的‘高’‘新’使命,立足豐富的科教資源優勢,加快建設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在強化戰略科技力量上展現更大作為。”陜西省西安市委常委、西安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馬鮮萍表示,將用足用好揭榜掛帥、支持硬科技等機制激發創新活力,在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上作出更大貢獻;將完善“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的全鏈條培育體系,在創新主體培育壯大上取得更大突破;將加快光電子、智能制造等領域重大科技項目實施,在科技成果產業化上實現更大跨越。
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張平祥認為,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把握科技創新的世界大勢和我國具體情況,言簡意賅地告訴我們要干什么、該怎么干、要達到什么效果,既指出了方向,更標明了路徑。
西咸新區灃西新城數字文化產業園管理服務辦公室副主任唐小春說,將以更加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緊扣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的主題勤于探索,激發創新活力,加快文旅科技融合發展。(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張毅 楊開新)
安徽合肥市:推動科技成果邁向市場
“作為科技工作者,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緊扣現代產業建設實際,著重建設技術、產業、人才、資本深度融合的開放創新體系,強化科技創新原創導向,努力推動更多有利于科技創新的改革創新,加快國際科技創新交流合作,推動黨的各項決策部署在科技創新一線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安徽創新館服務管理中心主任陳林說。
陳林告訴記者,安徽創新館是全國首座以創新為主題的展館,將加快構建以產業化為導向的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服務體系,努力建設國內一流的技術開發、項目孵化、轉化交易、展示推廣“四位一體”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臺,推動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邁向“市場化”,不斷提升科技成果轉化和培育新興產業的質量和成效,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梁睿)
廣西柳州市:持續打好碧水保衛戰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這讓我深刻感受到肩上擔負的重要責任與光榮使命。”廣西柳州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趙福說。
“我們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統一到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精神,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貢獻水利力量。”柳州市水利局副局長蔣勇說。
自2019年生態環境部首次公布地級及以上城市水質排名以來,柳州地表水質2020年、2021年蟬聯冠軍,今年1月至6月繼續位列全國第一。趙福表示,將切實把黨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持續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全力守護“水質冠軍”招牌。(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童政)
云南臨滄市:推動鄉村產業轉型升級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讓廣大農民看到了家鄉更美好的發展前景。”云南臨滄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楊世平表示。
“下一步,我們將圍繞農民持續增收這一中心任務,聚焦重點產業,抓實產業延鏈強鏈補鏈,推動鄉村生態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楊世平說。
臨滄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魯紹云表示,臨滄市已形成“茶、果、糖、菜、畜”等優勢主導產業。要加快實施骨干水源工程、基本農田地、特色產業基地、水土保持等工程項目,積極打造一批鄉村振興田園綜合體示范園和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推動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曹松)
青海西寧市:走生態優先發展之路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我們深受鼓舞。”青海西寧市城西區城鄉建設局副局長張世寧說。
“目前,火燒溝生態修復綜合治理項目鋼結構加工正在加緊作業。”張世寧告訴記者,該建設面積達585公頃的項目,計劃8年完成。目前,灌溉管網建設、垃圾清運項目已經完工。
城西區自然資源局土地儲備中心副主任史之新說:“城西區堅定了生態優先發展的戰略定位,也更加堅定了對火燒溝火西村整村搬遷的決心。該項目涉及戶數約180戶,涉及人口約815人。”
“堅持生態優先,火西村今后鄉村振興的路子會越走越寬廣。”張世寧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馬玉宏)
河北塞罕壩: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對塞罕壩二次創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回顧塞罕壩走過的60年歷程,荒原變林海、沙地變綠洲,靠的就是綠色發展。今后我們要繼續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林場發展。”塞罕壩機械林場場長陳智卿說。
林場廣大職工牢記總書記囑托,開展“攻堅造林”行動。目前,塞罕壩構建起物種豐富、穩定健康的森林生態系統,筑牢了京津生態安全屏障。
“我們要以黨的二十大為新起點,繼續聽黨話、跟黨走,傳承弘揚塞罕壩精神,深化國有林場改革,大力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和營造近自然異齡復層混交林工程,推動綠色發展,在塞罕壩二次創業的征程上續寫綠色傳奇。”陳智卿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宋美倩)
吉林四平市:努力把黑土地保護好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這說到了我們心坎上,也給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農業推廣總站站長王貴滿告訴記者。
作為一名從事基層農技推廣工作40年的老黨員、老農技,王貴滿表示,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依托梨樹實驗站開放式平臺,堅持保護培育黑土地,高產高效可持續,集聚全國優勢力量協同攻關,技術體系創新一定會取得突破性進展,研發推廣更多智能化設備參與到農業生產實踐中,把黑土地保護這一偉大事業進行到底。
王貴滿表示,要始終堅持以服務“三農”工作為己任,加強現代農業科技推廣應用和技術培訓,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率,為端牢中國人的飯碗作出應有貢獻。(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己平)
河南南陽市:扛穩糧食安全重任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作為“中原糧倉”的河南省南陽市,堅決扛穩扛牢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持續打好糧食生產這張王牌,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展農村產業、助力鄉村振興上展現南陽擔當。
鄧州市首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經理沈興新告訴記者,公司將把遠程監測、無人駕駛、精準作業等智能化技術加快應用于農業生產一線,推動農機設備向智能化、多功能化換代升級,真正讓農民從“會種地”到“慧種地”。
良田配良種,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方城縣大方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鄭方向說,學習聆聽黨的二十大報告后,大家都深受激勵和鼓舞,企業將立足農村、服務“三農”,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奮發作為。
“實現‘多產糧’到‘產好糧’的轉變,種子是把‘金鑰匙’。”想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君庚說,公司將與科研院所合作,進行小麥品種分析及育種研究,從源頭確保產品安全可靠。(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夏先清 楊子佩)
山東壽光市:做強優勢特色產業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為“中國蔬菜之鄉”,山東壽光責任重大。“壽光模式”如何乘勢而上實現再度創新提升?這成為壽光上下思考的問題。
山東省壽光市委書記趙緒春告訴記者,2021年以來,壽光全力打造蔬菜產業綜合服務基地,加速突破蔬菜標準制定和推廣,自主研發蔬菜品種達167個,種苗年繁育能力達18億株,成為國家《種業振興行動方案》確定的國家級蔬菜種業創新基地。聚焦聚力綜合服務這一基礎,壽光深入推進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提升智慧農機裝備對現代農業的支撐能力。
“下一步,我們將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農業農村工作實踐,持續抓實糧食生產,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持續做強蔬菜優勢特色產業,拓寬基層群眾增收渠道;持續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扎實開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專項整治;持續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為推動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現鄉村全面振興貢獻壽光力量。”趙緒春表示。(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