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水”比例和諧的投融資環境,是股指走出“慢牛”所依靠的關鍵力量,偏頗任何一方都不利于資本市場長遠、健康發展。為此,必須盡快優化A股投融資結構,科學合理安排證券和資金供給。
最近,保險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產最高可至公司總資產45%的新聞備受關注,多數人對此解讀為對A股利好。不過,有兩則背景信息不容忽視。一是舊規則下,險資配置權益資產占比30%的“額度”根本用不完,目前這一比例為20%左右;二是今年的新基金發行數量和規模創下歷史新高,目前公募基金資管規模已突破18萬億元。
一邊是市場看似并不缺錢,另一邊是險資持股“彈藥”用不完,為何還要使勁鼓勵險資入市?回答這個問題,先要弄清楚A股市場的投融資結構,保險資金與其他資金的區別,以及股指走出“慢牛”所依靠的力量。
在我國資本市場創立30年歷史中,有一個獨特的“面水”規律始終影響著股指走勢。如果說在融資端,以新發股票為代表的直接融資是“面粉”,那么在投資端,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各路財富管理產品就好比是“水”。在目前以散戶為主的交易格局下,每當股市疲軟、指數走低時,新股發行節奏減緩甚至暫停,市場開門“放水”、新基金發行提速,推動股指向上及投資信心回暖;反之,會擰緊新基金發行“閥門”,加快IPO步伐,股指降溫、投資趨于理性。
如此“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確實在穩定股指和市場信心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但局限性也很明顯。
受到A股自身投資者結構及基金持有人散戶占比多的因素影響,公募基金等資管產品帶來的“水”具有交易短期化、申贖頻率快等特征。以股市為代表的直接融資市場缺少長期資金配置,容易波動劇烈、局部定價扭曲。注重整體資產負債風險匹配的保險公司、社保基金、養老金等,在面對收益波動較大的股票資產時,往往“有額度,有資金,但不愿買太多”。市場缺少“長錢”,又反過來影響融資功能的發揮,容易帶來市場“牛短熊長”。
更不利的情況是“面水”失衡,即投融資完全不匹配。歷史上,在很多公募基金發行規模較高的年份,A股主要股指仍未有明顯突破,市場始終在喊“缺水”。“水”的總量其實并不缺,也未流出市場。少部分“水”流入眾目所向的IPO渠道,多數資金流向增發股票、可轉債、配股等再融資渠道。這些看似成本低廉的再融資工具,讓不少已上市公司忽視了與龐大再融資額相匹配的契約精神和社會責任。被低估的再融資“耗水”情況,稀釋了入市資金,減緩了股指上揚步伐,短期內讓股市的投融資“天秤”難以平衡,這反映出A股市場的融資結構仍有很大優化空間。
成熟資本市場的財富效應經驗表明,若“長錢”多,證券供給合理,股指多數慢漲慢跌,投資者可賺基本面的慢錢,即主要是賺上市公司發展的紅利;反之,若“短錢”多,證券供給失衡,股指急漲急跌,主要是賺買賣股票的價差紅利,這實際上是零和游戲。因此,“面水”比例和諧的投融資環境,是股指走出“慢牛”所依靠的關鍵力量,偏頗任何一方都不利于資本市場長遠、健康發展。
為此,必須盡快優化A股投融資結構,科學合理安排證券和資金供給。一方面,改變長期以來“重融資、輕投資”的不良傾向,積極構建與居民存款結構、百姓財富管理需求相匹配的直接融資制度。通過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優化交易制度,豐富財富管理產品,健全新股發行制度和再融資制度,吸引更多“長錢”留下來、敢配置、能賺錢。另一方面,在全市場倡導長期價值投資風格,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亂象,繼續推動金融開放,培育和吸引更多手握“長錢”的機構投資者入場,為股指長期走強奠定堅實基礎,這也是監管部門提高險資投資權益類資產占比的良苦用心。(經濟日報記者 周琳)
(責任編輯: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