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4日訊 (記者 周琳) 3月4日,全國政協委員、交銀施羅德基金公司副總裁謝衛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今年他的提案關注建設資本市場強國。謝衛委員介紹,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已經有近30余年的歷程。具備了在更高層面謀求發展的基礎。我們應按照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要求,在過去30余年的發展經驗基礎上,大力推動由資本市場大國向資本市場強國的轉變。
針對當前資本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謝衛委員表示,一是資本市場并未充分反映經濟發展的現狀。資本市場作為經濟發展晴雨表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缺失,股指的波動與實體宏觀經濟背離。2007年到2017年的10年間,我國GDP平均保持6.5%以上的增速,但同期上證股指不漲反跌,跌幅達40%。雖然指數并不能完全反映資本市場的發展質量,但其長期與經濟發展現狀相背離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資本市場在制度建設上的部分缺陷。另外,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大力提高直接融資的比重,我國多年以來直接融資比重一直維系在30%左右。不僅與發達國家存在差距,也低于轉軌經濟的俄羅斯、以及人均收入不及我國的印度等國。
二是優質的新業態上市公司的普遍流失。截至2018年2月8日,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的總市值占A股總市值的11%強。普通百姓在享受到這些互聯網巨頭提供的交易便利時,卻難以在資本市場分享這些企業的發展成果。以互聯網為代表的高科技企業,在發展初期財務指標、治理結構、效率要求往往難以滿足A股的上市標準,這反映出國內A股上市的審核標準與制度安排沒有很好適應中國經濟轉型發展和大量新經濟不斷涌現的時代需求。
三是資本市場的退市制度不夠完善。我國退市制度指標較為單一,主要以財務指標(包括凈利潤、營業收入)作為核心退市依據,盡管也有市場交易類和違法類的判斷指標,但實際工作中很少運用。相反,美國紐交所退市標準則更多地關注股票的流動性指標,完善的退市制度,有助于市場形成優勝劣汰的淘汰機制,從而使股指更有效地反映經濟發展的質量。
四是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發展有待提速。目前我國多層次的股權交易市場已經初步形成,但層次不夠完善,創業板市場仍然存在著門檻高、缺少內部分層、覆蓋面不廣等問題,新三板市場面臨著市場流動性不足、融資功能發揮不夠、掛牌公司質量及公司治理尚需增強等諸多問題,還不能對直接融資起到爆發性作用。此外,不同層次市場間的有機聯系有待提高,自由轉板的標準有待明朗。
針對新時代建設資本市場強國的工作建議,謝衛委員表示,首先,金融監管部門應強化目標意識和創新意識。一要明確監管目標,提升直接融資比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讓資本市場發展成果惠及百姓。監管部門應不忘初心,把上述目標作為中長期工作的考核內容,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目標,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二要強化創新意識。要對當下A股上市的制度和流程進行梳理,加大對符合國家發展戰略,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和新經濟新業態產業的支持力度。
其次,要實行嚴格的退市制度。一是應建立健全市場化、法制化、常態化的退市機制,通過修訂《證券法》、《公司法》、《刑法》等法律,進一步加大對上市公司的違法行為整治力度。二是推出與退市制度相配套的退市責任追究和賠償機制,特別是建立集體訴訟制度,鼓勵投資者維權索賠。三是加快完善退市制度的指標體系,更多引入流動性等指標。
再次,要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一是優化差別化發行上市條件,實施創業板、新三板市場的分層制度,在分層制度建立之后,還要建立內部轉層機制。二是要明確創業板市場、新三板市場、區域股權交易市場和股權眾籌的各自定位,建立轉移、轉板機制,促進中小企業股權融資市場層次化、系統化。
(責任編輯:秦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