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資料:菲律賓概況

2017年11月13日 09:04   來源: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   

  【國名】菲律賓共和國(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面積】 29.97萬平方公里。

  【人口】 1億(2014年7月)。馬來族占全國人口的85%以上,包括他加祿人、伊洛戈人、邦班牙人、維薩亞人和比科爾人等;少數民族及外來后裔有華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西班牙人和美國人;還有為數不多的原住民。有70多種語言。國語是以他加祿語為基礎的菲律賓語,英語為官方語言。國民約85%信奉天主教,4.9%信奉伊斯蘭教,少數人信奉獨立教和基督教新教,華人多信奉佛教,原住民多信奉原始宗教。

  【首都】 大馬尼拉市(Metro Manila),人口1186萬(2010年5月)。年均氣溫28℃。

  【國家元首】總統貝尼尼奧·西米恩·阿基諾三世(Benigno Simeon AQUINO III),2010年6月就任。

  【重要節日】 獨立日(國慶):6月12日;巴丹日(紀念二戰陣亡戰士):4月9日;英雄節(紀念國父黎剎殉難):12月30日;基督教主要節日(如圣誕節等)。

  【簡況】位于亞洲東南部。北隔巴士海峽與中國臺灣省遙遙相對,南和西南隔蘇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峽與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相望,西瀕南中國海,東臨太平洋。共有大小島嶼7000多個,其中呂宋島、棉蘭老島、薩馬島等11個主要島嶼占全國總面積的96%。海岸線長約18533公里。屬季風型熱帶雨林氣候,高溫多雨,濕度大,臺風多。年均氣溫27℃,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

  14世紀前后,菲律賓出現了由土著部落和馬來族移民構成的一些割據王國,其中最著名的是14世紀70年代興起的蘇祿王國。1521年,麥哲倫率領西班牙遠征隊到達菲律賓群島。此后,西班牙逐步侵占菲律賓,并統治長達300多年。1898年6月12日,菲律賓宣告獨立,成立菲律賓共和國。同年,美國依據對西班牙戰爭后簽訂的《巴黎條約》占領菲律賓。1942年,菲律賓被日本占領。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菲律賓再次淪為美國殖民地。1946年7月4日,美國同意菲律賓獨立。菲獨立后,自由黨和國民黨輪流執政。1965年國民黨候選人馬科斯當選二戰后第六任總統,并三次連任。1983年8月,反對黨領導人貝尼尼奧·阿基諾被謀殺,導致政局動蕩。1986年2月7日,菲提前舉行總統選舉,貝尼尼奧·阿基諾的夫人科拉松·阿基諾在民眾、天主教會和軍隊的支持下出任總統。此后,拉莫斯和埃斯特拉達先后按憲制當選總統。2001年1月,埃斯特拉達因受賄丑聞被迫下臺,副總統阿羅約繼任總統。2004年6月,阿羅約當選總統。2010年6月,自由黨候選人阿基諾三世就任菲第15屆總統。

  【政治】 實行總統制。總統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兼武裝部隊總司令。阿基諾總統主張打擊腐敗,建立公正的司法體系,發展農業,推進土地改革,同南部“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等分離組織進行全面和談,促進國家團結和民族和解。菲政局總體穩定。

  【憲法】 獨立后共頒布過三部憲法。現行憲法于1987年2月2日由全民投票通過,由科拉松·阿基諾總統(菲現任總統阿基諾的母親)于同年2月11日宣布生效。該憲法規定:實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政體;總統擁有行政權,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6年,不得連選連任;總統無權實施戒嚴法,無權解散國會,不得任意拘捕反對派;禁止軍人干預政治;保障人權,取締個人獨裁統治;進行土地改革。

  【議會】 稱國會。最高立法機構,由參、眾兩院組成。參議院由24名議員組成,由全國直接選舉產生,任期6年,每三年改選1/2,可連任兩屆。眾議院由250名議員組成,其中200名由各省、市按人口比例分配,從全國各選區選出;25名由參選獲勝政黨委派,另外25名由總統任命。眾議員任期3年,可連任三屆。本屆國會于2010年7月選舉產生。2013年5月中期選舉改選半數參議員和全部眾議員。現任參議長德里隆(Franklin M. Drilon ),眾議長貝爾蒙特(Feliciano BELMONTE, Jr.)。

