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歐元區通脹率持續攀升,歐洲央行不斷釋放采取更果斷行動遏制通脹的明確信號。伴隨歐元區利率由負轉正,一些歐洲國家面臨的債務風險也將不斷加大。這種局面下,市場普遍擔憂,歐洲債務危機是否會再度來襲。
7月1日,歐盟統計局初步數據顯示,歐元區6月份通脹率按年率計算達8.6%,再次創下歷史新高。從不同國別看,德國通脹率為8.2%,法國為6.5%,意大利為8.5%,西班牙為10%,均處于高位。此外,波羅的海三國通脹率高達20%左右。有分析指出,早在6月9日,歐洲央行就宣布從7月1日起停止凈資產購買,并計劃在7月份將歐洲關鍵利率上調25個基點,在新冠肺炎疫情和俄烏沖突等多重因素的沖擊下,遏制通脹成為歐洲最緊迫卻又最棘手的問題。
貨幣政策收緊引發了新問題。歐洲央行從2014年6月份進入負利率時代,持續多年的超低利率似乎已讓人習以為常,歐洲一些國家政府債務水平像“堰塞湖”一般處在令人擔憂的高位,歐洲央行自2015年至今還實施了多輪資產購買計劃。如今,歐元區國家債務規模已超過12萬億歐元,歐洲進入加息周期后,融資成本上升會增加高負債歐元區國家債務可持續性風險,削弱歐洲央行應對危機的能力。近期,意大利10年期國債收益率自2014年1月份以來首次突破4%,意大利和德國基準10年期國債息差擴大至2.4%,引發市場對歐洲債務危機再度來襲的擔憂。有分析認為,歐洲啟動加息后,那些債務水平高、經濟增長慢的國家發生債務危機的可能性不小。
面對投資者對歐洲應對債務危機能力的質疑,歐洲央行、歐元集團負責人紛紛出面安撫市場情緒。6月20日,歐元集團主席帕斯卡爾·多諾霍稱,當前形勢與10年前歐元區面臨的主權債務危機不一樣,現在的歐元區擁有“更強大的架構”和“共同貨幣的更深厚基礎”。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近期表示,歐洲央行7月1日啟動債券購買計劃,以應對可能發生的債務危機。拉加德稱,一旦歐元區各國債券收益率利差急劇擴大,阻礙了貨幣政策向經濟部門傳導,歐洲央行將采取行動,如有必要將開發新的工具來應對。而在一些專家看來,債券收益率上升短期內不太可能造成新的債務危機,“歐洲國家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干預政府債券市場,以防止出現新的危機。”
與債務危機相比,能源危機對歐洲的威脅更加迫在眉睫。俄烏沖突發生之前,俄羅斯每年向歐洲輸送約1500億立方米天然氣,再加上部分液化天然氣,超過歐洲大陸天然氣進口總量的40%。今年3月份以來,由于歐洲亦步亦趨地追隨美國制裁俄羅斯,引發俄在能源領域對歐反制,使得歐洲面臨的能源問題不斷惡化,短期內看不到迅速解決的可能。歐洲能源被“卡脖子”,勢必進一步推升通脹。數據顯示,6月份歐元區能源價格同比上漲41.9%,成為推升當月通脹的主要因素。
分析認為,這種局面如果遲遲無法改觀,再疊加疫情、糧食、供應鏈以及美國收緊貨幣政策等因素影響,歐洲經濟將面臨衰退,并引起連鎖反應。屆時,歐洲再次發生債務危機的可能性恐怕會大幅提升。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連俊)
(責任編輯:王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