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3月17日15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環保部部長李干杰就“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3月17日(星期六)15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環保部部長李干杰就“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圖為環保部部長李干杰回答記者提問。新華網/中國政府網 陳杰 攝
路透社記者:聽說部長先生今天是帶著大氣十條圓滿答卷來的,同時我們也注意到,近期還出現了一次非常嚴重的霧霾天氣,想請部長先生談一談,在下一步新的大氣污染防治三年計劃中,我們的目標是什么?到2020年PM2.5的濃度要下降到什么程度?在具體方案實施方面,與之前的大氣十條有什么不同?謝謝。
李干杰:大氣十條是2013年9月份正式發布的,這個文件在中國環境保護歷史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文件。我的印象里面,這是首次經過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和國務院常務會審議通過的重要文件。它是中央堅決向污染宣戰,開展污染系統治理的首個行動計劃。
正如我前面向大家報告的,它的方向、路徑、舉措、目標、任務都是科學合理的,有著很強的針對性、可行性,五年下來,確確實實效果是不錯的。對于大氣十條的效果,去年年底以來我看到媒體報道很多,總體上來講大家也是充分肯定的,包括老百姓,認為確確實實見到了不錯的成效。具體體現在這么幾個方面,這里給大家報告一下。
第一,大氣環境質量五年來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和提升。大氣十條有五大目標,當時定這五大目標的時候,大家心里也是“打鼓”的,認為完成目標可能非常困難,可能交不了賬,但是最后結果下來,不僅僅是交了賬,而且是比較好地交了賬。因為這五大目標都是超額完成。第一大目標是全國338個地級城市PM10平均濃度要下降10%。第二個目標是京津冀作為第一大重點區域,PM2.5平均濃度要下降25%。第三大目標是長三角區域PM2.5濃度要下降20%。第四大目標是珠三角區域PM2.5平均濃度要下降15%。第五大目標是“京60”,就是北京市PM2.5要達到60微克/立方米左右的改善目標。五年下來,五大目標全部實現,并且是超額實現。全國338個城市PM10下降了22.7%,京津冀PM2.5下降了39.6%,長三角34.3%,珠三角27.7%,“京60”不僅僅是達到了60微克/立方米,而且是低于60,達到了58微克/立方米。這里面有兩個我們認為是標志性的成績,一是珠三角作為一個重點區域,整體達標,并且是連續三年低于35微克/立方米。二是北京市PM2.5達到58微克/立方米,不僅僅降到60,還低于60微克/立方米,這都是具有標志性意義的。
第二,有力推動了重點領域結構優化,尤其是產業、能源和交通結構這三大領域。這五年,淘汰落后產能,化解過剩產能,在鋼鐵和煤炭兩個領域進步是非常大的,成績是非常大的?偫碓凇墩ぷ鲌蟾妗分幸步o出了具體的數據,鋼鐵是1.7億噸以上,煤炭是8億噸以上,燃煤火電機組實施超低排放改造,達到7億千瓦,占比達到了71%。這五年,我們還淘汰了燃煤的小鍋爐20多萬臺,還淘汰了黃標車、老舊車2000多萬輛。另外在一些重點區域采取了一些特殊的有效舉措,比如說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范圍內,煤改氣、煤改電完成了470多萬戶。這些都是過去我們想干而一直沒干成的,利用五年的時間把這些都干成了,確確實實為改進環境質量發揮了很重要的支撐作用。
第三,大氣污染防治新的機制基本形成。一是我們開展環保督察、專項督查、專項巡查,實施量化剛性問責這些機制,使得“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要求落到了實處,大家都動了起來。二是在重點區域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共同應對重污染天氣,也發揮了比較好的成效,還有,我們在強化科技支撐方面,也建立了機制。比如說,去年開始實施的重污染天氣成因與治理攻關專項,科研機制正式建立,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在投資方面,初步建立了政府、企業、社會各方共同努力、共同參與、共同支持的投資機制。過去五年,僅中央財政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整個投入就超過600億元,達到633億元。通過這五年大氣十條的實施,確確實實效果是明顯的,成績也是喜人的。但是,在取得的這些進步和成績面前,我們也沒有任何理由來沾沾自喜、驕傲自滿,因為我們面臨的形勢還非常嚴峻,仍然任重道遠,不僅僅是整個環保工作任重道遠,就是大氣十條,大氣污染防治方面也是任重道遠!皟蓵鼻昂蟮谋本┻B續來的這幾輪重污染天氣就足以給我們警醒!皟蓵敝皝砹藘奢,2月26號到28號,然后3月2號到4號,接下來就是9號到14號、15號,連續6天、7天,剛剛結束。短短不到20天內,北京就遭遇了多輪重污染天氣。總體上來講,我們還處在“靠天吃飯”的狀態,天幫忙,我們日子就好過一點,天不幫忙,霧霾就比較重。我們要走出這個階段還有很長的路,也因此需要我們在過去的基礎上以更大的力氣來下功夫,來狠抓落實。否則的話,我們的目標就很難實現。
與此同時,我必須要向大家強調的是,我們也一定要有信心,正如我前面跟大家報告的,取得的這些成效是實實在在的,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積累和探索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經驗。這些做法和經驗,完全符合中國的國情,符合我們的體制特點,符合事物本身的內在規律。我們只要把這些好的做法和經驗堅持下來,發展下去,這些成效在今后就一定會更大、更好的體現。
(責任編輯:秦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