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盤山而上,在半山腰處轉過一個大彎,一片雪白躍入眼簾。“看到雪就快到我們村了。”楊玉超打開車窗,拿出手機一陣猛拍,“高山蔬菜,雪一打更好吃,發到網上去,肯定能‘漲粉’。”
楊玉超是重慶市委網信辦派駐巫山縣雙龍鎮洞橋村的第一書記。“洞橋村79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有81戶。”楊玉超說,雙龍鎮是重慶市深度貧困鄉鎮之一,2018年下半年開始,重慶市委網信辦攜手網信企業,以洞橋村為試點,開啟了網絡扶貧的探索。
村委會旁,“巫山縣電子商務便民服務站”的招牌惹人注目,兩個房間不大,外面是“門店”,里面是“倉庫”,村主任羅輝正忙著清點貨架上的商品,“去年我們把村里的電商平臺拓展升級,銷售額翻了兩倍,一共賣了近50萬元,帶動40多戶貧困戶,戶均增收2000元。”
土雞蛋、蜂蜜、豆豉、辣椒醬、泡蘿卜,十幾樣已經包裝好的土特產在貨架上整齊排列,倉庫的儲物柜上,還有不少等著包裝。“山貨銷售就像插上了翅膀。”羅輝說,“村里的電商平臺直接對接抖音、微信等渠道,現在我們直播一個小時,就能賣出上千元。”
點完貨,楊玉超和羅輝一起往幾個貧困戶家里走去。剛進聶宗翠家,還沒坐下倆人就被女主人拉去看廚房里的壇壇罐罐。“節前我想再做點蘿卜干賣,行不?”“行啊,你手藝好,肯定賣得好。”
“以前也不知道這些東西能賣,自己也不會賣。”聶宗翠說,兒子常年在外,她一個人在家帶著倆孫子。去年,她把自己種的黃花、洋芋和做的醬菜放到村里電商平臺上賣,一下掙了2000多元。
山貨上線,讓村里的土特產插上翅膀走出鄉村。洞橋村的數字生活,剛剛按下“快進鍵”。
(責任編輯: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