  【政府】本屆政府內閣于2010年6月組成,此后略有調整。截至2014年9月,內閣成員32名:副總統杰喬馬·比奈(Jejomar BINAY),文官長帕奎托·奧喬亞(Paquito OCHOA Jr.),外交部長阿爾韋特·德爾羅薩里奧(Albert Del ROSARIO),財政部長塞薩爾·普利斯馬(Cesar PURISIMA),司法部長萊拉·德利瑪(Leila de LIMA),農業部長普羅塞索·阿爾卡拉(Proceso ALCALA),國防部長伯爾泰勒·加斯明(Voltaire Gazmin),貿易與工業部長格里高利·多明戈(Gregory DOMINGO),公共工程與公路部長羅杰里奧·辛松(Rogelio SINGSON),教育部長阿明·路易斯特羅(Armin LUISTRO),勞工與就業部長羅薩琳達·巴爾多茲(Rosalinda BALDOZ),預算與管理部長佛羅倫西奧·阿巴德(Florencio ABAD),衛生部長恩里克·奧納(Enrique ONA),土地改革部長維吉里奧·德洛斯雷耶斯(Virgilio de los REYES),內務與地方政務部長曼努埃爾·羅哈斯二世(Manuel ROXAS II),環境與自然資源部長雷蒙·帕耶(Ramon PAJE),交通與通訊部長約瑟夫?埃米利奧?阿巴亞(Joseph Emilio A. ABAYA),社會福利部長科拉松·索里曼(Corazon SOLIMAN),科技部長馬里奧·蒙特赫(Mario MONTEJO),旅游部長拉蒙·吉米內斯(Ramon JIMENEZ),能源部長卡洛斯?耶利哥·佩特拉(Carlos Jericho L. PETILLA),新聞部長兼總統府發言人陳顯達(Edwin LACIERDA),國家經濟發展署署長阿森尼奧·巴李薩坎(Arsenio M. BALISACAN),新聞部長拉蒙·卡蘭登(Ramon A. CARANDANG),新聞部長埃米尼奧·科羅馬(Herminio B. COLOMA, Jr.)國家安全顧問凱撒·加西亞(Cesar P. GARCIA, Jr.),內閣部長何塞·雷恩·阿爾門德拉斯(Jose Rene ALMENDRAS),總統府幕僚長茱利婭·阿巴德(Julia ABAD),總統法律顧問埃德華多·德梅薩(Eduardo de MESA),總統和平進程顧問特莉西塔·德雷斯(Teresita DELES),高等教育委員會主席帕特里西亞·里古安南(Patricia LIGUANAN),總統政治顧問羅納爾多·伊拉馬斯(Ronaldo M. LLAMAS)。

  【行政區劃】 全國劃分為呂宋、維薩亞和棉蘭老三大部分。全國設有首都地區、科迪勒拉行政區、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等17個地區,下設81個省和117個市。

  【司法機構】 司法權屬最高法院和各級法院。最高法院由1名首席法官和14名陪審法官組成,均由總統任命,擁有最高司法權;下設上訴法院、地方法院和市鎮法院。檢察工作由司法部檢察長辦公室負責,總檢察長克萊羅·阿里拉諾(Claro ARELLANO)。

  【政黨和團體】 有大小政黨100余個,大多數為地方性小黨。主要政黨和團體有:

  (1)自由黨(Liberal Party):執政黨,由菲第5任總統曼努埃爾·羅哈斯于1946年創立,早期成員主要是從菲國家主義黨內分裂出來的自由派人士。70年代后期,該黨在秘書長阿基諾(菲現任總統阿基諾的父親)的領導下,反對馬科斯獨裁統治,是推翻馬科斯政權的主要力量之一。2001年阿羅約政府上臺后,該黨加入執政聯盟,后又脫離執政聯盟,并推選阿基諾三世參加2010年總統大選。阿最終以42%的得票率當選菲律賓第15任總統。現任黨主席是阿基諾總統,總裁是內政部長羅哈斯。

  (2)基督教穆斯林民主力量黨(LAKAS-CMD):系前總統拉莫斯于1991年底創立,由人民力量黨、全國基督教民主聯盟、菲律賓穆斯林民主聯盟、團結黨等整合而成。主張實行兩黨制,通過修憲擴大地方政府權力,改革選舉制度,將總統任期六年一屆修改為四年一屆,可連任兩屆;主張通過談判實現民族和解,促進社會穩定。經濟上重視農業發展,增加就業,扶助貧困,加快私有化進程;倡導經濟外交,奉行開放政策。1992年該黨在大選中獲勝,成為執政黨。1998年大選中敗于菲律賓民眾奮斗黨聯盟。2001年阿羅約就任總統后,該黨成為執政聯盟的核心。2002年10月,該黨針對2004年大選,對執政聯盟進行再次整合改組。該黨主席是雷比利亞,總裁是前眾議長諾格拉雷斯,前總統拉莫斯任名譽主席。

