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部分發達經濟體數據有所改善,一些主要國際機構最新預測報告也看好經濟復蘇前景,在此局面下,部分專業人士已經開始探討疫情拐點后的全球經濟走向。不過,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勢頭并未被遏制,而部分國家又醉心于操弄病毒溯源問題政治化的把戲,疫情對全球經濟復蘇的威脅恐怕遠未消退。
5月25日,被業內視作德國經濟發展風向標的伊弗商業景氣指數顯示,德國5月份商業景氣指數環比顯著上升,從4月的96.6點升至99.2點。27日,德國市場研究機構捷孚凱報告指出,德國6月消費者信心先行指數環比上升。美國商務部5月27日公布修正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按年率計算增長6.4%,與初次數據持平。世界貿易組織(WTO)5月28日發布最新一期《貨物貿易晴雨表》認為,全球貨物貿易繼續復蘇,貿易擴張的步伐正在加快。
改善向好的數據鼓舞了市場信心。有分析指出,隨著新冠疫苗接種取得進展,放松限制措施變得可能,這有助于提振關于經濟增長的樂觀情緒,也反映出部分發達經濟體的經濟正在加速恢復。一些較為樂觀的分析預計,隨著疫苗注射的加快以及疫情防控的強化,新興市場國家將會加快復工復產。
不過,3月底以來在印度暴發的新一輪疫情來勢洶洶,正向周邊國家滲透蔓延。截至北京時間5月31日6時30分左右,全球單日新增確診病例411010例,新增死亡病例8653例;美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10212例,累計死亡病例已接近61萬例。
從不同角度審視,疫情的影響沖擊仍在持續。
首先,變異毒株的出現增加了防控難度。5月29日,越南宣布該國發現新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它是此前在英國和印度發現的變異毒株混合體。據越南衛生部介紹,這種變異毒株混合體“非常危險”,傳播性極強,能在空氣中迅速傳播。越南出現的新情況,反映出病毒在持續傳播中進一步變異的風險仍在增加,更大大增加了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防控難度。
其次,疫情對產業鏈的影響沖擊并未停止。如在發現變異毒株的越南,4月底以來在河內市、胡志明市、峴港市等主要城市出現多個本土病例,北部北江省某工業園內更是發生大規模感染新冠病毒事件,對生產造成嚴重影響。這一輪疫情發生以來,尤其對南亞、東南亞地區工業和經濟造成較大沖擊,對供應鏈產業鏈的影響還在持續發酵。
此外,個別國家對合作抗疫不太上心,卻醉心于將疫情溯源問題政治化。不久前,美國總統拜登下令情報部門調查確定新冠病毒是否來自實驗室事故,一些美國媒體隨之推波助瀾,援引不可信消息源鼓噪對中國進行再調查。分析認為,拜登政府重拾病毒溯源問題,耍弄的依舊是政治炒作、抹黑甩鍋的老把戲。這不僅無助于迫在眉睫的全球抗疫合作,更會讓美國忽視新一輪疫情可能帶來的沖擊和危害,進而對世界經濟復蘇帶來持續的不利影響。(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連 俊)
(責任編輯: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