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2020年12月06日 13:59   來源:人民日報   

  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污染防治力度不斷加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在相關領域國際專業人士看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巨大成就,持續推進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力量。

  從藍藻暴發到安全用水,以治理促進可持續發展

  讓—弗朗索瓦·唐澤爾的辦公室里,他2016年獲得的中國政府友誼獎獎牌十分醒目。作為流域組織國際網常設技術秘書處秘書長、法國水管理專家,唐澤爾深入參與了中法河流合作治理項目,見證了中國從本世紀初至現在的水資源治理進程。“我看到中國政府和人民加強生態環境修復保護的決心和取得的斐然成果。中國不僅將水資源治理作為可持續發展事業的優先事項,也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早在本世紀初,作為法國水資源國際辦公室主任,唐澤爾便受邀參加黃河國際論壇等大型水資源治理論壇,與中國結下不解之緣。2009年,法國生態、可持續發展和能源部與中國水利部共同簽署了《關于水資源領域的合作協議》,選定海河流域作為試點開展合作,唐澤爾是法方團隊成員之一。2011年,中法海河流域水資源綜合管理項目正式啟動。

  “第一次去海河流域考察時正值夏天,由于藍藻暴發,水面都是綠色的,有些河段甚至是綠色油漆狀,已經無法再作為飲用水源使用。”唐澤爾回憶說,那時海河流經區域普遍存在地表水枯竭、地下水超采、水污染等問題,法中雙方團隊進行充分商討后,決定借鑒巴黎河流藻類治理經驗,構建了藍藻暴發預測模型,整合形成一套適合流域特點的水生態修復技術,為成功應對北方水庫藍藻暴發提供了技術支持。

  如今,該項目已順利完成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合作,第三階段合作也進入了延長期,將開展灤河診斷、規劃技術與方法指南編制、引灤水資源保護行動計劃、水資源預警機制等工作。

  近些年來,唐澤爾幾乎每年都會到訪中國一到兩次,每年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中國政府這些年來加大資金、技術和人力等方面投入,無論在河流水域修復治理、水源地保護,還是在城市水體治理、節水宣傳等方面,都付出巨大努力,取得顯著成效。不僅有效防范水體污染、提高水環境管理效率,也為人們提供了更加安全的用水環境。”

  唐澤爾認為,中國的水資源治理經驗對其他國家具有借鑒意義。“例如中國在流域生態治理過程中實施的河長制,讓河流有了自己的守護人,提高了治理力度和效率,是中國復雜水環境這一大背景下的制度創新,具有參考價值。”唐澤爾注意到,中國與其他國家在水資源治理領域開展了良好合作,除中法間合作項目外,還有中歐水資源交流平臺、中德重大水專項合作項目等,以不同形式助力全球水資源可持續發展進程。

  “中國是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如此重視水資源治理和保護,其意義是世界性的。我相信,隨著相關政策在更廣范圍內得到落實,中國將成為全球水資源治理領域更重要的參與者和引領者。”唐澤爾說。

  從黃沙蔽日到林海涌動,以行動詮釋綠色發展理念

  經過當地人民多年的艱苦奮斗,素有“死亡之海”之稱的庫布其沙漠得到了有效治理,昔日“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塞罕壩沙地變為世界最大的人工森林,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讓鄉村變得潔凈、美麗……在這些地方實地考察后,蒙古國科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中國室主任旭日夫對中國生態文明建設中創造的一個又一個奇跡由衷贊嘆。

  去年,旭日夫就“中國生態文明建設”課題,隨團走訪了中國內蒙古、河北、浙江等地。在河北塞罕壩林場,他走進茫茫人工林海,深受震撼。“在極其惡劣的自然條件和生態環境下,三代塞罕壩人用50多年時間建成了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林,創造了沙漠變綠洲的綠色奇跡。”旭日夫感慨地說,中國人民讓荒原變林海,是在用實際行動詮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

  監測結果顯示,自2004年以來,中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連續3個監測期保持“雙減少”,荒漠化土地面積由上世紀末的年均擴展1.04萬平方公里轉為目前的年均縮減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積由上世紀末的年均擴展3436平方公里變為目前的年均縮減1980平方公里。與2009年相比,目前全國沙化土地面積凈減少9902平方公里。在旭日夫看來,中國的許多環保項目對蒙古國環境產生了積極影響,“例如中國三北防護林工程就成功減少了跨境沙塵暴”。

  “鑒于地理位置相近、氣候條件相似,塞罕壩從荒漠變森林的經驗對蒙古國很有借鑒意義。”旭日夫對中國生態環境保護政策研究深入。中國“十三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中國共產黨十九屆五中全會又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目標。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荒漠化防治交流與合作日益增強,中國荒漠化防治先進技術、治理模式得到推廣。“中國在推動綠色發展的過程中總結了許多寶貴經驗,為包括蒙古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綠色發展樹立起良好榜樣。”旭日夫說。

  從少有藍天到空氣清新,以科學力量守護藍天白云

  從1982年首次訪華開始,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秋元肇至今已到訪中國百余次。他對本報記者表示,前些年,北京的冬天很少能見到藍天,最近幾年,冬天的北京藍天頻現,空氣清新,霧霾天氣顯著減少,“中國生態建設取得巨大成就”。

  作為知名的空氣污染問題專家,秋元肇對中國大氣狀況的持續改善感觸良多。“中國政府在聽取環保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出符合中國實際情況的政策和措施,中國民眾也積極參與其中,使生態環境大幅改善。”最近幾年,中國積極致力于發展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盡可能減少煤炭等化石燃料使用,積極推廣使用電動汽車,“這些舉措對于改善大氣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在秋元肇看來,中國積極參考歐美和日本相關領域的學術成果和相關經驗,充分吸納中國各領域專家學者的大量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議,因此中國生態保護政策立足科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在清華大學交流期間,他發現相關研究人員在深入了解大氣問題的基礎理論之后,提出了很多具有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被生態環境部的相關政策所吸收。“正因源自理論、立足實踐,這些政策建議對當下有用,而且面向未來。”讓秋元肇深感自豪的是,他的基礎研究成果“也為中國治理空氣污染作出了自己的貢獻”,而且他的中國學生們積極活躍在中國大氣治理領域。

  秋元肇說,人類都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在面對大氣污染和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時,各國應攜手共對。“日中兩國在節能環保領域合作前景廣闊,其中科技交流是不可或缺的。希望今后相互學習,不斷推進我們之間的合作,讓我們的地球更美好。”

  (本報北京、巴黎、烏蘭巴托、東京12月5日電)

(責任編輯:苗蘇)

“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2020-12-06 13:59 來源:人民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免费久久成年大A,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久久国产综合91 | 亚洲七七久久影院 | 日本永久免费大片 | 中文字幕乱在线伦视频高濑 | 亚洲欧美成aw人在线 | 九九精品国产99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