  (3)民族主義人民聯盟(NPC—Nationalist People's Coalition),是前總統埃斯特拉達的執政聯盟—民眾奮斗黨(LAMP)成員之一。2000年10月,埃被彈劾后,該黨成為獨立黨派。該黨支持修改憲法。為防止總統權力過大,主張實行議會制政體及實行兩黨制,支持加快國有企業私有化。該黨總裁是前眾議員圣胡安(Frisco F. SAN JUAN)。

  (4)摩洛民族解放陣線(Moro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簡稱摩解):南部穆斯林武裝組織。1968年創立,旨在棉蘭老地區建立獨立的伊斯蘭國家。1987年南部各省舉行公投,建立由棉蘭老島四省組成的“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ARMM),密蘇阿里任主席。1996年,政府與摩解達成和平協議。2001年,密蘇阿里與阿羅約政府發生利益沖突,其支持者于11月在霍洛島發動武裝叛亂。政府迅速平叛,宣布密犯有叛亂罪。密潛逃至馬來西亞沙巴,被馬政府逮捕并于2002年1月引渡回菲。2007年2月,阿羅約總統下令執行與摩解的和平協議條款,希望通過和平、發展、多種信仰對話及國際合作實現與摩解的最終和解,解決菲南部沖突。阿基諾總統就任后基本延續這一政策。

  (5)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Moro Islamic Liberation Front,簡稱摩伊解):菲最大的穆斯林反政府組織。現有武裝力量12500人,主要活躍在棉蘭老島。1978年,以哈希姆·薩拉馬(Hashim SALAMAT)為首的強硬派從摩解脫離后建立。2003年薩拉馬去世后,穆拉特(Al Haj Ebrahim MURAD)任主席。主張建立獨立的伊斯蘭國家,堅持武裝斗爭。摩伊解與政府雖多次簽署停火協議,但均未能得到有效執行。2000年4月摩伊解與政府沖突升級為“全面戰爭”,摩伊解的營地被政府軍全部攻占,其武裝力量潰散后,繼續以小股武裝襲擊政府軍和民用設施。自2001年開始,阿羅約政府與摩伊解重開和談,并曾簽署停火協議與和平協議,但雙方武裝沖突仍時有發生。2003年,南部地區發生多起恐怖爆炸案件,政府認為是摩伊解所為,宣布通緝其主要領導人,威脅要將摩伊解列為恐怖組織。此后,在馬來西亞協調下,雙方進行多輪談判,取得了一定進展。阿基諾總統主張同南部“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等分離組織進行全面和談,推動外國斡旋調停,促進國家團結和民族和解。2012年10月,菲政府同“摩伊解”達成和平框架協議,2014年3月正式簽署。

  (6)菲律賓共產黨(Communist Party of the Philippines):成立于1930年,1967年發生分裂。1968年,在何塞·西遜(Jose SISON)主持下進行改組重建,此后發展迅速,20世紀80年代中期黨員達到3萬多人。主張通過武裝斗爭和建立統一戰線,奪取國家政權。1969年,菲共在中呂宋建立新人民軍,開展武裝斗爭。新人民軍現有1.1萬人。菲政府自1993年起與菲共領導的全國民主陣線舉行和談。雙方時談時戰,迄未達成實質性和平協議。“9·11事件”后,菲政府對新人民軍采取了強硬措施,包括軍事打擊。2002年,菲政府將新人民軍宣布為恐怖組織,并促使美國和歐盟也將新人民軍列為國際恐怖組織,凍結其海外資產。菲共與政府關系破裂,雙方和談停頓。2004年2月和談重啟,但由于美國政府將菲共及其武裝列入“恐怖組織”名單,導致導致談判陷入停頓。阿基諾總統主張同“菲共”和談,但有關談判未有實質進展。

  其他政黨有民主行動黨(Aksyon Demokratiko)、地方發展優先黨(Promdi-Probinsiya Muna Development lnitiative)、改革黨(Reporma)、民主戰斗黨(LDP-Lanban ng Demokratikong Pilipino)、民族黨(Nationalista Party)等。

  【重要人物】 貝尼尼奧·西米恩·阿基諾三世:總統。1960年2月8日出生于馬尼拉。是已故總統阿基諾夫人的兒子。畢業于菲律賓雅典耀大學經濟學系。1998年任菲國會眾議員,2001年、2004年兩次連任。2007年當選參議員。現任自由黨主席。2010年6月當選總統。2011年8月30日至9月3日來華進行國事訪問。2014年11月來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未婚。

