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時政更多新聞 > 正文
中經搜索

賀云翱委員談考古:增加專業機構配置 避免文物過度流失

2019年03月08日 10:56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8日訊(記者 魏金金 專欄)“近些年我國各地城市建設規模大、速度快,每個城市每天都有數以百計的建設工地。其實這些地方大多數都應該進行考古勘探或發掘,但是許多城市由于缺少專業考古機構,導致無法開展這些工作。”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賀云翱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這樣談到。

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賀云翱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魏金金/攝

  據悉,根據國家文物局最新數據,我國得到批準的具備考古發掘資質的單位已有87家。“世界許多國家的專業考古機構遠遠多于我國,僅以韓國為例,其專業考古機構就有130多家。”賀云翱不禁感慨,考古機構的嚴重短缺給我國考古和文博事業帶來一系列令人心痛的問題。

  目前,我國國家級歷史名城有135座,設區城市有300多座,這些城市的地下遺存極為豐富。賀云翱談到,“由于缺少專業考古機構,大量地塊未經考古即投入建設,不僅導致城市建設與文物保護的矛盾長期存在,而且文物損毀的案例層出不窮,造成了巨大的文化損失。文物的特性之一是不可再造性,一旦毀滅即不可再生。”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考古隊伍的建設直接關系到整個國家文物的儲備與專業研究。“近年出土流散在民間的文物數量可能在4億件以上,而我們全國近5000家正規博物館中擁有的藏品不過1.08億件/套。有的私人展館中擁有出土文物動輒數千件,而有的地方國有博物館僅有100多件藏品。正是因為全國絕大多數地級市以上的城市沒有自己的專業考古機構,所以許多地下文物未經正規考古即流入市場,這不僅是國家收藏及學術事業的重大損失,而且這些流入民間的文物缺失了科學考古所獲得的地層、遺跡單位、共生器物群、歷史環境等重要資料資料,成為失去根本價值的孤立文物。盡管近年來不少國有博物館花費巨資向民間征集文物,然而這些征集回的文物之價值根本無法與科學考古所獲得的文物及其學術資料系統相比較。”賀云翱如是說。

  新時期我國博物館事業正在快速發展,各地大小城市博物館也在迅速增多。“如果沒有地下文物的考古發掘,博物館未來的藏品和展品從哪里來?”賀云翱再次發問。

  為此,賀云翱表示,希望國家人力部門聯合國家文物局、住建部等盡快統籌規劃,規定全國每座設區市和每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必須設立一個專業考古機構,專門負責本城市的基建考古。“考古出土文物在完成資料整理后應優先供給本城市國有博物館展覽使用,讓城鄉人民分享考古發掘成果和先人的文化創造,并促進各項相關文化事業的開展。”

  更多報道請見2019全國兩會專題 

(責任編輯:臧夢雅)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免费久久成年大A,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字幕无 | 中文字幕欧美精品制服丝袜 | 在线观看国产欧美亚洲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 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 | 亚洲1级欧美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