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專業信息服務提供商科睿唯安發布2021年度“高被引科學家”名單,來自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602人次入選;中國內地935人次入選,占比14.2%,排名全球第二。這個數字反映出一個良好趨勢:中國有重要學術影響力的頂尖科學家越來越多了。
為何說“高被引科學家”是頂尖科學家呢?科學家發表論文,并被數據庫收集,其他學者寫作時檢索數據庫信息,引用這篇論文。這些被引用的論文是“被引文獻”,其作者就是“被引科學家”。如果一個科學家的論文被人引用次數很多,他就是“高被引科學家”。能進入年度榜單的“高被引科學家”都是科學家中的佼佼者,意味著過去10年間其論文被引頻次位于同學科、同發表年份的前1%,在其研究領域具有世界級影響力。
看看前幾年的“高被引科學家”榜單。2018年,中國內地482人次入榜,占比7.9%,排名全球第三;2019年,中國內地636人次進榜,占比10.2%,取代英國成為全球第二;2020年,中國內地770人次上榜,占比12.1%,再次排名第二。從這些數據看,中國“高被引科學家”人次近幾年穩步增長,且漲幅驚人。
“高被引科學家”年年高,反映了中國科研實力的增強。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科學研究范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學科交叉融合不斷發展,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加速滲透融合。中國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必須在世界各國的人才競爭、教育競爭中脫穎而出。根深葉茂,本固枝榮。經過多年努力,我國科技整體水平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科技頂尖人才有了乘勢而上、大展宏圖的發展空間。“高被引科學家”年年高,是中國科技整體實力提升后的必然表現,是值得高興和慶祝的喜事。
“高被引科學家”年年高,昭示了中國科研進步的潛力。
“高被引科學家”榜單中,中國排名第二,第一名是多年來居首的美國。2021年度名單中,美國共有2622人次入選,占名單總數的39.7%。“高被引科學家”四成在美國,說明美國仍然是世界頭號科研強國。中國14.2%的占比,與自己過去比進步巨大,但與美國相比,依然存在不小的進步空間。我們有世界最大規模的高等教育體系,有穩居世界第一的研發人員總量,科研領域的后備人才和基礎人才充足,而頂尖科技人才占比尚不能與之相稱。這幾年“高被引科學家”年年高,說明中國科研進步潛力十足,未來更值得努力和期待。
我國正在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而高水平的自立自強,需要高水平的科技人才。期待中國繼續保持“高被引科學家”年年高的增長勢頭,早日建成全球人才高地。(佘惠敏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