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扎陵湖。
本報記者 李 婕攝
本報西寧6月25日電 (記者李婕)青海將再創世界紀錄。6月20日零時至28日24時,青海將連續9天216小時全部使用清潔能源供電,此舉將打破去年該省創下的“綠電7日”世界紀錄。
靠水、光、風發電,如此大規模、長時間,確保安全、平衡和穩定,這是對多年來青海清潔能源發展的一次實力驗證,是綠色發展理念的最好體現。
護一盆清水,潤半個中國。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擁有大江河、大草原、大濕地,青海被譽為“三江之源”“中華水塔”,也是觀察生態中國的極佳樣本。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青海正加快從經濟小省向生態大省、生態強省轉變,探索一條綠色崛起之路。
回歸生態本色——“野驢、黃羊、藏羚羊、斑頭雁、黑頸鶴又回來啦!”經過系統治理,青海生態環境狀況總體好轉。江河源頭重現千湖美景;青海湖湖泊面積相當于增加了15個西湖,有223種30余萬只鳥類在這里棲息繁衍;全省濕地面積達814萬多公頃,比2001年增加257.47萬公頃,居全國首位;全省城鎮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平均達到88%……
保持發展綠色——青海沒有海,但是有成片藍色的“光伏海洋”。堪稱太陽能資源的“聚寶盆”,青海做足“陽光工程”。打好生態保護、綠色發展兩張牌,不光有綠色制造工程,也有綠色惠民富民。“從前默默無聞上山莊是山上莊,于今赫赫有名頭回客成回頭客”,生態旅游讓老山莊變了樣。畜禽養殖、糧油種植、果蔬、枸杞沙棘……高原生態農牧業拉起青海綠色產業鏈。
探索體制特色——在瑪多縣黃河源頭牛頭碑所在地,二十出頭的藏族年輕人正日夜守候黃河之源的山頭。他們的特殊身份是生態管護員,管護高原家園和草場的一草一木……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開展以來,體制探索創新不斷。自然保護區禁止旅游、生態區開出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干部考核實行生態環保導向……青海立下許多生態規矩,用嚴密法治和制度創新強化執行。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很有啟發意義,是站在更高層次上對重構人與自然和諧狀態的深邃思考。它所帶來的發展方式轉化,也實實在在地改變著中國的面貌。”荷蘭阿姆斯特丹商學院教授弗朗索瓦這樣說。
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這已經成為青海人的共識。正如一位當地藏族干部說的,“生態這件事兒,拿起來就放不下。我們一代接著一代人,好好地干。”
青海湖一角。
李曉英攝
看生態中國,繞不過青海。
擁有大江河、大草原、大濕地,青海被譽為“三江之源”“中華水塔”,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又因其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高寒干旱區,青海生態格外敏感脆弱,牽一發而動全身。
如何在發展中最大程度發揮生態價值、履行生態責任、挖掘生態潛力?
6月上旬,正是青海大地綠色萌動的時節。記者看到,從城市到鄉村,從牧民草場到產業園區,從山之宗到水之源,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全過程。回歸生態本色,保持發展綠色,探索體制特色,從經濟小省到生態大省、生態強省,大美青海正在探索一條綠色崛起之路。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人間,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
回歸生態本色
“告訴你一個好消息,西寧蚊子多啦!”剛上車,青海民間環保人士,有“中華對角羚之父”稱譽的葛玉修就講起了他的新發現。蚊子,這種不招人喜歡的動物,卻是青海省會西寧生態好轉的直接證明。“一是水源涵養好,空氣濕度大了;二是綠化好、植被更多了。”葛玉修說。
蚊子從無到有、由少變多,見證的是在高寒干旱條件下,西寧在生態保護上付諸的努力。
今天的西寧市,擁有近30萬平方米梯級景觀水面的湟水河穿城而過,水流不息。清晨,市民在河岸兩邊往來晨練。“河水比以前更干凈,母親河越來越好了。”正在清理河道的周大叔對湟水河充滿感情。
早些年,因為城郊排污口直排河道,加上水量季節性不足,周邊山洪溝道泥沙入河,湟水河一度渾濁不堪,城區不少河段更是淺灘裸露。要還百姓“水清、流暢、岸綠、景美”!西寧啟動湟水河治理,僅2016年城區段就投資4.3億元,7.6公里河道實現清濁分流,景觀水面連續蓄積,河水水質國控達標。“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觀正成為現實。
不僅是湟水河,放眼整個青海省,長江、瀾滄江、黑河、黃河干流以及湟水河出省境斷面水質均實現穩定達標,全省濕地面積達814萬多公頃,比2001年增加257.47萬公頃,居全國首位。
“三水橫穿,兩山對峙”,西寧市的南北兩山,同樣滿載故事。“70年代我剛到青海的時候,兩座山都是光禿禿的,完全無法想象如今的林木繁茂。”葛玉修說,他是看著西寧的兩座山一點一點綠起來的。
“別地兒插根筷子都能活,而在這里,樹長3年沒死才是真活了。”這是青海廣為流傳的一個說法。讓樹活下來,讓山綠起來,這幾乎是讓老一輩人都頭疼的難題。1989年,西寧南北山森林覆蓋率僅有7.2%,而到去年,這個數字是79%。