  杰喬馬·比奈:副總統。1941年11月生于馬尼拉。畢業于菲律賓大學,獲政治學和法學雙學位, 1986年任馬卡蒂執行市長,1988年正式當選馬卡蒂市長并連任至1998年,1998年至2001年任大馬尼拉發展署主席。2001年至2010年,再次擔任馬卡蒂市長。2010年6月當選菲律賓副總統。2010年12月來華出席廣州亞殘運會開幕式。2011年2月就菲毒販問題來華訪問。已婚,有5個子女。

  經濟 出口導向型經濟。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地位突出,農業和制造業也占相當比重。20世紀60年代后期采取開放政策,積極吸引外資,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效。80年代后,受西方經濟衰退和自身政局動蕩影響,經濟發展明顯放緩。90年代初,拉莫斯政府采取一系列振興經濟措施,經濟開始全面復蘇,并保持較高增長速度。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對菲沖擊不大,但其經濟增速再度放緩。阿基諾總統執政后,增收節支,加大對農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擴大內需和出口,國際收支得到改善,經濟保持較快增長。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2013年):2722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13年):2792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2013年):7.2%

  貨幣名稱:比索(Peso)

  匯率(2014年9月):1美元≈44比索

  通貨膨脹率(2013年):3%

  失業率(2014年4月):7%

  【資源】 礦藏主要有銅、金、銀、鐵、鉻、鎳等20余種。銅蘊藏量約48億噸、鎳10.9億噸、金1.36億噸。地熱資源豐富,預計有20.9億桶原油標準能源。巴拉望島西北部海域有石油儲量約3.5億桶。

  【工業】 2012年工業產值約為3.2萬億比索,同比增長10.9%。工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33.3%。從業人口占總從業人口15%。制造業占工業總產值70.1%,建筑業占14.0%,礦產業占4.8%,電力及水氣業占11.1%。

  【農林漁業】 2010年農林漁業產值約為1.2萬億比索,同比增長4%。農林漁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6.3%,從業人口占總勞力的33%。

  森林面積1579萬公頃,覆蓋率達53%。有烏木、檀木等名貴木材。

  水產資源豐富,魚類品種達2400多種,金槍魚資源居世界前列。已開發的海水、淡水漁場面積2080平方公里。

  【服務業】 2010年服務業產值約為4.96萬億比索,比上年增長12%。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4.8%,從業人口占總勞力的54.8%。菲在海外勞工超過800萬人, 2012年匯回國內300億美元。

  【旅游業】 外匯收入重要來源之一。2013年菲接待游客468萬人次,同比增長9.6%。主要旅游點有:長灘島、保和島、百勝灘、藍色港灣、碧瑤市、馬榮火山、伊富高省原始梯田等。

  【交通運輸】 以公路和海運為主。鐵路不發達,集中在呂宋島。航空運輸主要由國家航空公司經營,全國各主要島嶼間都有航班。

  鐵路:總長1200公里。

  公路:總長約20萬公里。客運量占全國運輸總量的90%,貨運量占全國運輸貨運量的65%。

  水運:總長3219公里。全國共有大小港口數百個,商船千余艘。主要港口為馬尼拉、宿務、怡朗、三寶顏等。

  空運:機場163個。國內航線遍及40多個城市,與30多個國家簽訂了國際航運協定。主要機場有首都馬尼拉的尼諾·阿基諾國際機場、宿務市的馬克丹國際機場和達沃機場等。

  (資料來源:菲國家鐵路、陸地運輸辦公室、海洋工業局、菲律賓航空公司)

  【財政金融】 2012年財政赤字有所下降。近幾年財政收支情況如下(單位:億比索):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收入 12029 11232 12080 13599 13120
支出 12710 14217 15199 15570 15170
差額 -681 -2985 -3119 -1971 -1160
  

  截至2014年1月,外債1251.7億美元。2012年,外匯儲備842億美元。(資料來源:財政部、菲律賓中央銀行)

  主要銀行有:首都銀行,資產額155億美元;菲島銀行,資產額138億美元。

  【對外貿易】 與150個國家有貿易關系。近年來,菲政府積極發展對外貿易,促進出口商品多樣化和外貿市場多元化,進出口商品結構發生顯著變化。非傳統出口商品如成衣、電子產品、工藝品、家具、化肥等的出口額,已趕超礦產、原材料等傳統商品出口額。近幾年貿易額如下(單位:億美元):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總額 813.43 1061 1088 1090 1191.09
出口 383.35 514 483 520 6566.98
進口 430.08 547 605 570 624.11
差額 -46.73 -33 -122 -50 -57.13
  

