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7月11日電 題:目擊洞庭抗洪“風向標”挺過第一波攻擊
新華社記者蘇曉洲 袁汝婷 蔡瀟瀟
“水又退了1厘米!”10日深夜到11日黎明,每隔一段時間,湖南省常德市安鄉縣松虎洪道大堤上,就有人奔走相告。
只有親身經歷10晝夜洪水水位連續突破“警戒”“超警戒”“保證”三大關口的人,才能真切體會每一厘米水位下降帶來的喜悅。7月初以來,素有長江和洞庭湖抗洪“風向標”之稱的安鄉縣,在頂住了長江高水位“頂托”、澧水和沅江洪峰“突襲”、暴雨撕裂天幕“傾瀉”之后,終于迎來水位階段性回落,頂住了今年洪水的第一波攻擊。
“洪水走廊”上“三水碰頭”
北連長江、西接澧水、南通洞庭湖的安鄉縣,是長江中游名副其實的“洪水走廊”。
記者10日晚至11日晨在安鄉縣防汛一線大堤上看到,堤外洞庭湖、澧水、長江洪道洪水水面,高出大堤內村莊、城鎮足足有七八米。洞庭湖浩渺煙波間,錨泊的大輪船都成了渺小的黑點。滔滔洪水與低垂的雨云幾乎連為一體,空氣中四處彌漫著水腥味。
“我們安鄉縣‘頭頂長江、腳踏洞庭、腰纏澧水’,一線大堤有420公里,長度占湖南全省的八分之一。”安鄉縣水利局總工程師劉文祥說,很多長江水利人都知道,“長江之險在荊江,荊江之難在洞庭,洞庭之憂在安鄉”。
劉文祥介紹,7月初開始,長江、澧水和本地暴雨幾乎同時發威,安鄉縣遭遇自2003年以來最嚴峻的汛情,到7月10日7時,全縣16處水文站點全部超警戒水位。長江松虎洪道蘆林鋪站點,水位連續突破警戒水位、超警戒水位和保證水位,防汛形勢萬分緊急。
“一夕數警”仍“河湖安瀾”
“洪水來時,蛇、老鼠、螞蟻都在拼命往堤內跑,往樹上跑。”松虎洪道大堤上一位守堤人說。
“人絕對不能跑。”參與組織松虎洪道防汛搶險的安鄉縣陳家嘴鎮黨委書記危利說,“堤防一旦失守,松虎洪道就會從平時水運的航道、灌溉的渠道,變成吃人的老虎。”
46歲的陳家嘴鎮仁壽村村民王磊是松虎洪道一名搶險隊員。7月9日,巡邏隊發現大堤上出現沙眼。險情不除,可能發展為潰洞、管涌,后果不堪設想!
王磊和搶險隊員們投入了一場“搶沙眼”的緊張戰斗——挖溝、用石頭做圍擋、鋪沙、再鋪石。經歷一番苦戰,終于化解險情。
王磊搶險的大堤,是他的祖輩、父輩們肩挑手扛、一挑一擔壘起來的。1998年,湖南遭遇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水,安鄉縣受災嚴重,那也是24歲的王磊第一次抗洪。
“當時都是人工挖沙,連拖拉機都少,現在有了挖掘機和鏟車,省了力氣也省了時間。”王磊說,“現在抗洪更有信心了。”
水利部門統計數據顯示,本輪汛情發生以來,安鄉縣共成功處置并化解了32處險情,雖然“一夕數警”,但保持了“河湖安瀾”。
“生命之堤”靠萬眾一心
汛情發生以來,安鄉縣委、縣政府緊急動員城鄉大量人力物力,在數百公里的漫長戰線上發起抗洪搶險保衛戰。11日,有約15000人奮戰在抗洪一線。很多人長時間忍受蚊蟲叮咬、濕氣熱浪、風吹雨打和惡劣生活條件的煎熬,日夜堅守抗洪崗位。
11日零點時分,記者看到安鄉縣大鯨港鎮防洪指揮部依舊燈火通明。“90后”鎮長譚佳成穿著一雙套鞋,褲腿上沾滿了泥巴,剛巡堤歸來。他和搶險隊員們守護的大堤,是安保大垸內約20萬人口和200平方公里土地的“生命屏障”。
“每個人都是守堤人。”譚佳成說,大鯨港鎮24公里的沿河大堤上,堅守著2000余名黨員干部和群眾。進入超警戒水位后,他們以250米為一個責任段,分成100個巡邏小組,24小時“三班倒”巡堤、搶險。
“‘洪’字怎么寫?是三點水加一個‘共’。這代表什么意思?就是要大家共同行動,跟洪水打仗的意思。”夜色深沉,拿著手電、卷起褲腿的74歲義務巡堤員孫銀清說,“洪水不退,我們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