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價格屢創新高,讓煤炭企業迎來了“煤飛色舞”的日子。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利潤總額2068.8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13.8%。
煤企樂開了花,火電企業卻有苦難言。煤價不斷上漲,但電價原地不動,這給火電企業帶來了大面積嚴重虧損,再加上部分企業機組因秋季檢修而停機,由此引發了局部地區電力供應緊張局面。
類似這樣的“煤電博弈”由來已久,其背后實際反映的是煤炭供需關系的角力,而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保障煤炭安全穩定供應。
眾所周知,我國煤炭市場化改革開啟于上世紀90年代,目前市場化機制已基本確立,而電力市場化改革尚在進行中。為了避免可能產生的錯配,有必要通過創新制度設計,將這兩個行業的協作關系穩定下來,在此背景下,煤炭中長期合同機制應運而生。
所謂煤炭中長期合同,是指由供需雙方簽訂的期限明確、量價齊全、經鐵路運力銜接的煤炭購銷合同,執行“基準價+浮動價”的價格機制。這一制度自2017年設立以來,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健全,得到供需雙方認可。從國家發展改革委運行局監測數據看,近年來煤炭中長期合同簽約履約率在穩步提升,生產運輸消費環節銜接更加順暢高效,對于推動上下游行業持續健康發展、促進煤炭市場供需平衡,發揮了積極作用。
為了更好地發揮中長期合同在穩定市場方面的作用,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國鐵集團聯合煤炭、電力、鋼鐵、港口及地方交易中心等35家煤炭上下游優勢企業發起成立了全國煤炭交易中心。作為煤炭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的重要基礎設施,該中心著力打造成為煤炭交易實現中心、價格發現中心、供應鏈服務中心和監測預警中心。目前,煤炭中長期合同全部進入交易中心平臺匯總確認。從平臺數據看,今年煤炭中長期合同整體執行率已超過九成。
今年以來,煤炭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而保障發電供熱的煤炭能否可靠穩定供應,事關經濟平穩運行和廣大群眾切身利益。基于這一實際,推動發電供熱用煤中長期合同全覆蓋,對其用煤實行百分之百全面保障,就是兜住了民生剛需用煤的底線,可謂意義重大。值得一提的是,9月25日,多家國內主要煤企、東北地區重點發電供熱企業已在京集中簽約,東北三省率先實現了發電供熱用煤中長期合同全覆蓋。
從全國看,推動發電供熱用煤中長期合同全覆蓋,可提前鎖定煤炭資源和價格,可有效平抑煤價的大幅波動,降低民生用煤的成本,有利于煤炭市場的平穩運行。同時,此舉也將降低用煤企業運營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部分發電供熱企業虧損的局面。值得一提的是,在用煤高峰期,借助中長期合同的全覆蓋,可以有效避免市場盲目搶購、哄抬物價、囤積居奇等行為,幫助發電供熱企業解決用煤的后顧之憂。
更重要的是,推動發電供熱用煤中長期合同全覆蓋,可以有效調整煤炭供應結構和流向,促進形成穩固的煤炭消費格局,對于穩定社會預期、增強市場信心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預見的是,中長期合同在穩定煤炭價格波動和供需關系方面將發揮重要的“壓艙石”作用,或將改寫“煤電博弈”的格局。(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顧陽)
(責任編輯:王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