  (資料來源:菲國家統計辦公室、中央銀行、亞洲開發銀行)

  主要出口產品為電子產品、服裝及相關產品、電解銅等;主要進口產品為電子產品、礦產、交通及工業設備;主要貿易伙伴有美國、日本和中國等。

  【外國資本】 據菲中央銀行統計,2013年外國對菲直接投資約為39億美元。主要來源地為墨西哥、日本、美國、新加坡等地,主要投資領域為制造業、物流業、房地產、金融保險、礦業。

  【外國援助】 外援主要來自日、美、西歐國家和國際金融組織。每年外國承諾給予菲各項援助約20億美元。

  【人民生活】 2012年菲律賓家庭年均收入23.4萬比索。近年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較慢,貧困家庭比率為25%。2012年消費品價格指數同比上漲3.2%。人均壽命70歲,人口出生率1.9%。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辦公室、衛生部、勞工部)

  軍事 1901年建立保安隊。1936年以保安隊為基礎建立陸軍。1946年以陸軍為基礎建立國防軍,分海、陸、空和保安軍四個軍種。1950年4月19日正式改稱菲律賓武裝部隊,并將3月22日(1897年菲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成立革命政府的日期)定為建軍節。總統是最高統帥。武裝部隊司令部為三軍最高指揮機構,總參謀長是最高軍事指揮官。國防部是三軍行政管理機構。現任國防部長伯爾泰勒·加斯明,武裝部隊總參謀長格雷戈里奧·皮奧·卡塔潘。實行志愿兵役制,服役期三年以上。

  菲武裝力量由正規軍、預備役和準軍事部隊組成,其中正規軍總兵力12.7萬人。陸軍8.6萬人,編成10個步兵師、1個輕型裝甲旅、5個工兵旅等。海軍2.3萬人,共轄艦隊一陸戰隊待機部隊、北呂宋、南呂宋、西部、中部、東棉蘭老、西棉蘭老7個海軍部隊。空軍1.8萬人,共轄3個空軍師、8個作戰/支援聯隊等。

  國家警察部隊于1991年1月正式組建,隸屬于內務與地方政府部。總兵力9.55萬人,是僅次于菲武裝部隊的準軍事力量,在各地區、省、縣、市、鎮均設有國警指揮部和警察局。2013年國防預算898億比索。

  文化教育

  【教育】 憲法規定,中小學實行義務教育。政府重視教育,鼓勵私人辦學,為私立學校提供長期低息貸款,并免征財產稅。政府重視教育,同時鼓勵私人辦學,為私立學校提供長期低息貸款,并免征財產稅。初、中等教育以政府辦學為主。截至2006年,全國共有中、小學44302所,小學生入學率達91%,中學生入學率60%。高等教育主要由私人控制。全國共有高等教育機構1599所,在校生約244萬人。著名高等院校有菲律賓大學、阿特尼奧大學、東方大學、遠東大學、圣托瑪斯大學等。2013年教育預算為2927億比索。

  【新聞出版】 主要英文日報:《菲律賓星報》、《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馬尼拉公報》、《自由報》、《馬尼拉時報》、《馬尼拉紀事報》。菲文日報:《消息報》、《菲律賓快報》。華文日報:《商報》、《世界日報》、《菲華時報》、《聯合日報》和《環球日報》。

  菲律賓通訊社:官方通訊社,成立于1973年3月1日。與中國、馬來西亞、印尼、泰國、巴基斯坦、日本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通訊社建有新聞交換關系,與美聯社、路透社均有工作聯系。

  新聞組織有全國新聞記者俱樂部、新聞攝影家協會、出版者協會等。全國有257家出版機構。

  全國有629家廣播電臺,其中商業電臺488家,菲商業電臺51家,32家政府所有,10家宗教臺,7家教育臺。137家電視臺,其中廣播局和人民電視臺屬官方性質,其余均為私人所有。菲廣播電臺、電視臺使用的語言主要是英語、菲律賓語和華語。

  對外關系 奉行獨立的外交政策,迄已同126個國家建交。對外政策目標是:確保國家安全、主權和領土完整;推動社會發展,保持菲律賓在全球的競爭力;保障菲海外公民權益;提升菲律賓國際形象;與各國發展互利關系。

(責任編輯:孫丹)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免费久久成年大A,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三级三级久久三级久久 |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高清在线 |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人成视频欧美 |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线久久 |