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扶貧辦日前發布公告,嚴禁打著扶貧的旗號從事牟利斂財活動。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時期,國家對扶貧領域存在的腐敗和作風問題出重拳,絕不讓這些違法行為損害貧困地區貧困群眾利益,更不允許為脫貧攻堅帶來負面影響。
當前,全社會都已行動起來,全力投入脫貧攻堅戰。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然而,也有個別企業或社會團體逆流而動,打著扶貧旗號牟利斂財。比如,湖南省雙牌縣人民法院日前依法公開宣判的深圳市善心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借扶貧之名,行傳銷斂財之實,坑害數百萬人,涉案金額逾千億元,影響極其惡劣。
中國減貧成就舉世矚目。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明確提出到2020年,確保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從而在全國范圍全面打響了脫貧攻堅戰。過去6年間,我們創造了減貧史上的最好成績。2012年底的時候,我國有9899萬貧困人口,到2017年底還剩3046萬人,2018年可望進一步減貧1484萬人。對全黨全國人民而言,扶貧事業不容褻瀆。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打著扶貧旗號牟取暴利的人,必須嚴懲。
扶貧需要企業和社會團體參與,但以扶貧為主要業務的社會組織開展活動,應堅持扶貧和公益性的原則,不得以贏利為目的,更不能打著扶貧旗號,從事與扶貧無關的活動。其取得的收益、募集的資金,應符合有關規定,全部用于扶貧,并公開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實踐證明,企業在積極參與扶貧事業、讓貧困群眾分享經營成果時,是可以取得合理的收益的。在脫貧攻堅戰中,致富產業不可缺位。企業引領貧困地區、貧困戶發展起致富產業,才能變輸血為造血,脫貧才能實現可持續,才能吸引更多企業投入到脫貧攻堅這一神圣事業中來。目前,已有不少企業通過積極參與脫貧攻堅,在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同時,自身也實現了做大做強、提質增效。當然,扶貧產業不同于常規產業,企業取得的收益一定要合規、合理、適度。
扶貧開發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人民福祉,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我國國際形象。對打著扶貧旗號牟利斂財的不法人員、企業和團體,應人人喊打。全社會都應積極行動起來,共同打贏脫貧攻堅戰!(作者:黃俊毅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