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23日電 題:這些社區何以成“明星”
新華社記者
新年伊始,浙江寧波市不少居民專程來到寧波市鄞州區百丈街道劃船社區,參觀百姓生活館。除了當地居民,自去年11月以來,已有超過15個外地團體前來參觀考察。
作為一個房齡超過40年的老社區,劃船社區何以成為“明星”社區?一些類似的老舊社區的治理之路有哪些秘訣?
百姓的幸福生活要落地,社區是最重要的基礎細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
把老百姓雞毛蒜皮小事當成大事來辦
一大早,69歲的黨員錢國熊開始在劃船社區主干道上整理共享單車。1個多月前,劃船社區“文明出行守護俠”成立,社區居民自發組建了這個共享單車志愿服務隊。
擁有1萬余名居民,其中60歲以上老人約占三成的劃船社區,只有不到20名社工,事多人少矛盾突出。此次“守護俠”能說干就干,源自社區形成的機制:按需定制社區居民自我服務平臺。社區黨委在推行網格建支部、樓道建小組模式的基礎上,將在職黨員分片進組,亮身份、踐承諾、帶頭領任務。
“社區事務看似雞毛蒜皮小事,卻與居民息息相關,小事不解決就會匯集成怨氣!眲澊鐓^黨委書記俞復玲說,劃船社區先后成立了話聊室、夢工坊等30個社區自治組織,服務范圍涵蓋居民需求的方方面面,近八成居民參與其中,社區治理也在自助互助中井然有序。
“我們的事再小都當大事,她自己的事再大都當小事!鄙綎|濟南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區居民如此評價去年11月去世的社區黨委書記陳葉翠。她不僅以身作則,還調動居民積極性,建立起4支3000多人的義工隊伍,讓社區成為互幫互助、互親互愛的大家庭。
作為城市拆遷集中安置區,這個成員復雜、下崗待業人員及生活困難群眾多的社區,不但憑借“互幫互助、互親互愛、治理有序”成為山東省模范社區,還吸引了加拿大、瑞典等代表團前來觀摩。
要知道街坊鄰里“鍋臺沖哪里”
社區服務居民百姓一線,除了一顆周到服務的心,還需要完善的制度。
走進濟南市章丘區明水街道眼明堂居,25棟新建公寓樓錯落有致,1000平方米的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整潔有序,圖書室、道德講堂、舞蹈室等設施一應俱全,居民和諧美好的生活讓人羨慕。
“眼明堂居的今天,得益于‘四會管村’村級民主自治新模式!毖勖魈镁狱h支部書記馬宗億說,2005年,村里實行舊村改造,累計投資1.6億元,怎么干、錢怎么花,群眾十分關心。以此為契機,眼明堂居探索構建村支部委員會統領、村民代表會定事、村民委員會辦事、村務監督委員會監事的村級組織責任體系。
“村里干什么事、收多少、支多少,村民都有權參與。每分錢花在什么地方,都有村監委會把關!贝迕窭相嵳f,“四會管村”讓村里風清氣正。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區三順店社區被民政部評為“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社區”。在社區黨支部書記李一之眼里,社區書記最重要的是把服務做到家。李一之要求自己,也要求社區工作人員,只有知道街坊鄰里“鍋臺沖哪里”,才能真正把服務的觸角延伸進居民家中。
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延伸到社區有6大類90余項基本服務功能,為了讓居民應享盡享,同時方便居民辦事,三順店社區服務站采取“一站式”服務方式,建立健全首問責任、限時辦結、AB崗、投訴處理等各項規章制度,避免了管理服務的“盲區”和“真空”。
居民參與解決社區治理“最后一公里”
重慶南岸區南湖社區的居民最近很高興,因為他們共同的“作品”——“微益坊”獲得“2017全國創新社會治理最佳案例”。
作為典型的老小區,南湖社區配套設施不完善,一度環境臟亂差,治安問題突出。2015年,社區多元參與治理平臺“微益坊”應運而生,到2017年底入駐了居民自發建立的社區組織40多個,服務內容涵蓋公益、慈善、家政、文體、教育、關愛老人兒童等多個領域。“微益坊”像一個握緊的拳頭,調動了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熱情,有效解決了社區治理“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走上良性軌道的“微益坊”沒有止步不前,擁抱了社區新媒體——“MR.懂”,通過“互聯網+社會組織”,拓展線下線上平臺,孵化出“媽媽廚房”“寶媽加油站”等20多個社區社會組織,居民的參與熱情更加高漲。
隆冬時節,在浙江省嘉善縣姚莊鎮姚莊社區照料中心,不少老人在學習折紙插花。器械室、音像室、繪畫室和乒乓球室都有老人活躍的身影。退休教師陶女士告訴記者,社區照料中心“安排的節目很豐富,每天都很快樂”。
目前,60歲以上老年人占嘉善縣戶籍總人口的27.57%,養老成為社區居民最關心的問題。
除了推進養老機構建設,姚莊社區還拓展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功能,為老年人提供就餐、日托、保健、文娛等綜合性養老服務。嘉善還搭建起“頤養云”智慧養老服務綜合平臺,為老年人健康生活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