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質量發展不只是一個經濟要求,而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總要求;不是只對經濟發達地區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區發展都必須貫徹的要求;不是一時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須長期堅持的要求。各地區要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揚長補短,走出適合本地區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這體現了總書記為各地區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充分發揮各方面優勢,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的精準指導。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一場關系全局的深刻變革,首先是思想觀念的深刻變革。觀念是行動的先導,思想是實踐的指南。作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指揮棒、引領未來發展的指南針,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是內在統一的,高質量發展就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堅持系統觀念,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對于長久困于“山重水復”的上海金山區來說,提出打造“上海灣區”城市品牌,就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破局之舉,就是“柳暗花明”的曙光一線,更是用活新發展理念,在地方基層率先突破、率先成勢的生動實踐。
越是面對挑戰,我們越是要遵循歷史前進邏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呼應人民群眾期待,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上海金山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瞄準目標勇追趕,自我加壓求超越,時刻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要求,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這個主題,與時俱進審視理念思路、部署措施和狀態作風,同時增強內生動力,敏銳把握構建新發展格局帶來的重大機遇,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努力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善治病者,必醫其受病之處;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貫徹新發展理念,需要堅持問題導向,需要認清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需要準確辨識當地面臨的突出矛盾,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想辦法,相機抉擇,開準藥方,才能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上海金山區意識到,金山基礎弱、底子薄,要闖出一條符合本地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必須要在創新上下更大功夫、想更多辦法、出更多成果。他們在思路上,不拘泥于郊區概念,而是面向廣闊的長三角;在理念上,不困守于老舊化工等傳統產業,而是創造更多新產業新動能;在視野上,不局限于一時一地,而是面向世界灣區發展總態勢。他們優化創新生態環境,“無”中生“有”發展無人機、碳纖維、新一代顯示屏等產業,推進創新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打好重點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推動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向鄉村、向人才集聚,充分激發新活力。
“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對于后發地區來說,必須善于運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短板思維、兩點論,善于辯證地思考并比較歷史的和現實的發展經驗,善于把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工作放到局部與全局、眼前與長遠、國內與國外、歷史與現實的大形勢、大趨勢和歷史經驗之中去考慮、去研究,善于在謀劃和推進改革發展中,解決整體性、全局性問題,善于用廣闊視野發現短板,學會從“最短處”發力,力量用在關鍵處,才能重點突破帶動全局,充分挖掘發展潛力,增強發展后勁。具體到上海金山區,對標國際灣區發展動向、謀劃“上海灣區”品牌建設,在找短板、補短板的過程中,著力做到三個“勢”。
首先要在動能轉換中善于做勢,提出打造“上海灣區”城市品牌是新事物大戰略,在推進之際,新舉措必須環環相扣,把戰略任務化、任務項目化、項目責任化,拿出有棱有角的策略,既符合當地實際,又順應群眾需求,還要在“闖”和“創”上下功夫,打破陳規,讓新理念新品牌盡快生根發芽。
其次要在資源整合中善于借勢。要善于借助“上海灣區”城市品牌,調動多方面資源。在這一進程中,作為領導干部要具備真正的擔當,敢于直面矛盾、破解難題,多設“路標”,少設“路障”,多踩“油門”,少踩“剎車”,這樣才能調動各個層級的積極性,從而讓“上海灣區”城市品牌建設步入良性運轉的軌道。
第三是要在久久為功中善于成勢。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打造“上海灣區”城市品牌也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因此,要真正見到實效,就必須保持戰略定力,專心致志方能久久為功。此時此際,必須時刻保持“橫下一條心、鉚足一股勁,一年接著一年干、一棒接著一棒跑”的精氣神。有定力,尤其是戰略上的定力,才能勇于多下“笨功夫”,才能在打基礎上甘于多坐“冷板凳”,才能體現不凡功力,才能做得成大事、啃得下“硬骨頭”。
風勁潮涌千帆競,百舸爭流奮楫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上海要解放思想、勇于突破、當好標桿,對照最高標準、查找短板弱項,大膽試、大膽闖。擲地有聲的話語,是期望更是激勵。期待上海金山區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努力干成一番新事業、創出一片新藍海,闖出一條灣區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經濟日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