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8日召開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對加強黃河治理保護、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作出重大部署。一年來,各級司法機關積極探索構建流域司法機制,優化司法資源配置,強化工作協調聯動,促進糾紛多元化解,推進流域司法體系和司法能力現代化,全方位提升服務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質效。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對于促進沿黃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各級司法機關要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增強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司法服務與保障的責任擔當。
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法律服務職能,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公正高效的司法服務與保障。
嚴格落實責任,加強黃河生態系統整體保護。要堅持最嚴法治觀,依法懲處污染環境、非法采礦、盜伐濫伐林木、非法捕撈水產品等犯罪行為,嚴厲懲治環境監管失職犯罪。加強對行政機關不履行環境違法違規行為查處職責案件的審理,監督支持行政機關依法落實流域監管責任。堅持損害擔責、全面賠償原則,依法追究環境污染、生態破壞者的法律責任,鼓勵支持生產要素向防沙治沙等生態環境保護方向聚集,促進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提升黃河上游水源涵養能力,加強下游濕地生態系統保護,提高生物多樣性。
注重分類施策,因地制宜發揮司法功能。要充分考慮黃河上中下游差異,結合各地實際和區域特點,針對不同司法需求妥善審理相關案件。注重加強對上中游地區和下游灘區防洪、飲水、生態安全的司法保障,提高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創造良好生態產品,提高經濟承載能力,持續改善民生。
加強治理修復,保障黃河生態環境治理。要堅持保護優先、注重修復的司法理念,守住生態保護紅線,促進生態環境修復和自然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創新司法運行模式,充分發揮環境保護禁止令的作用,立足不同環境要素的修復要求,探索多元化生態修復方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流域生態環境治理格局。
另一方面,要構建流域司法機制,形成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合力。
完善案件集中管轄,拓展流域司法協作。要總結環境資源、知識產權、涉外等審判跨區劃集中管轄的實踐經驗,堅持改革創新,構建契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需要的案件集中管轄機制。加強流域內集中管轄法院內部以及集中管轄和非集中管轄法院之間的協同審判機制。立足流域內生態環境治理需要,構建沿黃河9省區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司法協作機制。構建黃河流域常態化司法協作機制,加強流域內各地方法院之間在立案、審判、執行方面的工作協調對接。推進跨域立案訴訟服務改革,推動流域內各地方法院之間訴訟事項跨區域遠程辦理、跨層級聯動辦理。
暢通信息共享渠道,促進糾紛多元化解。要加強智慧司法體系建設,加強黃河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各地方司法系統間的互聯互通,運用區塊鏈技術,實現流域內各地方司法信息資源共享,提升司法質效。堅持線上線下結合,暢通黃河流域立體化司法服務渠道,充分發揮司法大數據作用,深化執行管理、聯合懲戒,加快建設“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高效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推進部門協調聯動,深化社會公眾參與。要主動融入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黃河流域社會治理體系。圍繞司法執行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與有關部門溝通,提出司法建議,推動形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合力。拓寬公眾參與司法的途徑,暢通訴訟渠道,堅持專業司法與公眾參與相結合,組建專家庫,在評估、鑒定、修復方案確定等事項中充分發揮專家作用。(本文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作者: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孔梁成)
(責任編輯: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