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湖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應勇: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

2021年12月22日 05:15   來源:經濟日報   本報記者 張曙紅 董慶森 柳 潔

  12月20日,經濟日報推出長篇調研《宜昌蝶變》,濃墨重彩呈現了宜昌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實踐,在湖北引發積極反響。立足新時代,踏上新征程,湖北將如何踐行習近平經濟思想,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記者就相關話題專訪了湖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應勇。

  記者: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經濟思想方面,湖北有何經驗和體會?

  應勇:習近平經濟思想是做好新時代經濟工作的根本遵循和科學指南,為湖北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金鑰匙”。我們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謀定后動、謀定快動,創造性推進工作,用改革的辦法攻堅克難,以實際行動抓好貫徹落實。

  一是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勇擔總書記賦予湖北的重要使命。始終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充分發揮經濟大省、科教大省、生態大省、農業大省優勢,錨定“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目標定位,加快打造全國重要增長極,建設美麗湖北、實現綠色崛起。

  二是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疫后重振和高質量發展。克服疫情帶來的沖擊,以“拼、搶、實”的狀態和作風,實施“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的區域發展布局,構建先進制造業主導、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現代服務業驅動的現代產業體系,搭建科技強省“四梁八柱”,推進縣域經濟和農業產業化取得實質性突破,制定實施省域治理現代化政策體系,持續打造“政治生態好、用人導向正、干部作風實、發展環境優”的省份。

  三是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打造國內大循環重要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鏈接。湖北處于我國經濟菱形結構的幾何中心。我們以長江中游城市群協同發展為契機,以打造武漢城市圈升級版為引擎,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當好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加速資源要素集聚,加快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前三季度,湖北省GDP增長18.7%,經濟運行呈現全面恢復、快速增長、質效提升、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

  記者:從我們在宜昌調研的情況看,湖北遵照總書記的囑托,深入推進長江大保護,加快生態修復和綠色轉型,效果顯著。這方面有哪些經驗?

  應勇:湖北是長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三峽庫壩區所在地,肩負著確保“一庫清水北送、一江清水東流”的重要使命。近年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扛起生態大省的政治責任,讓美麗湖北、綠色崛起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底色。

  堅定不移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堅持三江同治、河湖共治、流域齊治,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構建全方位保護、全流域修復、全社會參與的長江生態共同體。把治水當作湖北天大的事來抓,堅決落實長江“十年禁漁”,推進實施長江大保護“6+4”攻堅提升行動,累計“關改搬轉”沿江化工企業417家。

  堅定不移加快全面綠色轉型。加快產業結構、能源結構調整,打造多式聯運的集疏運體系,推進土地集約節約利用,全力推進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落實能耗“雙控”要求,加強“兩高”項目精細化管理。“十三五”時期,湖北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18%。

  堅定不移拓寬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堅持把生態環境作為新舊產業迭代、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變量,變生態要素為生產要素、生態財富為經濟財富、生態優勢為發展優勢,建立協同、安全、韌性的現代產業體系。用好全國碳市場交易注冊登記結算系統,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不斷提升綠水青山“顏值”、實現金山銀山“價值”。

  記者:作為科教大省,湖北如何發揮科技資源比較優勢,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發展?

  應勇:去年以來,我們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強國建設的重要論述,以創建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和湖北東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為引領,突出重點、夯基壘臺、厚植優勢,持續筑牢“四梁八柱”。優化區域創新布局。加強武漢城市圈和“兩翼”城市群創新協同協作,著力構建“一主引領、一廊融通、兩翼聯動、多點支撐”的區域協同創新態勢。強化創新平臺支撐。加快以東湖科學城為核心區域的光谷科創大走廊建設,與國家部委共建7個湖北實驗室,不斷增強創新策源功能。改革創新體制機制。完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揭榜掛帥”制,推動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融通發展,引導科研主體面向重要領域“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展開攻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圍繞“51020”現代產業集群部署創新鏈,以科技賦能產業轉型升級,以創新穩鏈、補鏈、強鏈。營造良好創新環境。打造熱帶雨林式科技創新生態,促進各類創新主體蓬勃生長、創新人才“鋪天蓋地”、創新要素加速流動。

  記者:在基層調研中我們感到,湖北省委對發展縣域經濟高度重視。這是出于怎樣的考慮?

