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和金融就像車之雙輪,共同驅動著創新這輛快車加速奔跑。當金融“戀上”科技,會擦出怎樣的火花?當下中國科技金融生態如何?前不久,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中國科技金融促進會、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課題組共同推出《中國科技金融生態年度觀察(2017)》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以更加廣闊的視角對我國科技金融生態發展進行了整體跟蹤。
“雙創”呼喚融資新模式
“雙創”催生了大量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和新模式,傳統的融資模式、融資渠道已經不能滿足科技創新的需要
在深圳南山區留學生創業大廈,記者見到了深圳前海立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陳基偉,他率領一支平均年齡僅有20多歲的團隊,剛剛完成一場“頭腦風暴”。
“讓創業更簡單”,這是陳基偉的夢想,也是前海立方公司的服務宗旨。2009年,陳基偉海外學成歸來投身創業大潮,不久公司關張欠下30萬元債務,但是他沒有氣餒,又創辦了前海立方公司。如今,前海立方公司年營業額超3000萬元,由其參與投資的互聯網工商財稅服務商——多有米成功“牽手”騰訊,在50多個城市推廣,估值2億元至3億元。
歷經坎坷走上正軌的前海立方只是“雙創”大潮風起云涌的一個剪影。據統計,2016年,我國新登記服務業企業446萬戶,初次創業小微企業占新設小微企業的比重為85.8%,新設小微企業周年開業率達70.8%。截至2016年末,全國共有各類市場主體8705萬戶。
“當前,我們正處于信息科技革命全面滲透和深入應用的新階段,‘雙創’催生了大量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和新模式,傳統的融資模式、融資渠道已經不能滿足科技創新的需要,同時新興技術的發展也對金融業提出了變革的要求。”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科技投資研究所副所長張明喜說。
幸運的是,創新創業政策頻出,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眾創空間、孵化器受到關注,在政府部門、高校院所、投融資機構、企事業單位等投資主體基礎上,大批成功企業家、天使投資人、龍頭企業、新興服務機構等市場機構積極投身孵化器、眾創空間建設。
《報告》顯示,在眾多眾創空間中,有近400家由投資機構直接建立。僅2016年,就有2881家眾創空間幫助1.5萬個服務的團隊和企業獲得投資,投資額約為539.6億元,其中民間社會資本投資444.6億元,眾創空間自身投資創業企業約為78.8億元。另外,眾創空間還幫助2.2萬家在孵企業獲得27億元政府資助。
“政府提供孵化服務的傳統格局已發生改變。”在張明喜看來,眾創空間的出現推進了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向早期延伸,進一步降低了創新創業的門檻,瞄準創業早期孵化難題,彌補了創業孵化短板,實現了“雙創”從頂層設計到真正落地的轉變。
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
隨著新業態不斷拓展,從場內到場外,從股權到債券,從上市到并購,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規模正不斷擴大,金融服務也朝著多樣化發展
提及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天津市綠視野工程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薛雷深有感觸,“‘知本’變資本,關鍵時刻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原來,公司處于發展瓶頸期時,得益于專利質押融資的好政策,綠視野公司獲得了流動資金貸款490萬元,順利闖過關口,快速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如今年銷售額超過5000萬元。
不斷豐富的科技信貸產品只是中國科技金融生態日漸良好的一個例證。《報告》指出,近年來中國創投募資的資本結構日趨多元化。據統計,2016年資金來源中仍以政府與國有獨資占主導地位,合計占比36.1%;民營及混合所有制企業資金占比24.02%;外資企業占比4.42%。
“科技金融已成為我國創新驅動發展的助推器,在創業風險投資方面表現尤為搶眼。”張明喜說。
在創業風險投資領域,投資渠道日趨多元,行業新業態不斷拓展,引導基金爆發式增長。2016年,我國創業風險投資管理資本總量達到8277.1億元,較2015年增加1623.8億元,規模總量位居全球第二。
張明喜表示,據有關調查,截至2016年底,我國共有448只創業風險投資引導基金,累計出資518億元,通過階段參股、風險補助等方式帶動創業風險投資機構管理基金規模合計2393億元。此外,浙江、陜西等省紛紛成立了針對科技成果轉化,包括創業投資、天使投資在內的各類政府引導性基金。
同時,中國科技金融多層次資本市場日趨完善。自2016年以來,從場內到場外,從股權到債券,從上市到并購,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規模正不斷擴大,金融服務也朝著多樣化發展。“一個活躍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是我們國家創新型經濟發展的有力引擎。”張明喜認為。
營造良好科技金融生態
我們要不斷探索和完善科技金融發展的新模式,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新技術、新產品快速商業化的科技金融生態
共享經濟當前正站在風口,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共享單車。以摩拜和ofo為例,據有關資料統計,兩者的總融資額均已超過10億美元,目前兩家的融資計劃仍在繼續。
“近年來,隨著新商業模式的不斷涌現,越來越多的產業難以再用傳統的行業統計進行分類,因此選擇其他行業投資的占比有所增加,比如共享經濟。”張明喜說。
按行業進行分類統計,2016年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占比大幅提升,投資金額占47.55%;其他行業、金融保險業也成為當年創業風險投資的熱點;而對新能源和環保業、醫藥生物業等高新技術產業領域內的投資步伐有所放緩。
這些創業風險投資機構分布情況如何?從地域上看,整體呈現“三足鼎立”的局面:江蘇、浙江和北京是國內創業風險投資機構數量排名前3名的地區。其中,江蘇是國內創業風險投資機構數量最多的地區,創業風險投資機構數量達到了499家。這3個地區的創業風險投資機構數量占全國總數的56.23%。
通過項目所在投資機構的注冊地與投資項目所在地進行分類統計,上海、北京、廣東等地成為項目的主要流入區,安徽、重慶等地的投資項目呈現流出狀態,盡管創投機構數量比較多,但孵化的項目并未在當地。
一個值得注意的積極變化是,近年來隨著創投行業發展的日益成熟,一些投資機構開始走向“精耕細作”的專業化發展道路,更加注重規范化管理、價值投資與深度服務能力的提升,把增值服務貫穿基金運作的各個環節。另一些投資機構開始向資產全產業化轉變,圍繞產業鏈上下游進行投資整合,降低投資風險。
“新一輪技術革命需要科技金融不斷地改革創新。我們要不斷地探索和完善科技金融發展的新模式,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新技術、新產品快速商業化的科技金融生態。”張明喜表示。(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沈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