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里,諾貝爾獎的三大科學獎項次第公布。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授予發現了人體感知溫度、壓力及疼痛的分子機制的2位科學家,物理獎授予在理解復雜物理系統方面有開創性貢獻的3位科學家,化學獎授予對有機小分子不對稱催化作出重要貢獻的2位科學家。
在向公眾科普相關獲獎項目的同時,不少科技工作者也感到遺憾,因為今年的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中,又沒有中國科學家的身影。筆者認為,要以平常心看待。
諾貝爾科學獎有標志性。
自1901年首次頒獎以來,120年中,諾貝爾科學獎作為全世界公認的自然科學領域最高榮譽獎,表彰了數百位在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上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幾乎囊括了20世紀以來最具原創性的重大成果和突破性進展,代表了現代科學研究的主要趨勢。
看重諾貝爾科學獎,期待更多中國人獲獎,這是好事,能讓我們更關注基礎研究和原創成果,推動中國科技向著更高處發展。但要讓中國人成為諾貝爾科學獎領獎臺上的常客,首先要正視差距,構建更好的科研軟環境,營造更好的創新文化氛圍,讓更多熱愛科學的高素質人才可以安心從事基礎研究。
諾貝爾科學獎有滯后性。
在目前諾貝爾獎的自然科學獎項中,獲獎的中國本土科學家僅有屠呦呦1人。此外,獲獎的華裔科學家還有8人,其中楊振寧已放棄美國國籍轉為中國公民。也就是說,目前中國籍的諾貝爾獎科學家僅有2人。
有人拿日本做對比:日本政府曾經在本世紀初制定過50年拿30個諾貝爾科學獎的計劃,至今21年中,日本已經有20位獲得者。即便排除其中3位獲獎時已入籍美國的科學家,也有17人。
同為亞洲人,為何日本的諾貝爾獎科學家比中國多這么多?這其實是獎項滯后性和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學術基礎薄弱這兩方面因素疊加造成的。諾貝爾科學獎具有明顯滯后性,獲獎項目通常都是科學家們在幾十年前取得的成果。本世紀日本獲得眾多諾貝爾科學獎的技術源頭,多來自其經濟高速發展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學術研究是需要大量投入的,發展中國家學術基礎薄弱。中國科研經費大幅度提高和科研產出爆發,都是近些年的事情,要像日本那樣成為諾貝爾科學獎常客,恐怕需要靜待花開。
諾貝爾科學獎有局限性。
諾貝爾科學獎也有給錯的時候,而且并不罕見。最出名的失誤是1949年獲獎的前額葉切除術,這種手術被用于治療精神疾病,造成數十萬人不幸傷亡后,被各國禁止。諾貝爾科學獎的局限性還體現在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上,獲獎者主要是“穿實驗室白大褂的老白人男士”,有色人種和女性科學家獲獎比例太低,與科研界現狀不符。
總之,對待諾貝爾科學獎,我們既不能不屑一顧、狂妄自大,也不能膜拜迷信、無限拔高,而是要有吸收、有鑒別,以科學態度評價它,用科學規律認識它,用平和、超脫的心態看待它,努力促進諾貝爾獎級別的重大原創性成果的產出,讓中國科技事業行穩致遠。(佘惠敏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