在今天的山坡上,能看到許多梯田一樣的小格子,每個方格里種上植被,這樣雨水可以就地積蓄、滋潤幼苗。種樹還在繼續,新的手段也在不斷探索中。2016年4月,西寧市開始全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確立的一個基本思路是“治山、理水、潤城”。關于治山,西寧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服務中心主任沈敏說,“一個原則就是‘水不下山,泥不下溝’。”
就是經過這樣一土一寸的山水治理,西寧城市有了蚊子。而青海的高山、草原、湖泊里,則有了更多珍稀野生動物。
看!野驢、黃羊、藏羚羊、斑頭雁、黑頸鶴……從海南藏族自治州一路行車駕駛到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瑪多縣,沿途會翻過日月山,這里是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農區和牧區的分界線,一幅青海的珍稀物種圖也隨之徐徐展開。
“以前沒有的動物開始出現了,以前很少見的現在開始成群出現了。” 三江源黃河源園區國家公園管理委員會生態保護站站長馬貴說。這里是高原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與動物一同回來的還有瑪多縣的“千湖美景”。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扎陵湖—鄂陵湖和星星海,我國淡水資源的重要補給地就在此處。長江、黃河、瀾滄江三條江河每年向下游地區供水600多億立方米。
誰能想到,上世紀90年代,過度放牧和全球氣候變暖一度導致瑪多縣自然生態急劇惡化,至2005年,瑪多原有的4077個湖泊半數以上消失無蹤,草原上裸露的黑土灘不斷擴大。
正是從這一年起,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啟動,沙化治理、禁牧封育、退牧還草等項目悉數實施。截至目前,累計在草原植被恢復、沙漠化治理等生態修復領域投入資金183.5億元。最新監測數據顯示,與生態修復工程實施前的2004年相比,三江源地區各類草地平均覆蓋度增加11.6%,荒漠化面積減少近500平方公里,整個三江源水資源量增加近80億立方米,相當于增加了560個西湖。
回歸生態本色,青海全省措施有力,收獲滿滿——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狀況總體好轉,青海湖湖泊面積相當于增加了15個西湖,湟魚資源量為上世紀80年代保護初期的近30倍,有223種30余萬只鳥類在這里棲息繁衍;可可西里申遺成功,創造了中國最大、全球海拔最高的世界遺產地新紀錄;全省城鎮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平均達到88%;祁連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項目啟動……
青海省委書記、省長王建軍強調,我們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維護好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為保護生態環境作出青海人的努力。
“綠色發展是構建高質量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是解決污染問題的根本之策”——
聚力綠色發展
做好生態保護,不是不要發展。
青海的省情有一對“大小”之辨。“大”,是指青海是全國面積最大的省(不包括自治區)。“小”,是指青海是經濟總量最小的省。
72萬平方公里,近600萬人口,生態重省青海也面臨如何更好發展、如何處理保護和發展關系的問題。
據專家初步測算,青海生態資產總價值達18.4萬億元,占全省總資產的82.7%。青海經濟發展,也要圍繞生態做文章,青海省負責同志思路清晰。
2017年,青海提出加快從經濟小省向生態大省、生態強省轉變。其中的要義就是放下經濟總量小的包袱,把生態文明理念牢固樹立起來,把高原生態農牧業、新能源產業、生態文化旅游業等生態產業打造起來,打好生態保護、綠色發展兩張牌。
綠色發展,青海以循環經濟為主攻方向,大力實施綠色制造工程。
在青海廣袤的土地上驅車馳騁,藍天白云競相追逐,不留意間,卻會置身一片光伏的“藍色海洋”。空氣稀薄、透明度好,光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青海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是全國太陽能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條件最優的地方。尤其是柴達木盆地、共和等地,堪稱太陽能資源的“聚寶盆”。
青海做足“陽光工程”。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太陽能生態發電園區,自2012年以來已有40多家企業入駐,年平均發電量達50億千瓦時。位于共和縣塔拉灘黃河公司產業園內的龍羊峽水光互補光伏電站,更是解決了光伏發電間歇性、波動性和隨機性的難題。這個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通過電網調度系統自動調節水電發電,實現水電和光伏發電的互補,從而獲得可靠的電源。2016年11月,借助這個項目,青海清潔能源首次跨區外銷到江蘇。
在黃河公司產業園內,還有牧民的牛羊成群。“光伏電站建起來,草場也變綠了。”國家電投集團黃河公司海南新能源發電部維護中心副主任宦興勝說,他們監測發現,光伏板讓風速減小了50%以上,蒸發量減少了30%以上,草地的水源涵養量大大增加。荒漠變成了草場,于是有了園區和牧民的合作,養出了“光伏羊”。
既有經濟效益,又能助益生態,這是青海發展的重點產業。去年“青洽會”期間,青海創造了全球清潔能源連續使用168小時的紀錄。截至2017年底,青海太陽能發電量居全國第一,集中式光伏電站裝機容量居全國第二。
綠色發展,不光有高大上的科技產業,也有接地氣的鄉村生計。“從前默默無聞上山莊是山上莊,于今赫赫有名頭回客成回頭客”。生態旅游,就讓西寧市湟中縣土門關鄉上山莊村徹底變了樣。記者到訪時,2800多畝的山頭上,“早熟”的薰衣草已經成片綻放,到6月中下旬,這里就是一片花海。
