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9月5日落幕,農業服務貿易成為與會農業企業和專業觀眾關注的焦點。
農業服務貿易是向國(境)外提供或購買農業相關服務的貿易形式,即農業服務業的進出口,被認為是經貿合作新模式、農業升級新路徑。從世界范圍看,農業強國大多也是農業服務貿易強國。荷蘭是世界第二大農業出口國,農產品貿易和農業服務貿易均有優勢。其乳業技術和生豬養殖世界領先,溫室農業和園藝農業服務成熟,支撐起農業服務貿易強國地位。如今,農業服務貿易已覆蓋農業各環節各領域,促進了各國農業產業鏈升級。用農業服務提升效率、凝聚要素、重構產業、賦能農民,成為國際糧食和農業系統加快轉型的共識。
一個國家農業的發展,需要農產品貿易和農業跨境投資穩定增長,也需要農業領域服務貿易大力發展。近年來,我國積極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通過主體培育、模式創新、領域拓展,推動了農業適度規模發展。同時,還與其他國家分享農業服務,出口雜交水稻技術、綠色植保服務等,造福了不少發展中國家。我國雜交水稻技術與服務出口助力數十個國家糧食增產,農業無人機及相關服務貿易每年為全球10億多畝農田提供各類作業服務,農產品儲運加工一條龍服務大大增加了貨物貿易效率。
應當看到,我國農業服務貿易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潛力有待開發,政策有待完善,尤其是國際競爭力仍顯不足。出口市場集中,主要向東南亞、非洲和南美洲等市場提供農業服務,進入歐美市場的少。市場主體實力弱,多數海外農業服務企業集中于某一細分領域,尚未形成全產業鏈供應能力。服務形式單一,多依托境外農資農機、農技和加工倉儲等企業為當地用戶提供服務,其他形式的服務貿易少。
放眼國際,農業服務貿易的相當份額被發達國家壟斷,成功的跨國農業企業也大多是農業服務貿易的佼佼者。全球農業產業鏈中的品種選育、農化服務、精深加工、品牌營銷等高端服務環節和市場份額多被跨國巨頭掌控。以美國的三大糧商為例,其不僅在農產品貿易方面有優勢,在農業全產業鏈服務方面也實力不俗。再比如,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一些跨國農業企業進入中國市場,不僅售賣農資或農機,還提供全程解決方案,成為增加用戶黏性的法寶。
中國企業也積極發展農業服務貿易,既服務國內,也走出國門。據農業農村部面向全國征集的農業服務貿易案例顯示,主要有農資農機、農業技術、加工倉儲、流通營銷和信息服務等五種典型模式。比如,江蘇沃得農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在國外銷售的農機,曾因缺少配套服務被迫退出當地市場,在確立了以服務為重心的發展戰略后,成功進入印度市場,成為印度排名前三的農機品牌。又如,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派遣技術專家、提供育種技術,在菲律賓推廣雜交水稻,帶動了當地農戶增收,還為其培訓了大量專業人才。
我國農業服務貿易面臨廣闊發展空間。近年來,全球服務業在出口增加值的創造上高于制造業,今后這一趨勢將更明顯。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為農業服務業的可貿易性提供了支撐。作為服務業的重要一環,農業服務貿易規模將繼續擴大。今年生效的RCEP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為我國優勢農業服務向相關國家出口帶來更多便利。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不少發展中國家更加重視發展農業,對我國農資農技和生產服務等需求增加。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服務貿易國,也是世界第二大農產品貿易國,理應在農業服務貿易方面擁有一席之地。要把握農業服務貿易新機遇,引領我國農業企業從單純的農產品或投入品生產向綜合性全鏈條農業服務體發展,從而更好提升中國農業的實力。(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喬金亮)
(責任編輯: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