  應勇: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湖北最大的實際,縣域經濟不強是湖北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短板,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是制約農業現代化和全域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我們把加快縣域經濟和農業產業化突破性發展,作為夯實全域協同發展的基石,筑牢打造全國重要增長極的底座。

  縣域強則全域強,縣域興則湖北興。我們把富民強縣作為實施“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區域發展布局的重要舉措,推動縣域與武漢城市圈和“兩翼”城市群融合發展,深度融入城市群的產業鏈、供應鏈、資本鏈、人才鏈、創新鏈,形成一體化發展格局。我們著力推動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推進縣域人口集中、產業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約,提升縣城功能品質,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大力實施百強進位、百強沖刺、百強儲備“三百工程”,7個縣市進入全國百強。深化擴權賦能強縣改革,在干部任用、資金獎補、發展考核等方面打出一套激勵組合拳,營造縣域經濟百舸爭流的發展局面。

  加快推動湖北由農業大省向農業產業強省跨越。我們樹立大抓產業、抓大產業的理念,推進新興產業“無中生有”、傳統產業“有中生優”、優勢產業“優中做強”,打造“一縣一品”“一業一品”,把農產品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實施農業產業化“十百千萬”工程,全省重點建設10條農業產業鏈,推動農業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建立健全廣大農戶深度參與的利益聯結機制,以農業農村的現代化抬高全域高質量發展的底板。

  記者:去年以來,經歷了嚴重疫情等重大考驗,湖北如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補齊治理短板,兜牢民生底線?

  應勇:近年來,我們堅持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民心作為最大的政治,不斷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積極應對嚴重疫情、汛情帶來的“加試題”考驗,圓滿完成剩余5.8萬貧困人口脫貧任務,確保底線不破、后墻不倒,做到質量更高、成色更好。做好返貧監測,加強幫扶政策統籌、機制統籌、資源統籌、力量統籌,確保“脫貧不返貧、振興不掉隊”。全力兜牢民生“保障網”。民生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始終保持在75%左右。特別是去年疫情發生后,我們全力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大力壓減公用經費和一般性支出,優先保障基本民生,兜牢了民生底線。全力補齊基層治理短板。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的重要指示精神,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出臺了“1+1+11”政策體系,著力打造疾控體系改革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湖北樣板”。加強黨建引領的基層社會治理,推進省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力做好安全穩定工作。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毫不放松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全力防范化解疫后綜合征。持續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湖北、平安湖北。

  記者:今年4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給湖北發展帶來了新機遇。湖北將如何貫徹落實《意見》精神,率先在中部地區實現綠色崛起?

  應勇: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意見》特別強調“中部地區特別是湖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民生改善需要作出更大努力”。湖北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湖北“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的歷史使命,搶抓歷史機遇,抓好《意見》貫徹落實,力爭率先在中部地區實現綠色崛起,打造全國重要增長極。

  概括來講,就是發揮“六大優勢”、增強“六大功能”、實現“六大目標”。一是發揮科教大省優勢,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二是發揮產業基礎雄厚優勢,增強高端產業引領功能,打造全國重要先進制造業基地。三是發揮中心城市支撐引領優勢,增強輻射帶動功能,打造中部區域協調發展示范區。四是發揮生態大省優勢,增強生態承載功能,打造中部綠色崛起先行區。五是發揮區位交通和市場空間優勢,增強交通樞紐和市場樞紐功能,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六是發揮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優勢,增強公共服務供給功能,打造中部省域治理樣板區。(經濟日報記者 張曙紅 董慶森 柳 潔)

(責任編輯:馮虎)

湖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應勇: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

2021-12-22 05:15 來源:經濟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免费久久成年大A,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亚洲日韩一中文字暮AV | 亚洲AV有码在线天堂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怮 | 亚洲水中色Av综合在线 | 在线āv视频国产免费网站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动态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