去年,返鄉的本村人周玉財牽頭成立青海祥泉農牧開發有限公司,公司投資3600萬元開發了鄉村生態旅游。土地租金、務工費、生意錢……隨著游客往來,老山莊有了人氣,原來的重點貧困村家家戶戶有了活計。
“150多戶的村子,往年有時候一年娶不上一個媳婦兒,去年一年村里娶了七八個!”土門關鄉黨委書記黨海云說,村里環境好了,村民收入多了,精氣神也大不一樣了,這是旅游加生態飯。周玉財說,“生態旅游加扶貧,能讓企業有發展,讓上山莊有長久的收益。”
雖然深居內陸,氣候高寒,但先天的“劣勢”和潛在的生態優勢正轉化為現實的經濟優勢,清潔能源;高原旅游;牦牛、藏羊、果蔬、枸杞沙棘等高原特色現代農牧產業正拉起青海的一條條綠色產業鏈。
“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制度創新,強化制度執行,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嚴立生態規矩
不論是生態保護還是綠色發展,要立足長遠,都離不開制度和體制的保障。在青海,就有許多生態的規矩。
為了防止破壞脆弱的高原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棲息地,今年5月底,瑪多縣政府向全社會發出通告:禁止一切社會團體、單位或個人進入扎陵湖—鄂陵湖、星星海自然保護分區開展旅游、探險活動。這意味著當地隨之放棄了相關旅游收入。
去年,青海省印發《青海省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產業準入負面清單(試行)》,對祁連山冰川與水源涵養生態功能區和三江源草原草甸濕地生態功能區進行嚴格的產業準入限制。這意味著舍棄對生態不友好的經濟效益,從源頭上做污染管控。
發展更重生態,這在青海有制度撐腰。就在不久前,青海調整2018年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辦法,取消8個省級農產品主產區所屬縣(市、區)和20個重點生態功能區所屬縣的GDP、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財政收入4項考核指標,實行以生態環保和脫貧攻堅為導向的差異化考核機制。
發展更重生態,青海還有不少體制探索。在黃河源頭牛頭碑所在地,四位二十出頭的藏族年輕人正日日守候黃河之源的山頭,他們是當地生態管護員,這里一草一木的變化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在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管護員是一個不小的群體。藏族人索索也是其中一位,在自家3.5萬畝草場上,他既是主人,也承擔生態管護的工作。“每天在草場巡邏,看水上的草、看水底的魚。現在環境衛生好起來,動物多了,草場也變好了。”當上生態管護員,索索每個月還能領到1800元的工資。
“生態管護員最初是將生態保護和精準扶貧結合在一起,發展到如今,早已經成為生態、黨建、民族團結、精準扶貧、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穩定六位一體的載體。”生態保護站站長馬貴說。截至2017年底,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已設置生態公益崗位10051個,戶均年收入增加21600元,其中一半以上是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
這只是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一個細節。2015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從此,三江源正式走進國家公園時代。
掛牌成立以來,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全力開展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并對3個園區所涉4個縣進行大部門制改革,解決“九龍治水”和監管執法碎片化問題。例如,瑪多縣將原有的國土、環保、水利等部門一并納入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管委會,統一下設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原各部門執法機構被整合組建為管委會資源環境執法局。再例如,青海省首個專業法庭——玉樹市人民法院三江源生態法庭設立運行。
“深化生態文明制度改革,青海將繼續堅持試點先行和整體推進相結合,落實和深化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生態環境監管、自然生態空間用途管制、生態補償等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王建軍說,青海要探索構建產權清晰、多元參與、激勵約束并重、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從三江源、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到萬千牧民小家的草場管護;從高原的大山大湖到城市的一草一木,圍繞著生態的保護、發展和改革正在青海大地上徐徐展開。
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這已經成為青海人的共識。正如一位當地藏族干部說的,“生態這事兒,拿起來就放不下。我們一代接著一代人,好好地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