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荔枝上市時。最近,按顆賣的掛綠荔枝被廣泛報道,在個別商場甚至賣到了千元一斤,上架兩天就賣空。從掛綠荔枝熱賣的現象中,可以獲得發展品牌農業的一些啟示,也讓人思考農產品如何實現優質優價。
掛綠荔枝產自廣東增城,因外殼綠線環繞而得名。2020年,增城荔枝栽培系統入選第五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增城有掛綠后代4000余株,皆由頗具歷史的母樹嫁接而來。一般來說,掛綠嫁接的代數越多,價格就越便宜,市面上的多為3代至4代。很多消費者感到今年荔枝比去年貴,是因為今年是荔枝小年,產量減少,價格上漲。當然,掛綠荔枝的價格普遍更貴,主要還是“物以稀為貴”,種植難度大,市面售賣少。
千元一斤的荔枝是市場行為,究竟值不值得買,取決于消費者意愿。要指出的是,如今,我國荔枝品種極為豐富,早中晚熟品種日益多元,粵桂瓊不同產區各有風味,很多味道都不錯,消費者可以充分選擇,理性消費。其實,四川省合江縣有一種荔枝,2008年時也曾賣出千元以上的價格,但如今已飛入尋常百姓家,價格每斤30元。原因就在于品種普及、技術進步,種植越來越廣,產量越來越高。
按顆賣的荔枝價更高,這啟示農業從業者,要利用品牌農業的力量,打造可辨識、難復制的特色農產品。我國很多優秀農產品養在深閨人未識,不少地方有好東西卻難賣出好價錢。原因就在于,農業品牌總體多而不精、大而不強,品牌號召力有待提升。近年來,不少地方傾力培育區域公用品牌和特色農產品品牌,一些優秀者脫穎而出,品牌溢價效應明顯。這啟示各地,要順應消費趨勢,發力品牌強農,選好細分方向,提高產品檔次,解決標準化程度低、營銷方式落后等問題。
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特色化、差異化農產品消費需求快速增長。部分消費者不再熱衷排浪式消費,開始追求新奇特,有獵奇心理,有嘗鮮意愿,并愿意為此花錢。新奇特通常也意味著高價。網友們有句話叫“一分錢一分貨,一毛錢兩分貨,一塊錢三分貨”。從某種角度上看,這一說法不無道理。總體上,價格與品質正相關,但并不是簡單的加法,很多時候具備乘法效應。不少情況下,農產品品質僅翻一倍,價格卻可能漲十倍。何況,百人百味,農產品品質判定也并非一律。
不久前,農業農村部啟動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意在加快實施品牌強農戰略。要看到,打造農業品牌精品的過程,也是獲得廣大消費者認可的過程。消費者講究物有所值,精品終究要靠硬實力來說話,得讓消費者有獲得感。同時,好價格帶來高收益,也不能只被流通端的經銷商享受,要讓廣大農民也能分享。如何讓產業發展的增值收益更多惠及生產端,仍是我國農業發展亟需解決的問題,也是全面推動鄉村振興的要求。為此,要健全農業利益聯結機制,利用互聯網手段,幫助農民提高品牌運用和營銷拓展能力。
其實,能賣出超同類十倍以上價格的農產品畢竟只是極少數,產品數量和消費人群都是少數。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看,14億多人口的大國,農產品必然是百花齊放,各價位各層次的品類都要有而且也都會有。可以說,當前我國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任務,仍是面向廣大消費者提供價格合理、營養安全的優質農產品。這里的優質,是指營養價值與食品安全層面的品質,并不等同于價格的絕對高端化。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市場變化,今日的新奇特也可能變成明天的大路貨。這就對種植規模和市場前景的合理預判提出了要求,需要農戶和農產品經營者不斷探索新藍海,不盲目跟風,從拼價格到比品質,從靠資源到重內涵,讓質量更切合消費需要,不斷增強適應市場的靈活性。(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喬金亮)
(責任編輯: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